最新快訊

活動類別

當前位置:首頁 > 成果
國立中山大學卓越教學小組108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創業講堂(二)
執 行 單 位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計 畫 類 別 創業講堂(二)-[108]
計畫主持人 林萃芃
計畫聯絡人 林萃芃 (分機:2161)
Email:tsung@mail.nsysu.edu.tw
執 行 情 形 □ 計畫尚未完成,繳交期中成果報告
■ 計畫已完成,繳交期末成果報告
執 行 期 間 自 2019-01-01 至 2019-12-31
計畫成果摘要
量化成果 無資料
質化成果
(1000字以內)

國立中山大學 108 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結案報告



計畫(課程)名稱:創業講堂(二



() 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



1. 具體措施與創新作法 本課程由創業實作教育專長與創造力、社會創新專長的兩位教師共同授課,引導來自不



同院系的學生,透過講授、小組討論、實作(小組創業計畫提案)、邀請各領域的創業家至課



堂演講、與創業家對談、到創業現場實地參訪與體驗,以及分享個人生命故事與自己選讀之創業相關書籍等教學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鼓勵學生提早「警覺」和「運用」創新與創業的資源。本課程之具體措施與創新作法,詳述如下:



(1) 這門課的學生必須完成一份「個人生命年表」,並透過小組方式,分享個人與創意、創新、創業精神有關的生命故事,藉以反思自己創業精神的潛力、學會說故事的能耐、激勵自己向同儕學習的動機,甚至運用自己和同學的故事,創意組合,轉化成為可能的創業機會,創造新的生命故事。



(2) 除了一般講授外,本課程主要是邀請各領域的創業家至課堂,敘述他們各自的生命和創業故事,並與學生對談、互動,讓學生夠從這些創業家的成功或失敗,以及如何善用資源克服困難的經驗中學習,幫助學生思考未來發揮創業精神的可能。



(3) 有別於一般課程通常都是由授課老師指定閱讀教材,這門課的學生必須「自己選讀」至少一本有關創業或創業家故事的書籍,並透過「世界咖啡館」的方式跟同學分享,間接了解和體會創業精神。



(4) 本課程帶領學生到創業現場進行教學活動,透過實地的參訪與體驗,讓學生了解創業精神的具體展現。



(5) 學生經由每週不同課程單元活動的意義建構,最後透過實作的方式,小組共創一個創業計畫,並嘗試實踐。



2. 學生學習成效與評估方法 在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方面,本課程於學期結束前一週在課堂上以紙本問卷進行「課程與



教學反饋」調查,該問卷是由本課程兩位教師共同設計,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進行調查,有效樣本為42份,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整體來說,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表示滿意和喜歡這門課,並認為自己在這門課可以學到不少新觀念和知識,也都熱情參與這門課。參與這門課之後,幾乎所有同學都表示對創業精神有深刻的體會,也會推薦未來的學弟妹選修這門課,更重要的是,多數學生在修完這門課後,都想更進一步了解「西灣學院」或「西灣學院」所開設的其他課程。





1     108 學年上學期「創業講堂(二)」課程與教學反饋調查結果(有效樣本42)




































































































































































































1



整體來說,你滿意「創業講堂」



這門課程嗎?



平均數



標準差



1.非常不



滿意



2.不太



滿意



3.不知





4.還算



滿意



5.非常



滿意



4.26



0.99



2



1



1



18



20



4.8%



2.4%



2.4%



42.9%



47.6%



2



整體來說,你喜歡「創業講堂」



這門課程嗎?



平均數



標準差



1.非常不



喜歡



2.不太



喜歡



3.不知





4.還算



喜歡



5.非常



喜歡



4.14



0.90



1



1



5



19



16



2.4%



2.4%



11.9%



45.2%



38.1%



3



在課程中,你所學到新的觀念和



知識?



平均數



標準差



1.非常少



2.不太





3.不知





4.還可





5.非常





4.48



0.51



0



0



0



22



20



0%



0%



0%



52.4%



47.6%



4



你覺得你自己在課程中的



與?



平均數



標準差



1.非常不



熱情



2.不太



熱情



3.不知





4.還算



熱情



5.非常



熱情



4.26



0.66



0



1



2



24



15



0%



2.4%



4.8%



57.1%



35.7%



5



上了「創業講堂」之後,你對「創



業精神」概念的體會如何?



平均數



標準差



1.非常不



深刻



2.不太



深刻



3.不知





4.還算



深刻



5.非常



深刻



4.33



0.53



0



0



1



26



15



0%



0%



2.4%



61.9%



35.7%



6



你會推薦未來的學弟妹參與這



樣的課程嗎?



平均數



標準差



1.一定不





2.不太





3.不知





4.可能





5.一定





4.29



0.83



0



2



4



16



20



0%



4.8%



9.5%



38.1%



47.6%



7



上了「創業講堂」之後,你想多



了解「西灣學院」或「西灣學院」 所開設的其他課程嗎?



平均數



標準差



1.非常不



希望



2.不太



希望



3.不知





4.還算



希望



5.非常



希望



4.10



0.85



0



3



4



21



14



0%



7.1%



9.5%



50%



33.3%




Note: 此問卷採李克特五點量表進行調查



3.     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為了讓學生理解創業不只有一般的商業創業,還包括社會創業、教育創業、藝術創業或組織內部創業等各種類型,在設計與規劃這門課程時,我們盡量邀請不同領域、不同創業類型的創業家至課堂演講,但一整個學期下來我們觀察到,學生到了學期後半段,他們的學習熱忱與專注度會明顯下降。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最主的原因是這些創業家們大多具有相同的人格特質(如自信、樂觀、恆毅力等等),也經歷大致相同困難和挑戰,聽到後面好像有「大同小異」感覺。另一方面,有些講者會準備太豐富的演講內容,導致給學生提問、與學生對談的時間不足。因此,未來在設計與安排課程時,應減少講者的數量,並且事前能彼此充分討論,包括課程目標、講題內容、活動設計,以及時間分配等等,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跟講者對談、互動或進行小組討論。



  在期末學生最後的學習產出上,本課程採用一般創新、創業課程常見的做法:分組提出一個創業計畫,但這樣的做法在實際運作後,我們觀察到可能產生以下問題:第一、整個學期下來,學生雖然對創業精神有深刻的體會,也認為在這門課可以學到不少新觀念和知識,但僅是提出創業計畫,對於創業歷程無法深刻體會;第二、學生好不容易提出一個創業計畫卻無法進一步落實,而感到失落。因此,如何能讓學生提出的創業計畫能夠付諸實踐,並且實際體驗一個創業歷程,是一個相當重要且值得深思的問題。未來在設計與安排課程時,應可以在現行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上,作進一步的延伸,讓學生實際體驗創業的每個步驟,包括創業過程中各個階段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以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挑戰,甚至學習接受失敗。具體改善作法,除了可以將課程延長為一整個學年外,也可以根據創業不同階段所需的知識與技能,邀請合適的講者透過工作坊或密集上課的方式帶領學生實作,以實際參與一個創業歷程作為學生學習的目標。





() 亮點特



一、邀請本校榮譽講座教授、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吳靜吉老師擔任本課程顧問。



二、本課程運用花蓮「穀稻秋聲─2019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台東萬物糧倉大地慶典」(括源天然池上米、米國學校),以及「TTMAKER臺東原創基地」等創業現場進行兩天一夜的教學活動,並邀請共學群(多元文化與社會創新)多位老師共同參與。透過兩天一夜的教學活動,學生藉由各個創業現場或活動,實際去感受創業家們如何汲取花東的文化與在地特色,轉化為獨具個人風格且超越經濟導向的創業行動。活動結束後共學群的老師亦帶領學生進行分組意義建構,讓學生們將花東創業現場的所聽所見所聞沉澱內化,藉以反思自己創業精神的潛力。



三、本課程邀請多位不同領域的創業家至課堂分享他們各自的創業故事,並與學生對談、互動,幫助學生思考未來發揮創業精神的可能,例如,本課程邀請到世界冠軍麵包師、「吳寶春麥方店」創辦人吳寶春,和本校榮譽講座教授吳靜吉,以「吳寶春的生命故事與創業越在地越國際」為題,進行跨界的對談與分享,並開放全校師生參與共學。



四、本課程讓不同院系的學生組成跨領域的團隊,透過生命故事的分享,凝聚團隊共識與信賴,並運用短講、對談、小組討論、腦力激盪、世界咖啡館、意義建構,以及實作(小組創業計畫提案)等教學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及主動學習、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中山新聞:學無止境人生醒味  吳寶春揉出匠人初心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21649,r2910.php?Lang=zh-tw







世界冠軍麵包師吳寶春和本校榮譽講座教授吳靜吉跨界對談





世界冠軍麵包師吳寶春和本校榮譽講座教授吳靜吉跨界對談合影





兩天一夜花東創業現場教學「穀稻秋聲」現場





兩天一夜花東創業現場教學學生體驗「穀稻秋聲」市集活動





兩天一夜花東創業現場教學「源天然池上米」創辦人羅永昌分享生命與創業故事





兩天一夜花東創業現場教學「米國學校」校長彭衍芳介紹米國學校





兩天一夜花東創業現場教學參訪「TTMAKER 臺東原創基地」





兩天一夜花東創業現場教學參訪「TTMAKER 臺東原創基地」合影





邀請「阮劇團」創辦人汪兆謙至課堂分享生命與創業故事





邀請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馮心樺至課堂介紹「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





邀請香港宜諾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王劭仁博士至課堂分享生命與創業故事



成果照片與說明
(辦理活動及購置設備之照片)
無檔案
影音觀賞聯結
成果自評與建議
( 200 字以內)
設備購置及設施
改善執行情形
無資料
計 畫 成 果
補充電子檔
無檔案
繳交(上傳)時間 2020-03-05
備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