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高雄學

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成果報告

共學群名稱:高雄學

   (1)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A.具體措施與創新作法

「高雄學」共學群包含三大系列課程:「社區文創」、「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與「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期望透過課程帶領同學看見現代城市輪廓背後所蘊藏的庶民生活與記憶沈積、小社會基底裡川流互動的普常要素、時空交錯套疊的濃厚文化紋理,以及替代行動方案的在地思維。「高雄學」的課程強調實作與實踐,場域涵蓋中山大學校園、哈瑪星,以及向外擴的旗津、鹽埕與南鼓山。透過課程帶領學生進入社區,感受社區生活的脈動,理解他們關懷的公共議題,並挖掘內存於常民生活的智慧與價值。課程設計以場域專案交織跨域主軸(圖1),培力同學成為「轉化型知識份子」,具備搭建「地方知識」與「學院知識」溝通渠道的能力,促成不同知識體系的遞迴循環,最終達到相互加成、彼此互惠。

圖1、「高雄學」共學群三大系列課程內涵

  1. 我的高雄學

在三個微學程之外,我們另開設一門連結「大學之道」與「職員教育訓練」的「我的高雄學」微學分課程,目的在全面性地引發校內所有師生與行政同仁產生探訪高雄人文與生態的動機。本學期邀請五位熟悉高雄歷史發展與都市規劃之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引領聽眾從柴山與西子灣出發,體驗一場自然與人文交會的「老高雄」之旅,再走入當代設計與規劃手法呈顯的「未來高雄」想像,最後修課的同學將透過一日工作坊,用九張圖片進行「我的高雄學」線上策展以取得學分(圖2)。未來,「我的高雄學」將陸續彙整三個微學程的課程成果,開發不同的走訪路線(例如:鐵道、運河、酒吧、港口倉庫、小農市集、戰爭地景等),逐步構建具永續城市內涵的「高雄學」蛛網架構。

圖2.1、「我的高雄學」(微學分)課程設計

 

圖2.2、我的高雄學-打狗公園野望。演講者李文環老師親自引領與會者走訪歷史場域,用地景敘說大時代變遷的美麗與哀愁。

圖2.3、我的高雄學-打狗公園野望。演講者李文環老師親自引領與會者走訪歷史場域,用地景敘說大時代變遷的美麗與哀愁。

    1. 「社區文創」微學程

「社區文創」系列課程透過文獻閱讀分析、實作,考察社區文創設計活動與能量,讓人思考社區中的人們如何認知、想像和組織自身的文化,也進一步思索如何與文化產業互動與型塑,進而反思當前社區文化所面臨的問題。實作內容含蓋了社區故事的調查、採集、拍攝與書寫;發展社區遊戲APP、社區文化導覽活動以深化與活化社區歷史與文化;同時,也包括談所各種可能的藝術形式再現社區文化。

106學年度第2學期及107學年度第1學期共開設三門課,分別是「文化社會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_文化組」與「社區文創設計」。

《文化社會學》是「社區文創」微學程的必修課程,也是實作課《社區文創設計》的前導課程。課程的第一個目標是認識「文化」概念的形成與演變,透過文本閱讀,學生們深入探析文化的概念,有助於重新認識文化的意涵。其次,一般而言,「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y)側重以詮釋方法分析文化客體,「文化社會學」(sociology of culture)則著重文化生產的過程,及其背後的社會結構、組織和政治經濟的因素。本課程整合前述兩種取徑,既重視文化客體的詮釋,也關注文化生產背後的結構性因素。雖然為理論性課程,但課程設計仍結合理論與實作,例如邀請街頭藝術家演講,透過第三地的經驗來深化學生對在地的認識。期中作業安排在地店家接受學生訪談,訪談後完成一篇鹽埕文化╱鹽埕舊店家的田野筆記或報導文字,約1000字左右。(圖3)

 

圖3.1、社區文創微學程-文化社會學。學生到鹽埕的鈕扣行進行訪談,面對整個牆面的鈕扣而流連忘返。老闆娘說,這些鈕扣是父親因緣際會之下從日本運回來的。

圖3.2、社區文創微學程-文化社會學。明華剪刀行是鹽埕大溝頂陰暗巷弄中的40幾年老店。這塊老招牌似乎像老闆與巷弄一樣,只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了。

106學年度第2學期開設的《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_文化組》課程,以舊鹽埕的文化團體—埕人俱樂部,為研究核心,探討其文化實踐過程,以及文化實踐的可能。課程的社區回饋活動,是透過活動把人帶進鹽埕,以回應受訪談居民的期望,也讓學生體驗文化仲介者所面臨的困難,提供學生反思的經驗素材。經過反覆修改,活動定名為「走!沒有駁二的埕今回憶」,內容包括導覽與手作。鹽埕本身有很多值得講述故事的街角,街角由學生負責導覽,店家歷史則由店家親自講述,手作也由店家指導。(圖4)

圖4.1、社區文創微學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_文化組。學生為民眾及高中生導覽鹽程,並回饋訪談店家。阿綿麻糬。

圖4.2、社區文創微學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_文化組。學生為民眾及高中生導覽鹽程,並回饋訪談店家。導覽起步走!

107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的《社區文創設計》也是本微學程的必修課,透過實作帶領同學理解社區文創設計的理論與方法,並學習與體驗社區文創設計的過程。本次課程以高雄鹽埕大溝頂作為實踐場域,分三階段進行:(1) 透過社會調查理解在地需求,由授課教師與社區中介者帶領師生進入大溝頂與在地店家接觸、溝通並進行訪談,了解其需求並溝通社區文創的可能實踐方式。(2) 藉由與香港藝術家的跨地域合作,讓同學的想像力透過文化創意的概念與方法,結合在地歷史文化,將居民的想法轉化成大溝頂的文化設計。(3) 透過製作「街道旗幟」與「店家招牌」,讓舊鹽埕大溝頂的歷史與文化得以保存與再現。(圖5)

圖5.1、社區文創微學程-社區文創,學生與民眾共同創作街道旗幟

圖5.2、社區文創微學程-社區文創,學生與民眾共同創作店家招牌

  1. 2.「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

「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課程強調在地性,將以設計思考為策略,發展適合在地條件與生活習慣的創新專案,同時也強調跨齡互動、青銀共創,藉此培育能符合在地需求的高齡服務整合性人才。實作專案的精神也側重以地方知識交流、傳統技藝傳承等方式翻轉高齡者為「被服務者」的刻板印象,更甚者,要讓高齡者透過擔任「指導者」角色達成活躍老化的目標。

延續過去的「旗津的技藝與記憶」主軸,106學年度第2學期開設的《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_高齡組》課程,從生命歷程觀點看旗津女性高齡者飲食行為的變化,希望透過探討飲食勞動實踐,來呈現家庭的權力與親密關係。期末的回饋活動與財團法人聖功醫院共同合辦「新奇津饗宴」西式共餐活動。舉辦「西式」共餐活動的原因有三:第一,大多數高齡者沒有到西餐廳用餐的經驗,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生中寶貴的經驗;第二,西式排餐所使用的刀叉,以職能治療專業來講,可以協助高齡者們訓練手部精細動作;第三,西式排餐結合當場的營養指導,不但可以讓高齡者們知道怎麼吃比較健康,也可以學會怎麼煮得更健康。(圖6)

圖6.1、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高齡組),期末於旗津社會開創基地辦西餐饗宴活動,讓地方銀髮族訓練手部細微肌肉運動。

圖6.2、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高齡組)。除了主餐有大廚擔任槍手外,其他配菜、甜點與飲料,都是同學向營養師學習後親自準備的。

106學年度第2學期開設的《社會老年學實作》,為106-1「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二)」之接續課程,仍以「旗津的技藝與記憶」為主軸,於密集的課程中老師傅帶著同學徒手實作持續在旗津基地完成「藏仔寮」的搭建,主要工程包括屋頂鋪設與牆面編織。竣工後的「藏仔寮」將作為旗津社區的多元文化兒童圖書館,與規劃在旁側的「玩具圖書館」,將成為帶動親子踏入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的契機。除了藏仔寮的搭建,本課程強調向高齡者學習與承襲技藝,因此安排竹椅製作課程。有別於藏仔寮的搭建以老師傅先教授、學生後實作的方式,竹椅製作課程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在觀察竹椅的結構後,主動向老師傅請益、溝通,以解決製作上遭遇的問題,透過反覆的詢問與溝通,促成青銀對話與技術傳承。(圖7)

圖7.1、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社會老年學實作,老師傅帶著同學徒手實作在旗津基地完成「藏仔寮」的搭建,用當代勞動體現舊時漁村文化、承襲傳統技藝智慧。

圖7.2、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社會老年學實作。學生觀察竹椅結構後主動向老師傅請益、解決製作上的問題,透過反覆詢問,促成青銀對話與技術傳承。

107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的《社會老年學》是本微學程的必修基礎課程,課程內容包括人口變遷趨勢、老年人口的多樣性、老年醫學的基本概念、世代正義與社會政策、以及高齡產業的未來等,授課老師包括醫師、職能治療師、社會學家與創新創業設計領域之學者,透過多元師資的合作,希望能夠協助同學利用跨領域整合觀點分析特定社會脈絡下的老化經驗,並透過爭論性議題的討論,形成面對未來老化社會的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想像。課程要求必須與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合作完成所有作業,藉此促使同學反思老化的刻板印象,並採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以編劇與表演方式來展現同學的跨領域學習結果(圖8)。

圖8.1、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

圖8.2、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

  1. 3.「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課程與在地組織、行動者多方連結,從校園、社區,再到城市的尺度,探索水土與能源使用、食物與農業型態、建築與交通、生產與消費模式的在地替代性方案,朝向永續低碳、繁榮在地的經濟與生活型態。

106學年度第2學期及107學年度第1學期共開設四門課,分別是「食農社會學實作」、「海岸規劃管理」、「參與式民主導論」以及「服務學習(三): 永續發展與服務體驗」。上述課程涵蓋的實作議題包括海岸管理、能源轉型與食農永續,課程均結合實作,透過思辨討論與分析、實際體驗、規劃與執行等方法,培養學生面對理解與解決當前重要生態環境問題的能力。

(1)  永續食農:包括由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開設的106-2「食農社會學實作」與107-1「服務學習(三): 永續發展與服務體驗」,並挑戰、舉辦了系列永續食農的推廣活動。(圖9)

承續了106-1「食農社會學」修課同學期末提出的四個規劃方案,106-2實作課同學將自己定位為改變校園食農環境的積極行動者,同學分為屋頂菜園組、可食地景組、校園自煮權、以及食農倡議組,可食地景組並負責建立校園與在地小農的連結。透過協助同學規劃、分析討論與實際投入執行,同學穿梭於社科院及學校宿舍、旗津社會創新基地的旗津灶腳、美濃有機農場等不同場域,在學期結束時完成以下工作:

    1. 建置了社科院屋頂菜園與棚架、社科院一樓盆栽轉為可食地景。
    2. 練習至微風市集採買,在旗津灶腳及L棟宿舍舉辦自煮活動。
    3. 建立與小農的連結,到產地做學習之旅,同學至美濃龍肚國小穀東俱樂部農田、潤惠有機農場、有塊田有機農場,認識與體驗農事。
    4. 食農倡議組負責由本課程組成的社團臉書「植接實作」的經營與宣傳。
    5. 學期末在校園舉辦了食農互動體現展(現場介紹與體驗減塑盆栽、連續三天中午的自煮體驗活動、十張展板展出、可食地景花草茶互動體驗、同學自製影片輪播)

107-1的「服務學習(三): 永續發展與服務體驗」,為通識中心課程,有來自各學院橫跨12個科系的同學來修課,由於只有一學分,推廣環境與永續食農的性質較強。課程設計與執行重點包括:

    1. 以大學生為主體,參與校園志願性環境行動,改造校園食農環境,參與維護、建置與改善社科院屋頂菜園與社科院一樓及三樓的可食地景:本學期同學製作了減塑菜盆、完成屋頂兩個舊菜圃的改造、新建一組菜圃、也為菜圃製作木造圍欄、屋頂菜園工具收納空間規劃。
    2. 連結社區,學習環境志工行動:走訪高雄市銀髮族市民菜園,認識都市菜園與共老議題如何結合。協助雨蝶農園整地、播種,為以園藝治療、照顧弱勢為目的的都市農園進一小份力。造訪地球公民基金會,認識環境組織與行動。邀請學習資深環境志工分享,認識環境志工保護環境的方法。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dc2d1e_467447d7bad8426099ae1254dbdaaaa8~mv2.jpg/v1/fill/w_512,h_341,al_c,q_80,usm_0.66_1.00_0.01/dc2d1e_467447d7bad8426099ae1254dbdaaaa8~mv2.jpg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dc2d1e_87694a30eb1d456685f9ee5d9b6270bc~mv2.jpg/v1/fill/w_512,h_341,al_c,q_80,usm_0.66_1.00_0.01/dc2d1e_87694a30eb1d456685f9ee5d9b6270bc~mv2.jpg

圖9.1、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食農社會學實作。透過協助同學規劃、分析討論與實際投入執行,同學穿梭於教室、宿舍、社區灶腳、有機農場等不同場域。

圖9.2、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食農社會學實作。練習至微風市集採買,與主婦聯盟合作在旗津灶腳及L棟宿舍舉辦自煮活動。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dc2d1e_3a87722d566b4eaca4595cea2d763929~mv2.jpg/v1/fill/w_512,h_341,al_c,q_80,usm_0.66_1.00_0.01/dc2d1e_3a87722d566b4eaca4595cea2d763929~mv2.jpg

圖9.3、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服務學習(三): 永續發展與服務體驗。建置社科院屋頂菜園與棚架。

圖9.4、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食農社會學。學生前往美濃體驗農作,並帶回植栽,栽種有機作物。

(2)  海洋規劃與管理:106-2「海岸規劃管理」,由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陸曉筠開設,教學設計創新,含納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辨分析、參與及規劃能力。(圖10)重要設計包括

  1. 翻轉教學:打破過往課堂講授、回家習作之傳統上課方式,讓學生於課前先以影片、書籍、新聞、網路資料等方式多方了解下堂課將提及之議題或講述內容,並將有限之課堂時間專注於問題解決、實際操作與討論等。例如對於台灣近年的海岸議題,若是只用課堂講述,不僅限於時間,無法一一論述外,對於事件之嚴重性、危害程度等也遠不及讓學生親自去搜尋、深入了解來得震撼,因此於課前先讓學生廣泛搜尋並引導他們可能的搜尋範圍,再於下一堂課進行深入的討論與展示全班學生學習的成果。

圖10.1、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以便利貼展示課前學習成果

圖10.2、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針對議題進行收斂討論,將台灣近年之海岸議題以地圖方式呈現

  1. 角色學習:讓學生以群組為單位扮演不同的角色類型,並請學生依其角色應有之特性進行思考並活動與做出反應,除學生事前應深入了解角色特性以嘗試模擬其行為外,更能從同儕的模擬中了解不同的角色特性,為綜合的群體學習方式。例如當前對於海洋與海岸管理之職權分佈層面相當廣泛,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扮演如營建署、海委會、林務局、經濟部、漁業署等政府單位,請他們先深入了解各政府層級、部會職掌等「角色特性」後,再請依其角色特性針對議題作出反應。

圖10.3、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依角色分組進行討論

圖10.4、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思考角色特性並嘗試行動

  1. 示範模擬:讓學生實際體驗與模擬一設計好之操作流程及輔助教具,並從中思考整場體驗與模擬之過程遭遇之困難、獲得之啟發或延伸之課題,更能將模擬與現實進行分析討論,加深學習成效。例如以糖果當作海中有限的魚、學生為國家、行動的順序為洋流等方式,讓學生模擬操作當前漁業資源面臨之問題,體驗過漁、魚價協定、國家及氣候變遷衝擊等議題對漁獲的影響,後由各組進行內部綜合討論與組間分享,並由教師進行總結。

圖10.5、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盒子模擬大海而糖果為有限的魚

圖10.6、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各組討論其漁業發展策略

  1. 實驗實做:讓學生實際操作實驗內容,運用所學將知識與實踐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之理解與應用能力。例如對於永續海洋資源使用之議題,台灣中央研究院有製作「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將海鮮分為「建議食用」、「斟酌食用」、「避免食用」三種層級,因此為強化學生學習成效,故讓學生從選擇購買做起,親至魚市場和魚市老闆討論、了解魚種類型與來源等,最後更請廚師於中山大學「旗津灶咖」協助指導處理購買後的魚並進行烹煮。

圖10.7、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參考台灣海鮮選擇指南

圖10.8、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中山大學旗津灶咖現場教學實作後提出之永續海鮮菜單

  1. 遊戲教學:讓學生透過使用數位科技、遊戲軟體等方式進行學習,透過將遊戲與教學結合之方式極大程度地提升學生學習之意願。例如對於海岸災害之因應規劃,應針對不同之海岸特性與使用進行災害脆弱度評估,並了解不同因應策略所需之經費與其效果等,因此使用聯合國開發之《Stop Disaster》線上遊戲進行遊戲教學,讓學生挑戰對於各種情境下的衝擊因應,學習如何針對海岸規劃提出實質建議,以提供未來更安全之台灣海岸。

圖10.9、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於電腦教室操作遊戲軟體

圖10.10、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Stop Disaster遊戲軟體介面

  1. 情境教學:情境教學乃透過讓學生置身於教學情境下,藉由自身參與行動、探索、反思、回饋等,學習體驗可能難以用文字和語言完整描述之知識。例如關於海域空間之各類使用,不同權益關係人間可能需針對自身代表之利益進行協商與妥協,然而這類的協商與妥協過程,若只用文字語言加以描述,學生可能難以理解與吸收,因此透過情境教學之方式,讓學生針對海域使用之「能源」、「漁業」與「觀光」等權益關係人類型進行協商與妥協之情境模擬,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圖10.11、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討論各組協商策略

圖10.12、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以投影機呈現資源使用衝突

  1. 田野調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透過實地的訪查向真實的社會環境進行主動學習,真切落實學以致用。例如海洋與海岸管理之議題可說是相當複雜與多元,因此於期末實作報告便要求同學結合整學期所學,針對墾丁海岸範圍提出一個有興趣的議題並預作資料搜尋、探明欲解決的問題與可能之方法,並於引導教學後帶領學生實際前往當地進行田野調查,完成最後之期末實作報告。

圖10.13、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於墾丁田野調查

圖10.14、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海岸規劃管理。學生期末主題與田調位置

(3)  能源轉型: 106-2由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李翰林開設以能源轉型為實作議題的「參與式民主導論」,希望深化學生理解當前能源轉型的挑戰,並且培養因應與解決能源轉型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著重在能源民主中極為強調的參與式民主。由於不管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紛紛嘗試在行政程序中放入公民參與元素。除了公聽會和說明會外,還加上聽證會、公民會議、成立公民參與委員會或試辦參與式預算等各式各樣的模式。課程帶領同學認識這些模式,並透過透過「能源轉型白皮書」實例,引導學生對於具體案例問題進行觀察、思考,一步一步檢視政策成形背後的歷史脈絡,鼓勵同學運用軟體工具,梳理與轉譯相關政策,界定議題之利害相關人,分析其論述之正反辯證;並在課程中實際模擬公聽會、聽證會、世界咖啡館等各種不同公民參與場合,了解不同模式的舉辦方式與差異。本課程搭配HFCC計畫與地球公民基金會在2018年3月於中山大學舉辦的「勿忘福島,能源事急」系列活動,培力同學進入活動場域,深化對能源轉型議題的認識,進一步嘗試尋求如何透過可能的政策工具與行政程序,來理解能源政策並促進對話與回應。

B.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本共學群中的三大主軸微學程有各自的核心關懷,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滾動與修正、定義與重構,再各自形成自己的重點與亮點。不過,始終的核心價值都在於希望能在學群中串聯學習資源、延伸教學內容,不斷的重組拆解,期望能找出適當的運作方式,讓課程間能做最順暢的連結與搭配,不僅滾動出一個跨域的教師社群,建構起同時備足知識、提案與實作的共構學習系統,也讓課程中的學生有機會彼此交流共創,培力與完備學生的知與能,從社區中擷取能量,再將能量轉化成為行動回注於社區之中,逐步構建蘊育永續城市內涵的「高雄學」蛛網架構。

高雄學共學群的主要挑戰有三,一是如何建立多元的跨域模組,讓課程之間的連結更為有效,二是師生進入社區後如何累積「地方創生」能量而不造成「地方創傷」,三是跨域實作課程的內部橫向溝通與機動調整。

    1. 建立多元的跨域模組

在第一個問題上,我們於催生本共學群的教育部「人文暨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HFCC)計畫中累積不少經驗,並嘗試發展出一個分類架構(圖11),作為計畫執行跨域課程的階段性盤點與沉澱,也作為課程延續發展的重要依據。

 

圖11、HFCC計畫課程跨域形式探索關係圖

在課程的交織上,我們期望的是探索更多課程跨域合作的可能模式。過去最常見的課程跨域形式為單一課程中的跨域,這類課程的跨域多從教師端或學生端出發,或者兩者皆具。

在HFCC計畫中,我們嘗試將不同課程進行串連,又可分為同時進行與接續進行。同時進行乃指至少兩門課程在同一學期同時開課,而在學期期間透過穿插、共同授課或工作坊的形式進行串連。過去依這樣形式的課程跨域,我們成功的將層級一的「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和層級三的「特定主題音樂創作」串連,進而形成地方音樂劇「大海的女兒」。除了這個例子外,計畫所開設的技術性工作營也具有同樣的特性。有鑑於許多的計畫中課程都使用到田野調查研究方法,但卻不見得能充分的為學生提供這方面的訓練,為此我們在「生命書寫工作坊」中加入了質性訪談的預備課程,讓所有計畫中有此需求的課程與學生能在進入田野前獲得一定程度的培訓。

另一種課程間的串連乃是以接續的方式進行,意即由於前一期授課的情形所產生的需求,進而以下一學期課程接續完成。目前「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內的「食農社會學」與「食農社會學實作」就有這樣的關係,修課同學有相當程度的重疊。事實上,「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中的「社會老年學」、「高齡服務設計」與「老年學社會實作」,以及「社區文創」微學程的「文化社會學」與「社區文創設計」,也是類似的設計,期望同學能接續修習進階課程,但實際運作上困難不小,特別是當跨領域幅度愈大時,同學們要湊出相同的時段修課就愈困難,未來或將以寒、暑假密集式上課來因應。

  1. 2.累積「地方創生」能量而不造成「地方創傷」

高雄學共學群課程非常強調師生一起走入社區(含校園)進行「社會實踐」。社區為課程、活動與專案提供了豐沛的素材,但是長期把「新的」的學生、民眾、組織帶入社區卻也可能打擾社區。雖然我們期望不同的群體進入社區時都能做足事前的準備與聯繫,退出社區時也要能為社區提供回饋,更為後續的進入者鋪陳與維持良好的互動,但仍不時可見學生與社區間的摩擦。這些摩擦必須要即時處理,因為與社區正向互動的建立往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但卻可能因為很小的摩擦就被摧毀,不得不小心。

有兩個因應策略值得考慮。首先是學校應提供穩定的社區蹲點人力。目前高雄學共學群課程除了學校的經費支持外,學生進出社區以及舉辦社區活動多有HFCC計畫團隊成員協助,他們長期蹲點、活動經驗豐富,也熟悉社區的人際網絡與權力關係,更受社區居民信賴,是學生與社區產生摩擦時很好的潤滑劑。計畫結束之後,必須留住現有的人力,高雄學共學群才能穩健發展。

其次是建立長期的大學-社區合作方案,引導課程與地方創生結合,當雙方有共同的目標時,就不容易受小摩擦嚴重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例如《社區文創設計》讓同學與店家一起製作「街道旗幟」與「店家招牌」的專案,「食農社會學實作」建置中山大學社科院屋頂菜園,都是具持續性的案例,值得其他課程學習。

  1. 3.跨域實作課程的內部橫向溝通與機動調整

實作性課程都有同學實作技術不足的問題,雖然這些課程的重點不在於技術養成,而是透過實作連結理論、體驗問題並促進與社區之間的互動,但不可諱言,作品的水準仍相當程度影響同學對於課程以及社區對學校的認同。例如在《社區文創設計》課程中,不管是旗幟或是招牌的設計,師生都覺得技術方面的授課時數和教學時間應該拉長。之前HFCC計畫的「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課程,同學也反應木作實作的時間太短,因此從「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到「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二)」,我們大幅度的增加實作的佔比。但是為此,我們必須找到能夠實際到現場指導的老師傅,也必須採買搭建竹構造時專屬的特殊工具,這些都必須透過多次的走訪與尋覓才能達成。不僅如此,必須在課程的進行中不斷的在學生與業師之間協調,並建立起交流的管道,業師的技藝與經驗才能最直接的傳遞。同時,也必須時刻在實作過程中加入人文素養與社會批判的關懷,讓同學們能有更宏觀的視野看見時代與產業的變遷所帶來的問題。因此教師的穿針引線與機動調整授課內容的工夫就非常重要。

(2)亮點特色

1、永續食農系列課程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的食農系列課程,除了各式的正式課程活動外,先後修課的積極同學也加入許多幾項重要的校園食農倡議與推廣活動,同時在HFCC計畫的成果發表會中獲得最佳創意獎與最佳演說獎,並於今年11月底獲得公共電視〈我們的島〉之專題報導。

  1. 獲得公共電視〈我們的島〉報導

食農社會學授課教師邱花妹本人受訪外,也安排記者採訪修課同學、學務長,並安排記者至海工館綠屋頂採訪。2018/11/26 (一)公視晚間10點【我們的島】982集【校園這煮事】,文字介紹與完整影片連結如下:(圖12)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6%A0%A1%E5%9C%92%E9%80%99%E7%85%AE%E4%BA%8B

圖12、公視【我們的島】982集【校園這煮事】

  1. 「青春自造式」HFCC 107年度期中成果發表會,食農社會學獲雙殊榮

2018/9/30-2018/10/1 食農社會學修課同學社會系林瑋宸、涂菀庭、麥弘,隨同中山大學教育部HFCC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辦公室同仁,參加「青春自造式」HFCC 107年度期中成果發表會,食農社會學「植接食作」攤位獲得最佳創意獎,林瑋宸同學參加台大、政大、陽明、東海、暨南、成大、台東大、中山共八校的學生短講中,脫穎而出,獲得全部評審最高票。(圖13)

圖13、食農社會學「植接食作」攤位獲得最佳創意獎,林瑋宸獲評審人獎

  1. 中山社會系十周年研討會〈小農X無塑X在地X自煮〉晚宴

社會系十歲生日快樂!!歷經一學期的摸索,社科院屋頂菜園不僅在 9/14-9/15 中山社會系十周年慶的活動晚宴中,貢獻了紅莧、青蔥與九層塔,由食農社會學修課同學、旗津媽媽以及《戰鬥媽媽的餐桌與家書》作者王南琦,合作組成的自煮團隊,自煮特色晚宴〈小農X無塑X在地X自煮〉,獲得與會者極高評價。(圖14)

圖14、社會系十周年慶,同學與媽媽們自煮特色晚宴〈小農X無塑X在地〉

  1. 社科屋頂收成、菜菜做公益:菜園收成義賣捐贈屏東伯大尼之家

為鼓勵大學生把吃的自煮權找回來,社科院屋頂菜園歡迎想煮食的同學依需求到屋頂收菜,並依蔬菜成長動態不定時義賣教職員。2018年9月21日〈植接食作〉【社科屋頂菜園小收成 菜菜也要做公益】活動,得到包括鄭英耀校長、楊靜利學務長、社會系主任王宏仁等老師的支持與贊助。2000元義賣所得,已捐給為中山社會系十周年無塑晚宴製作檳榔鞘餐盒的屏東伯大尼之家。學期間陸續收到的賣菜公益金也將在學期末捐出。(圖15)

圖15、菜菜做公益得到包括鄭英耀校長、楊靜利學務長、社會系主任王宏仁等老師的支持與贊助

2、能源轉型系列課程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的環境社會學系列課程,由老師帶領同學,與在地的非營利組織共同策劃展覽或支援各種倡議活動。

  1. 與非營利組織共同策畫「310勿忘福島能源轉型」綠色校園展覽

2018年3月,連結能源轉型相關課程,由同學參與策展、規劃設計擺攤、受訓擔任導覽志工。在課程師生努力下,促成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與中山大學合作,舉辦秘境隧道展及一系列活動。(圖16)

https://tcnn.org.tw/wp-content/uploads/2018/03/3446-8-2.jpg

圖16、同學與NGO共同策畫於中山校園舉辦「310勿忘福島能源轉型--綠色校園」展覽

報導照片引自以下媒體網頁: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018456

//www.peoplenews.tw/news/27e7f5b7-83f3-4375-895c-5a07c6460e1a

https://tcnn.org.tw/archives/33860

  1. 與主婦聯盟基金會合作舉辦「公民能不能國際工作坊」

2018年8月與主婦聯盟基金會合作舉辦「公民能不能國際工作坊」,並由社會系邱花妹擔任全天的主持人,中山同學擔任文播、攝影與紀錄志工。能源轉型需要青年世代,能源轉型也需要社會學!REScoop 歐洲再生能源合作社聯盟的 Siward Zomer,在公民能不能國際工作坊中與中山社會系同學合影。(圖17)

圖17、與主婦聯盟基金會合作舉辦「公民能不能國際工作坊」

3、「旗津的技藝與記憶」系列課程

「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開設一系列有關「旗津的技藝與記憶」之課程,希望同學能夠用當代勞動來體現舊時漁村文化,並承襲傳統技藝智慧、透過青銀共創激發創意設計思維,其中複刻藏仔寮在社區引起相當大的迴響。其特色亮點包括:(圖18)

  1. 與場域緊密連結

這系列課程的目標是向擁有製竹技藝的老師傅學習搭建藏仔寮與製作傳統竹椅。藏仔寮是過去旗津漁民出海捕烏,在海邊居住的臨時性建築,但隨著產業變遷,這項傳統建築已經不復見。為了保存藏仔寮的文化記憶與技藝,本課程選在旗津海軍技工宿舍進行,並且在現場搭建藏仔寮,在搭建的過程中,在地居民不僅能與學生分享過去住在藏仔寮的經驗,更能讓長者回味過去的光景。

  1. 跨域共創

課程由社會系老師與木工師傅共同授課,由木工師傅教導學生如何使用竹藝工具,讓學生學習到如何不用鋼釘、大型機械器具、灌漿混擬土等等,便能以竹子做為串接與固定,理解先人的智慧以及體驗回歸自然的工法;社會系翁康容老師在學生嘗試各種方式建築時,提供許多過去海洋文化的相關知識與歷史脈絡,讓學生不僅僅是學蓋房子,更是了解為什麼要這樣蓋。

建築物的構造之大,學生必須要學習如何分工,部分學生剖竹、削竹、磨竹,部分學生則在未完成的藏仔寮內爬上爬下,到屋頂上打釘、鑿洞等等。在課餘時間,學生們還需要分組討論,設定與課程相關的主題,並透過訪問老師傅數十年竹藝的生涯,來了解竹藝與產業的變化。

  1. 居民回饋

因為旗津基地是開放式空間,許多在地居民經常會到基地散步,看見學生們蓋房子、做竹椅,都覺得非常新鮮,也會和學生聊起過去旗津漁民捕魚的景況。此外,更有住在附近的鄰居,因為看學生們上課辛苦,自己做點心帶給學生們吃。這樣的互動,不光是學生體會到旗津在地的人情味,也有助於旗津居民感受到年輕人的活力與用心。

圖18、透過複刻藏仔寮進行「代間傳承、跨界創新」

 

更多資訊請見下方連結: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

官網:https://rallynsysu.wixsite.com/4rally-nsysu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ijindesign/

106-2期末成果展:https://rallynsysu.wixsite.com/106-2

 

永續環境@中山大學

能源轉型・食農社會・環境調研https://sociologycourserecord.wordpress.com/

植接食作 https://www.facebook.com/GJSZ2018/

 

記憶・高雄--打狗在地故事館

https://kaohsiungmemory.com/

 

(3)績效指標執行情形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推動面向

指標類型

項目

績效指標具體衡量方式

106

現況值

107

原定目標值

107

達成值

108

擬修訂目標值

領域列舉

本報告

參考頁數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推動「一個中山」的共學運動-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

量化

建立共學群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參與跨領域共學群學生人次

 

155

162

161

--

 

參與跨領域共學群學生所屬系所數

 

8

12

10

社會系、政治經濟系、外文系、中文系、劇藝系、音樂系、財管系、企管系、資管系、應數系、生科系、機電系、機電系、材光系、海工系、海資系

 

發展創新教學方法及教師支援系統 量化 發展創新教學方法及教師支援系統 參與共學群教師人數(含演講教師與實作業師)

 

31

40

37

社會、都市計畫、歷史、建築、藝術、設計、海工、醫學、護理、職能治療、主婦聯盟、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龍肚國小穀東俱樂部、美濃愛鄉協進會、木作與竹作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