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農業與永續發展 |
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結案報告
計畫名稱: 「都市農業與永續發展」課程計畫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A、具體措施與創新作法
此計畫之採用農實教育創新理念,採納另類農業的觀點思考,即嘗試讓學習者體認維護農業的意義,因此在教學設計上,著重連結社會消費端與食農生產端。本計畫最具特色之創新教育方法為透過都市農業實作課程融入三類型後實證式學習方式:校園農園親自耕作採收、與有機農民與農場市集焦點座談、撰寫專題企畫等,以引起學生對永續農業的關心及興趣,並對學生產生影響。
此計劃之教學設計著重連結社會消費端與食農生產端,以下三項學習實踐行動引發學生思考糧食產銷過程之社會、環境、經濟永續發展的不同面向:
B、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針對教學成效評估與改善,此計畫於學期主要學習活動進行後,實施焦點團體訪談與開放式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教學成效發現,學生在各面向學習皆有提升,而透過實作與參訪,也與社區民眾及在地小農友深度對談,對提升大眾農食關懷心裡實有助益。本計畫研究發現,問題及計畫導向學習,配合農場經營實作教學方式,對引導學生學習永續發展概念是最有幫助。有關教學施行之調查結果,將作為為第二年強化教學方式與增修課程內容之基準。(檢附學生學期專題企畫六大主題供參考,報告摘要範例見附件二)。
此計畫對學生學習上之影響,主要在對永續農業發展四個概念面向的改變,包括:認知的改變、態度的改變、行為的改變、對環境與永續概念的覺知改變。整體而言,就觀察結果發現,至學期中下旬,學生對農業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之互動關係發展出較具整體性之概念,並較知道如何影響食物生產政策之問題解決能力。
(二)亮點特色
此計畫成果主要有三大亮點:
校內外教學活動照片:
(1) 課程學習場域樣貌 |
(2) 學生實作狀況:定植 |
|
|
(3)與社區民眾長期交流、分享學習經驗成果 |
(4)永續農業社會與經濟層面學習 |
|
|
(5)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官員專題座談 |
|
|
|
|
|
|
|
|
|
附件一 國立中山大學新聞稿
推動食農教育 中山大學打造開心農場
發稿日期:2019-02-11
中山師生化身農夫,讓校園空地長出豐碩成果!國立中山大學跨院選修課程「都市農業與永續發展」在校內西灣藝廊(昔蔣公行館)南側空地成立「西灣小農場」,栽種出玉米、高麗菜、秋葵、紅藜等作物。非農科背景的中山學生更自主扮演起「農地警察」角色,藉由農事體驗與飲食教育,學會「珍惜食物、友善土地」。
「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中山西灣學院副教授林季怡與助理教授李育諭指出,課程一開始就面臨整地翻土等挑戰,因原地參雜許多磚塊、瓷磚等異物,需要一吋一吋地將土壤翻起來挑除異物,「乍看之下真是大工程」,所幸在師生齊力分工下,兩小時便完工。不過,並非整地完成即可耕種,師生在實地「動手」前,先拜訪了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高雄市農會、和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明白種植作物除了短時間收成,更要有「環境永續」的精神,像是氣候變遷會影響作物的生長期等。學生也先閱讀相關文獻,了解全球糧食議題,對種植工法、上下游產銷、有機農業的認可及菜價波動、原住民的農業發展等面向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經過這些歷程,修課學生體悟到,在課堂上還算人多好辦事,但在現實生活中,農民需要親力親為完成這些工作,甚至一兩名農民就得照顧幾分幾甲的地,「那樣的辛苦只有真正嘗試過才能感同身受」。中山學生除了日常灌溉施肥,課餘閒暇時間仍會到西灣小農場查看,對於土地的責任感彷彿照顧嬰兒一般,有時還當起「農地警察」,提醒監督是否有盜採疑慮。有學生笑說,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盯著菜園看,看玉米從小幼苗到長成金黃米粒、高麗菜結球,便莫名覺得療癒,「或許這就是土地和人之間、情感的連結吧」。
「當人們對土地產生情感,便能懷抱感恩的心。」林季怡副教授認為,不只是修課同學,任何來到西灣小農場的師生、居民,甚至是遊客,都能關懷這片土地。她也提到,多虧了整學期的風調雨順,雖然種出來的高麗菜體積比市面上販售的要小,但十分清脆爽口,玉米更是甘甜可口。透過食農教育課程,學生不只學習到書本上關於土地與作物的知識,更深深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