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程以台灣閩南語為出發點,規劃一系列書寫應用與創作課程,希望帶動台灣閩南語與閩南文化的語文能量與活力。本學程在107年度首先開設兩門核心課程:一是「跨文化人文思潮與美學導論」(107-1學期),二是「台灣閩南語文的音字書寫與閱讀」(106-2、107-1學期),讓學生在投入學程之初,一方面預先準備閩南語的基本讀寫能力,另一方面培育人文美學的素養。其中「台灣閩南語文的音字書寫與閱讀」著重讓學生認識並能使用台灣閩南語基本的音字書寫系統,包括台羅拼音以及若干漢字書寫方式,一方面由教師講授基本知識與方法,另一方面特別重視學生的閱讀討論與書寫練習。閱讀討論部分,安排各組進行台語文作品(包括歌詞、民間故事、散文、電影)的導讀與提問;書寫練習部分,安排有個人台語詩籤創作、「愛我家鄉」及「牽阮愛人的手」PPT簡報活動,以及小組台語歌詞字幕製作、生命料理故事訪談記錄;並邀請致力於台語書寫創作的鄭順聰作家到課堂上分享「台語書寫的諸般可能:文學攻略」。本課程107-1學期的台語詩籤創作乃配合紀念余光中先生活動,擴大辦理「用台語讀寫余光中」,帶領修課學生以及有興趣者走踏余光中散文〈西灣落日圓〉所描寫的校園植物,進而在余詩的文學脈絡中,以台語文重新寫出大學生對西子灣校園的情思。先前中文系與閩南語文相關的課程較著重於語言學專業觀念與方法,本課程則以實際應用台灣閩南語於讀寫討論,有效推動閩南語文的實踐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