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環境教育學程

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成果報告

學程名稱: 環境教育學程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圖一、鹽埕國小入班教學

圖二、海科院標本室導覽

  環境教育也別於傳統學科教授,修習學程學生於核心課程中理解環境教育的起源及教材設計,並以選修課程充實環境教育知識的基底,最終以實踐、推廣等方式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傳授者,向民眾及學齡兒童教授保育、環境維護等議題。過往的環教學程的基礎核心課程如環境教育服務與推廣,多是以進入國中小或邀請單位來校等方式進行課程教學,於106-2開設的「環境教育服務與推廣」課程,除了至鹽埕國小入班教學,也利用鯨豚展覽及海科系標本室導覽等方式,將海科院納入環教教學場域,除了讓與會親子及學生了解海洋環境議題,也能將海科系特色課程向民眾傳播。

(二)亮點特色

  本學年度的環境教育服務與推廣課程中,台江國家公園、中華鯨豚協會與海科系合作,推出台江環境介紹、鯨豚展覽與標本室導覽三大課程主題,並藉由至鹽埕國小入班教學、展覽導覽與海科標本室導覽等實踐方法來傳遞環境知識。同學依據選擇的主題面向,經過內化從新產出適合的環教教學提材,各組的主題分別為:
1. 
養魚這件事in台江:介紹台江國家公園的各種養殖漁法與黑面琵鷺友善養殖

2. 橫行霸道-招潮蟹:認識螃蟹與招潮蟹的差異、台江的招潮蟹與和尚蟹介紹

3. 濕運不濟:介紹濕地與茄萣濕地面臨的危機,與台江的溼地保育

4. 蚵仔與牠們的產地:介紹台江的養蚵產業與養蚵的方法,環境汙染與蚵仔的關係

5. 消失的海科展覽室:介紹中山大學的海科系,導覽展覽室內的標本與調查機具。

6. 鯨殤賞鯨:台灣從捕鯨到賞鯨的歷史、台灣西南部的鯨豚介紹與鯨豚面臨的危機與保育。
  學生教案皆融入環境保育的觀念,讓對環境的敏感度及物種復育、保育深植在被教學者心中。同時,修課學生透過製作教案與上課的過程,學習到了不同面向的生物與保育知識。

圖三、課堂教學演練

圖四、鯨豚展導覽

於106-3暑期「夏季學院-海洋生態與海洋科技教育探索」課程中,以中山大學為環境教育場域,將柴山沙灘、校園植物、海洋科研設備等設施納入課程教學中,除了校內設施外,也前往鄰近的海科中心,深入了海洋科學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培植中山大學校園環境教學的力量。

圖五、西灣校園植物觀察:理解校園植物分佈及海濱植物特性

圖六、觀察低海拔淺山鳥類相,如:灰頭鷦鶯、山紅頭

圖七、海科中心參訪,了解海洋研究進展與各項精密儀器

圖八、一訪西子灣沙灘,徒步了解沙灘的生態

備註:環境教育學程網頁連結 //s61061789.wixsite.com/environment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