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西洋戲劇史

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結案報告

計畫名稱:西洋戲劇史專題學習課程計畫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學年期

課程名稱

學分數

修課人數

教材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107-1

西洋戲劇史(一)

(併班上課)

2

118

胡耀恆(2016),西洋戲劇史(上下),臺北:書林。

Phillip Zarrilli等(2006).Theatre Histor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N.Y., Routledge.

圖書館資料搜尋研討

․專題演講4場

․3位助教

1.課堂觀察:20%
2.小組合作學習:20%
3.筆試,辯論與期末呈現:60%

西洋戲劇史是台灣劇場藝術學系課程地圖的必修課程,通常為期一年,從古希臘開始講到二十一世紀的後現代。過去的教法通常以單一標準定本為課本,老師照本宣科從課本內容擷取部分,輔以影音資料,對學生宣講,偶爾設計問題進行小組報告或討論,刺激學生思考。然,身處資訊爆炸時代,學生可以隨時在網路上google資訊,對於訊息複誦式的學習感到索然無味,因此學習動機低落,上課懶散。因此,我試圖以批判性歷史思維(critical historical thinking)能力的養成為教學目標,重新設計實驗西洋戲劇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戲劇活動」必然是一種「文化生產」的類型,而戲劇最後呈現的樣態與每一個時空下的文化生產條件息息相關。

A、具體措施與創新作法

  1. 沿此核心認知目標,我歸納出下列六大學習方向:
  • 文化樣態與生產模式的關係
  • 文化生產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 文化生產與經濟權力的關係
  • 文化生產與社會結構的關係
  • 文化生產與主體認同的形成
  • 文化生產與共同體的變遷
  1. 以上述主題概念為教學目標,我希望打破學生以史實背誦的方式學習戲劇史,以線性思考的邏輯記憶資料。我希望從制式的學習關係中打開學生的視野,開啟對歷史發展的批判性思考,學會判讀史料,整理訊息,邏輯思辨,最後提出自己的觀點。
  2. 本學期一開始我先從「文化」「藝術」是什麼的概念思辨開始,引導學生去理解戲劇藝術之於人類社會變遷的意義與重要性何在。接著從氣候、地理位置、與經濟生產條件引導學生去理解一個文明型態的生成與變化跟文明發生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藉此導入希臘文明的衍生,並從雅典崛起、成為帝國聯盟到最後出現民主化過程的歷史變遷,讓學生明白希臘悲劇從歷史地表浮現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意義。接著進入羅馬帝國時代,在希臘羅馬之後,我透過研究問題意識生成的訓練,讓學生分組就上述六大主題,自行提出更多研究問題。接著從校外請每個時期的專家來就該時代進行主題演講,分別是
    1. 11/13外文系副教授李祈芳老師講「英國文藝復興劇院與劇目」
    2. 11/20北藝大戲劇系退休教授楊莉莉老師講「法國新古典主義時期戲劇」
    3. 12/11臺大外文系副教授王寶祥老師講「豈止華麗: 西洋歌劇起源的巴洛克今生與文藝復興前世」
    4. 12/18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老師「從機構到集體創作:戲劇顧問與戲劇構作」,從戲劇構作談德國歷史。
    5. 12/4學校圖書館員到班訓練同學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照片見後面)。
    6. 另外,於11/21安排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外國語文學院助理教授Chiriță Ioana-Andreea談「當代東歐戲劇」,拓展並增進同學們對於西方戲劇史的認知與理解。
  3. 同時,定期與三名助教進行小組導論,並由三名助教認領四個小組,一個月一次進行discussion session,除了對課堂內容再深化,也輔助他們開始進行小組報告,幫助他們從六大議題內,扣緊一個他們感興趣的時代,尋找研究主題。最後每一個小組透過書面、口頭、以及視覺(偽紀錄片形式)進行報告。

B、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1. 今年執行的結果發現雖然一開始學生表現出強大的興趣,但是後來隨著學期開展,因為學生外務繁忙,能夠投注的時間有限,導致能投入小組研究報告的時間不多,必須取消原本預計執行的辯論賽,並發現學生在小組凝聚上需要更多的磨合期。小組討論進行時,仍有投入意願低落,導致小組成員工作分配不均的問題產生,或者整組驅動力低落,對於小組議題的產出困難重重,下年度再執行會縮減活動,並且幫助學生限縮研究主題。就教學面而言,可以再強化不同主題演講之間的關聯,每月一次的小組討論,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進程,比如第一個月確認每組研究方向,第二個月確認相關資料收集,第三個月確認觀點的生成,以此來督導專題研究的進展。同時,面對必修科目表調整,大一、大二併班,本學期修課同學高達118位,分成12組,每組10人,由3位助教個別輔導4組,期望下學期能多挹注助教資源,考量縮減小組人數以及助教輔導數量,以期改善並增進助教引導小組討論的成效。
  2. 再從成績評量來看,這次僅期初設計小論文,讓每位同學繳交3篇作業,從中期之後的小組合作學習,難以看出每個同學的投入程度,下學期擬增加期中或期末考試,讓個人理解與表現能清楚的顯現。

本學期進程

12/11王寶祥老師演講

11/13李祈芳老師演講

11/20楊莉莉老師演講

12/18耿一偉老師演講

12/18耿一偉老師現場即興帶互動

期末作業繳交,共12組

每一組有口頭報告、簡報、偽紀錄片

每一組有口頭報告、簡報、偽紀錄片

每一組有口頭報告、簡報、偽紀錄片

11/21羅馬尼亞Andreea老師演講

11/21羅馬尼亞Andreea老師演講

(二)亮點特色

學生在概念引導上呈現熱烈的反應,我的作法是讓學生先回家蒐集資訊(照片見後面),再帶到課堂進行思辨,因為已經有了前置作業,在課堂上討論才能熱烈開展。專題演講每個講者都是該領域的翹楚,所以他們帶來的內容與課本形成相互參照的加值,學生都有事先預習課本內容,因此在演講之後,能夠在Q&A時間諮詢更多相關議題。最後的成果展現從書寫、口頭、到視覺的形式訓練學生呈現研究成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