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社區文創學程

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結案報告

學程名稱:社區文創學程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社區文創學程」是跨領域的整合學程,在該學程實施之前,不同系所的教師在各自的系所開設課程,透過學程的安排,不同系所的教師得以支援、合作,甚至透過校外相關資源的引入合作,如《社區文創設計》與鹽程在地文化團體和香港藝術家合作,都能符合學程的關懷:結合在地社區的關懷議題、南方文化創造和地方治理協力等。本學期的社區文創學程,主要有《文化社會學》和《社區文創設計》兩門必修課的開設,再加上通識教育中心的《史蹟導覽》課程,三門課程的具體措施、創新作法與自我評估分述如下:

  1. 《文化社會學》
  1. 美國學者Laura Desfor Edles曾經提出「文化」三種型態的用法:一、文化是一種高級文化,指涉重要的文化成就以及美學感受力。二、文化是生活的總體,包含信念、道德和習俗。三、文化是共享意義的體系,包括宗教或人際互動的意義網絡。因此,「文化」一詞的用法,因不同學門、學術脈絡而有所差異,也讓「文化」成為英文字中較為複雜的概念之一。本課程的第一個目標便是認識「文化」概念的形成與演變。透過課程的文本閱讀,學生們深入探析文化的概念,有助於重新認識文化的意涵。其次,一般而言,「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y)側重以詮釋方法分析文化客體,「文化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culture)著重文化生產的過程,及其背後的社會結構、組織和政治經濟的因素。本課程希望能夠整合前述兩種取徑,既重視文化客體的詮釋,也關注文化生產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此外,透過介紹文化社會學中重要的作品,針對文化社會學的理論傳統和概念系統性的介紹,從不同社會學理論中學習其概念化文化以及分析的方法,反思現今相關的文化議題。最後,本課程列入中山大學「社區文創學程」的必修課程,作為實作課程的前導課程,與《社區文創設計》(實作課)同為「社區文創學程」的必修課程,特此說明。雖然本課程為理論課程,但是在課程設計上,結合理論與實作。例如安排街頭藝術家演講,透過第三地的經驗來深化學生對於在地的認識:例如
          • 講題:《西門町新文創社群的誕生》
          • 與談人:台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藝青會) 創辦人

CITYMARX城市記號創意整合行銷 鄭子靖

西門町發展之初即被定位為娛樂與休閒發展的重地,近年更成為青少年流行文化與次文化發酵之地,在台北市建構創意城市的論述之下,西門町的街頭文化如何崛起和變化?本課程邀請了台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藝青會) 創辦人,與我們一起談談「西門町新文創社群的誕生」。

此外,在期中作業的安排上,安排在地店家接受學生訪談,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訪談,對象是舊鹽埕大溝頂的店家,訪談後完成一篇鹽埕文化╱鹽埕舊店家的田野筆記或報導文字,約1000字左右。

  1. 最後,關於教師自我檢討評估和改善機制方面,經過一學期課程的教授和實作,在理論的傳授和課程的實作結合方面,可以更緊密結合,使得文化社會學的理論思考能夠更為實際的在地文化實作所用。
  1. 《社區文創設計》
  1. 在本年度的學程執行方面,主要開設「社區文創學程」的必修課《社區文創設計》(實作課)。藉由理解社區文創設計的理論與方法,熟習並體驗社區文創設計的過程,因此在課程設計方面,著重對於在地文化的認識,以及對於現有文創設計的理解。在課程具體操作方面,以高雄鹽埕大溝頂作為實踐的場域,其過程包含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透過社會調查理解在地社區的需求,由授課教師和社區中介者帶領師生進入大溝頂,與在地店家接觸、溝通並進行訪談,了解其實際需求,並與其溝通社區文創可能的實踐方式。第二階段,藉由與香港藝術家的跨地域合作,認識文化創意的概念與方法,讓在地歷史與文化結合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在地居民的想法、學生的創意,轉化成大溝頂文化設計的可能。第三階段進入具體實作階段,透過製作「街道旗幟」或是「店家招牌」的方式,保留大溝頂文化的特色與精神,藉此讓舊鹽埕大溝頂的歷史與文化得以保存和再現。
  2. 《社區文創設計》執行之後,獲得香港藝術家、修課同學和在地居民的肯定和好評。然而,經自我評估和檢討後,仍有兩個部分可以繼續精進。在學生學習成效方面,不管是旗幟或是招牌的設計,若能增加授課時數和教學時間,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成效更佳。在教師教學方面,若能與在地居民和地方組織和學校進行更密切的合作,便能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帶動居民的參與。
  1. 《史蹟導覽》
  1. 該課程學習目標:

藉由實地帶領學生尋訪高雄地區具有歷史意義之重要史蹟,使其瞭解高雄開發過程中先民的努力;同時,藉由課程的講授,使其具備史蹟的知識。結合參訪與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史蹟導覽能力,進而服務社會大眾。經由此一學習服務過程,使學生肯定自我的價值和社會責任,增進學生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及交流,參與社區發展。本學期操作場域,從哈瑪星轉變為前鎮河南北岸。合作對象有前鎮國小、興仁國中,高雄第一社區大學,以及童心藝術小學堂。

  1. 經自我評估和檢討後有如下的啟發:

以前導覽活動時間為半天,除了學童之外,家長也會參與,帶有親子活動性質。本學期活動時間改為兩天,導覽活動的情況與先前類似,但增加一天半的時間,將導覽的鄉土見聞,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分個人和集體作品,繪出對社區的想像。

(二)亮點特色

在本學期學程的運作下,各課程的亮點如下:

  1. 文化社會學:

完成鹽程區大溝頂了店家的社會調查,並將設會調查的成果寫作為報導文學的作品。學生的期末成果列舉數例如下:

  1. 社區文創設計:該門課程主要完成大溝頂招牌的製作,以及大溝頂街景的旗幟創作。

  1. 史蹟導覽:該課程的亮點特色為製作繪本

導覽活動與藝術創作結合,兩天的工作坊結束後,後續將對學員的作品做編輯,未來希望作成繪本,當作中山大學學生與社區互動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