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西灣學院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推動計畫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本計畫為推動本校高教深耕計畫,鼓勵教師開設議題導向式課程,培養學生跨領域問題解決能力,產生跨域的實作課程,由初階到進階,由概念到實作,層次分明且具有組織系統的架構,引導學生關心社區和社會議題,其中創意街區發展課程將延續去年的鹽夏不夜埕,帶領學生透過深入鄉鎮踏查,能讓不同領域學習的學生,與社區、或居民有實際認識。並藉由場域的練習,資源的媒合下,由老師領導學生發想,產生設計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等。

  • 本計畫中之課程教學有以下策略:

(1). 跨領域創課程實施成效

創新特點:利用多元師資與彈性開課整合推動有淺入深的漸進式實作課程,導入手作課程、社區舊地再生規劃..等專案學習模式,並配合未來國家社會產業之脈動與趨勢發展,故於共學群所開設的學程將會強調與產業/實務對接,強調培養學生實作能力。

(2). 主題式設計工坊的實習成效

特色重點:建置設計工作坊、創客工坊,並實際產出相關原型品和架構。藉由業界導師指導,加速學生了解設計思維與技巧。

  • 學生學習成效

本計畫顯示由概念深入到實作端成為有系統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並與日常生活以及當地社區緊扣,可以激發學生由生活中發想創意,由需求中看到商機,由問題中思索解答,並進而發揮所學,或不斷吸收學習,以求改變社會,並回饋社會,形成最好的學習模式。

  1. 「設計心理學」

培養同學解析設計問題的能力:

(一)設計不良的日常用品

(二)心智模式

(三)行為模型

(四)情感設計

(五)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

 

 

本課程主要探討人類與人造物之互動所產生之心理或行為狀態。以不同角度探討設計的需求與影響性,包含使用者或消費者使用人造物的認知心理、使用者經驗、使用性與互動性等研究議題,了解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溝通與心智之差異性,並且從中學習相關產品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提升日後產品的策略。

課程的第一個目標是培養同學解析設計問題的能力。了解設計的概念與演變,透過討論,學生們深入探析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商品,有助於重新認識。本課程仍結合理論與實作,例如於期末成果展中,每組經由討論於發現設計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商品。

圖1.1、期末成果展期間,主題為:越暗的地方越亮,同學們腦力激盪,測試之情境圖。

圖1.2、利用梳子配上手繪鴿子,照光後完美呈現白鴿的樣子。

 

  1. 「設計溝通與表達」

培養同學們的設計溝通與表達能力:

(一)基本表達技巧

(二)表達與溝通的目的與設定與策略選擇

(三)說故事與敘事力

(四)TED演說短講

「溝通」與「表達」為當代人才的重要能力,更為職涯發展所必須。在這門課之中,同學們將學習溝通與表達的相關技巧,進而能夠凝聚團隊,也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概念與想法,進而產生影響力。而除了「人」與「人」的溝通之外,課程也將強調「人與物x物與人」的傳達與溝通,增加同學專案表達能力。

圖2.1、學生TED演說短講。

圖2.2、肢體表達能力訓練。

  1. 「科技創新與需求探索」課程

108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的《科技創新與需求探索》也是本學程的必修課,本課程旨在建立學生探索科技創新趨勢與使用者需求的基本知識。將介紹科技創新、產業分析、市場分析、使用者需求分析、創新產品與服務開發等課題,並藉由團隊合作、實地參訪、演講等,培育學生有應對及辨識未來科技創新之能力。

本學期以參加康寧創新家為主軸,搭配業師輔導與跨領域專業教師指導,進行科技創新趨勢與需求探索,並產出創新產品構想原型。期末透過分組進行構想、實作、簡報、演練,產出3D列印產品原型、影片等成果,培育學生應對及辨識未來科技創新之能力。

圖3.1、業師給予經驗,協助學生從作品中找到修正產品更好的辦法。

圖3.2、除了校園上課之外,老師更帶領學生前往屏東設計節,走出戶外,激活腦袋。

  1. 「創意激發」課程

「創意激發」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以創意思維激發創新構想,主題為「離開椅子去找樂子」,藉由遊戲互動、討論、觀察、實驗等操作練習,讓學生實際體驗創意產生的過程。成果展由團隊進行跳脫框架思考,以「中山人事物」為主題,從人際互動、中山特色、中山周邊美食切入,廣邀學生參與一系列原創的趣味競賽活動,牽引拉近學生和中山校園的距離與情感,並創造專屬於中山人的共同回憶。

課程均結合實作,透過思辨討論與分析、實際體驗、規劃與執行等方法,培養學生面對理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6.1、離開椅子去找樂子分組發想、腦力激發。

圖6.2、課程期末發表,實作各組分享、體驗,給予回饋。

  1. 「設計思考」&「創意街區發展與設計思考」課程

108-1的「設計思考」,人科學程必修課程。課程設計與執行重點包括: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帶領學生了解設計思考的基礎原理、步驟與技巧,課堂活動分為三大學習進程「設計思考基礎」、「創客基礎技能」與「專題實作」。「設計思考基礎」課程以「以人為本」之中心思想帶領學生進行設計思考之兩階段、五步驟及三準則,進而創造符合以人為本之需求設計。

本課程結合「康寧創星家」競賽,我們也將與鹽埕區「忠孝國小」合作,透過「設計思考」課程的啟發、融合在地,在專業設計師陳懿欣、MZone大港自造木工教師雄大和Michael的指導下,大學生依照兒童的年紀、體力及想法,發揮環保與創客精神、動手做出四項遊具。

圖9.1、專題實作成果展現,簡單平易近人可見的材料,化身最貼近小朋友的遊樂器具。

圖9.2、與忠孝國小合作之期末專題實作。木作器材,發揮想像力,讓不可能實現。

圖9.1、專題實作發想階段。業師透過協助同學規劃、分析討論與實際投入執行,使同學了解設計思考的時候更實際運用。

圖9.2、學生親自為小朋友設計該年齡適合之遊具。

 

本學期課程中首先由宋世祥老師帶領學生了解設計思考的概念,將設計思考貫穿此課程,爾後由業師指導學生發想活動企劃,並運用創客自造技能以模型製作企劃亮點。

 

(二)亮點特色

  • 鹽夏不夜埕

鹽埕與中山大學緊密相連,辦理「鹽夏不夜埕」活動,將時間選在夜晚,邀請大家走入平日熟悉的街弄中,發現仲夏夜裡不一樣的鹽埕。這次鹽夏不夜埕活動攜手在地數十店家、5個表演藝術、9個裝置藝術,期待大家打開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及嗅覺五感來探索探,全方位地體驗鹽埕之美。5個表演藝術涵蓋了音樂、鹽埕昔日的五金特色、酒吧街所延伸的音樂構想,並以戲劇演出美國士兵來到高雄港與當地少女相戀的故事,帶領民眾一起細數種種鹽埕味、鹽埕事。該展區中的裝置藝術作品,都是中山學生從地方文史與在地特色出發,結合所學設計與創客技能發展而成。

學生發想結合在地社區靜態裝置

街區活化實況

新聞連結:https://news.nsysu.edu.tw/p/404-1120-206717.php?Lang=zh-tw

  • 街頭頑童

帶領學生學習創客設計與展覽策劃。此外,學生們發揮創意運用桌椅排出迷宮,讓兒童鑽進桌子底下探險、尋寶,並在小型迷宮中找到出口。「海盜船」由竹子搭建成較大型的鞦韆,藉由左右擺動讓孩童覺得刺激有趣,歡笑與尖叫聲不斷。「獨木橋」則是著讓小朋友訓練平衡能力,並透過不同高度的設計,讓兒童體驗爬到高處的成就感,同時在橋下設立祕密空間,讓孩子在裡頭冒險探索。

本次主軸圍繞在公園的玩具樣式過於一致、缺乏挑戰性的問題意識上,因此學生們腦力激盪結合首創打造出兼具挑戰性與趣味性的遊具,讓大人小孩充分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設計並運用廢棄課桌椅、輪胎及紙箱等素材,在高雄市鹽埕區馬雅各公園打造迷宮、紙飛機、機器人及海盜船等具挑戰性的新穎遊具,讓兒童在街頭體驗創新玩法。

 

街童頑童活動

現場人氣絡繹不絕

新聞連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208/1596631.htm

 

  • 西灣談共學

近年全球聚焦高等教育在時勢挑戰下所扮演之角色,於高教深耕的趨勢下,以「議題導向」為出發,塑造「整體擾動」的創新教學系統,以期培育出具備跨域知能及解決複雜社會問題之全才。

延續著去年的主題,從地方深入產業,再從產業回到教育,帶領師生翻轉對於「議題」本質的認定,而於做中學之同時,亦在學中做。中山大學自107年度起推動跨領域共學群,以海洋與環境守望、社會議題關懷、南方文化創造、產業經濟推動、地方治理協力五大主軸,發展師生、產業、實務跨界共學等15+1個議題式導向共學群,企圖解決目前全球面臨的問題,我們打破專業邊界,提供多元彈性思考管道,結合在地產業需求與國內外當今議題,培育學生領導力、專業能力、跨領域複雜問題解決能力。

去年 (民107年) 9月28日,我們在教師節舉辦第一屆「西灣談共學」,宣示啟動中山的「共學元年」,今年的9月28日共學日,我們將以共學嘉年華的型態,透過極具特色的藝文倉庫群特區,吸引更多學生及民眾深入了解國內外及社會關心的議題,並連結鄰近的駁二藝術共創空間,彰顯共學精神。

「西灣談共學」講座,邀請共學群教授分享翻轉對於「議題」的認定

西灣談共學,資訊機器人現場活動

教務長蒞臨現場與師生分享

同學體驗VR、AR體驗學生成果作品

新聞連結: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15347,r2910.php?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