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能力檢測機制擴充計畫 |
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結案報告
計畫名稱: 基礎能力檢測機制擴充計畫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A、計畫執行背景說明
基於重視學生適性發展的理念,教學走向適性化(adaptive)已是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所謂的適性便是配合學生的本性、個性與長處,發展適合學生的教育,也就是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的概念。適性學習的概念並非創新,然而如何做到確有其難度。主要的原因在於,適性學習需要有適性評估作為基礎,但早期測驗情境中的適性測驗需要有經驗的施測者與受測者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施測,由施測者根據受測者的回答情形,決定下一個題目該問什麼。由於整個過程相當耗費人力與時間,故而無法大規模進行。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大量青年從軍、需要進行職務分派的關係,在實務上有短期進行大量適性測驗之需求,加上電腦科技的逐步發展,故而有電腦化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的興起與發展。隨著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電腦化適性測驗技術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國際心理計量協會(psychometrics society)前任主席、普度大學現任講座教授的張華華老師於2018年獲頒E. F. Lindquist 獎,並獲邀於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merica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AERA; 全球最大的教育研究學會)2018年會演講,其演講主題即為「From adaptive testing to adaptive learning」。
B、具體措施與創新作法
為呼應此趨勢,本校自101年起便組建心理計量小組,邀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海洋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等校之計量夥伴,共同協助本校推動教學評量的科技化。先期工作是協助本校建立全校性之基礎能力檢核機制(如下圖),並應用電腦化適性測驗之概念,為本校建立我國第一個在高教體系大規模使用的電腦化適性測驗系統。本系統迄今仍定期進行基礎能力之檢測,並於過去數年間協助作為大一英語課程之學習成效檢核之用。
圖1 本校學生學習成效檢核之各層次機制 |
本校建置之基礎能力檢測系統,至107學年度為止仍開放區域內夥伴學校進行例行性施測,101至107年之英文科施測人數統計表如表1所示。目前基礎能力檢測系統可測量英文之閱讀、聽力以及寫作等三個向度之能力。由於年度內並未談及開發辛向度之議題,現行三向度之題庫題量仍堪使用、故而今年並未繼續擴充題庫內的試題數量。
表1 本校基礎能力檢測系統(英文)之歷年施測人數
(二)亮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