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ordance:場域的心理學與視覺想像 |
國立中山大學微學分課程成果報告
申請人 |
吳怡瑱 |
職稱 |
助理教授 |
所屬單位 |
劇場藝術學系 |
電子信箱 |
yichen.wu.11.25@gmail.com |
聯絡電話 |
0963333820 |
||
微學分課程名稱 |
Affordance:場域的心理學與視覺想像 |
學分數 |
16 小時/ 0.8 學分 |
||
授課教師 |
吳怡瑱、吳玉明心理師 |
參與人數 |
共34 (原修課人數 ,微學分參與人數1人) |
||
日期/時間 |
第11週至第18週,連續每週二16:10-18:00上課,一堂2小時 |
地 點 |
藝術大樓3012教室與一至三樓的公共空間 |
||
微學分課程 目標及內容 |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從劇場藝術系的「視覺想像與創作」課程延伸出來的工作坊,跨領域結合視覺藝術和心理學。目標為讓學生透過結構即興式的藝術短片創作,能夠了解並運用James Gibson的生態心理學中的Affordance概念來探尋自身與生活環境之間的關聯脈絡,同時能夠反身進行自我存在狀態的整理。 劇場藝術系的學生可以在本課程中練習思考人物角色的行為慣性和心理所映射出的場域之間的關係,以應用於表演、導演和設計等專業學習。而其他跨院系的學生則可以學習從實踐者的角度去挖掘某種處於模糊狀態之下等待被發展的事物,以應用於商品行銷、文學寫作、社會文化和環境之議題探討等等的專業學習。
課程內容: 本微學分課程為針對心理學所論述之行為-場域關係的實作工作坊。從單人的一分鐘短片發展為兩人合作的2~3分鐘短片的構思及拍攝。課程內容設計為四個部分:單元一為社會心理的場域現象、單元二為心理場域的空間再現、單元三為創造力的心理地理學、單元四為現實的重新定義。 單元由淺入深,揭示已然存在卻被隱藏於實體物理空間中的場域之面貌。此即暗示了兩個面向 — 行為背後所涵蓋的歷史緣由以及行為被包覆的生態體系。每個單元透過使用一個能夠改變情境和行為的物件(說話錄音、學生的個人短片、光線、聲音),讓學生探究如何從身體空間的感知來認識場域和場域之間的連結潛能。 |
||||
具體措施與 成果特色 |
|
||||
檢討與建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