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媒體識讀

國立中山大學微學分課程成果報告

 

申請人

蕭 蘋

職稱

行傳所

所長

所屬單位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電子信箱

shawpin@cm.nsysu.edu.tw

聯絡電話

(07) 525-2000 # 4961

微學分課程名稱

媒體識讀

學分數

  2  小時/  0.1  學分

授課教師

張娟芬老師北藝大通識中心

陳炳宏教授台師大大傳所

參與人數

16

13

日期/時間

2019/10/30()15:00-17:00

2019/11/04()15:00-17:00

   

2029教室

2032教室

微學分課程

目標及內容

課程目標:在假訊息充斥的當代社會中,媒體素養已是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素養。期望透過本微學分課程培養本校學生的媒體素養,並提供具體可實行的方法來監督媒題;更積極地提供實務的作法,排解學生因媒體帶來沉重亡國危機感。

課程內容:

場次一

1.講題:「亡國感的逆襲」

2.講師:張娟芬老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3.時間:2019/10/30()15:00-17:00

4.課程內容大要:

    去學生餐廳吃飯看著電視新聞,或是滑手機不時滑到網路新聞,讓同學的亡國感愈來愈沉重嗎?面對亡國感,不知道要怎麼辦嗎?想要脫離無力感,做些學生可以做的事嗎?特邀張娟芬老師藉由其媒體、司法、社會運動的專業與驗歷,帶著學生一起思考,甚至提供實務做法。課程大綱如下:

  一、臺灣民主現況

     (一)前言

     (二)民主是什麼

     (三)中國的民主:中國歐威爾式監控

  二、中國因素的滲透

     (一)中國因素在台灣的模式

     (二)中國因素編年小史

  三、臺灣的前途在哪裡

     (一)看見世界的臺灣

     (二)那怎麼辦:原則篇

     (三)那怎麼辦:策略篇

  四、我們為何需要民主

場次二

1.講題:「媒體這麼爛,我該怎麼辦?談媒體素養與媒體監督」

2.講師:陳炳宏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3.時間:2019/11/4()15:00-17:00

4.課程內容大要:

一、媒體素養

最近假新聞防制再度成為熱門議題,可惜各界的討論迄今還是各說各話,毫無共識。不過不管主張新聞自由,還是要求立法管制,都需要繼續對話,逐步尋求共識,才是面對假新聞議題的正確態度。反而有件事,那就是民眾的媒體素養教育,卻是迫切且應立即進行的,因為媒體素養教育是解決假新聞的根本,且最沒有爭議,可立即執行的防制策略。

二、媒體素養

對於有問題的媒體內容,觀眾真的不用專業,只要覺得媒體內容不合宜,都有權利提出意見供媒體參考,或由NCC去判斷媒體是否違法。其實媒體監督只是舉手之勞,可以讓台灣社會更美好。

具體措施與

成果特色

具體措施與成果特色一

行傳所電子報第67期報導

逆襲台灣的亡國感 從識讀媒體開始

【記者劉睿菊/採訪報導

    中山大學行傳所與西灣學院合辦一系列媒體識讀講座,於1030日邀請作家張娟芬女士以「亡國感的逆襲」為主題,逐一拆解、引領何為「亡國感」,及身為民主社會的一份子該如何「逆襲」,吸引各院所的學生與教授,前來一睹張娟芬的丰采。

    張娟芬引用李維茲基和齊布拉特的「民主國家如何死亡」解釋,在過去,民主國家發生戰爭與軍事政變時,民主政權崩解,民主死亡非常明顯;而現代的民主死亡卻十分隱性,不易覺察。人民依舊能上街投票,憲法及民意上的民主制度不變,但當政府不受民意和媒體監督,成為民選獨裁者,這將是現代民主崩壞的開始。張娟芬說:「足夠民主的社會,才會有好媒體。而媒體的破碎,成為了民主的破口和阿基里斯腱。」因此,媒體識讀變得更加重要,學會分辨資訊來源和消息真偽,是現代閱聽人的重要課題。

中國政權介入 成為台灣民主特別的罩門

    1990年代,中國政府試圖以武力、飛彈,威嚇台灣,2000年則成為了分水嶺,對台政策改為資本的間接施力。現在的中國政府,慣用資本相關的手段,使他國在經濟上不得不依賴中國,進而達到政治目的。包含在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下的斯里蘭卡,因償還不出債務而將戰略港口移交中國管理,及中國限縮來台觀光的人數,以此影響台灣的觀光產業,間接對台灣施以壓力。

    從半島電視台的臥底記者報導中發現,中國利用金錢或特殊優惠,使「在地協力者」和「政治代理人」影響著台灣。他們可能是新聞媒體或是政黨派系,也可能是組織團體,而這些中國因素已越來越積極,在台灣的滲透度也令人難以想像。

    張娟芬強調,需注意中國政府的影響力,這些「在地協力者」和「政治代理人」將如溫水煮青蛙,一不注意便成為台灣人的日常生活,小心謹慎並且覺察他們的存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台灣前途 毋需自己嚇自己

    面對中國政府的步步進逼,事實上台灣也有堅強的防禦。從國際結構的角度切入,台灣位於第一島鏈,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在未來盡可能地培養國際地位,引起國際重視。而在台灣內部,則有許多的公民團體正好好地保衛台灣,政府也正為台灣的政治畫紅線,如:修訂外患罪、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一讀通過和防堵居住證等等相關措施。

    但張娟芬卻苦笑道:「這些如此重要的大事,我們的媒體卻很少提及與重視。半島電視台的臥底記者做的調查,為什麼不是我們新聞媒體去深入調查?」由此可見,新聞媒體也是造成台灣民主體制脆弱的一個成因。

亡國感不是黨派議題 而是民主意識

    有同學提到:「當政治傾向與關心的社會現象有所衝突該怎麼辦?」張娟芬表示:「選民不是效忠政黨,而是因為理念相同,所以投票。」當候選人與你關心的社會現象有較為一致的看法時,才有公民投票的理由。而亡國感被政黨作為宣傳的工具,則反應了實際的民意,代表有相對多數的選民在乎且看重這項議題,這是民主政治的正常發展。
    張娟芬更呼籲:「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若不守護,終將會失去。」,期許有更多的人能對民主與媒體之間的關係,給予更多的重視。她也鼓勵在場的學生們,台灣還不到完全失敗時候,趁著還有機會,藉著亡國感作為出發點,盡快發展堅實的組織逆襲。可以尋找志同道合的同溫層,並設定合理可實行的計畫,更重要的是要成為「內行公民」,能夠明辨真相,才不會被資訊淹沒。

張娟芬及認真聽講的同學們與教授們

同學向張娟芬老師提問與回饋聽講

具體措施與成果特色二

行傳所電子報第68期報導

閱聽人自處之道  推動媒體識讀是關鍵

【記者杜昌正/採訪報導】 

    中山大學行傳所與西灣學院合辦第二場媒體識讀講座,邀請到師大大傳所的陳炳宏教授,以「媒體怎麼這麼爛」為開端,分析目前台灣媒體的經營現況,如何導致「爛媒體」的出現,並以擔任委員的實務經驗,結合學術帶領同學了解,身為閱聽人該如何辨別與監督媒體帶給大眾的資訊。

收視率掛帥 商業利益媒體導向

    陳炳宏指出,電視廣告的收入高低以收視率為標準,於是媒體爭相追逐收視率,進而產生買廣告、置入性行銷、媒體娛樂化的傾向。如今不論是新聞、談話性節目,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可以購買。媒體世界中充斥著置入性行銷、付費訪問、新聞購買。在商業邏輯下,套用到任何媒體都是一樣,報紙倚賴銷售量,網路靠點擊率,造成「數字」獨霸的現象。然而到現在仍然沒有一套標準能夠取代收視率。

從黨政軍到財團 媒體所有權集中化

    媒體一直是國家機器控制人民思想的主要工具之一,擁有媒體就能控制人民所見,進而掌控意識形態。在報業方面,不只有三限政策,部分為黨國服務的報紙甚至被稱為「侍從報業」。在電視方面,政府成立老三台,台視由省政府擁有,中視由中國國民黨掌管,華視由教育部與國防部共同管理。

    2003年通過廣電三法修正,黨政軍退出媒體,媒體輾轉由財團接手。原本期待能夠更加開放,遠離意識形態的控制,促使媒體更精進、更專業。但卻產生商業營運模式,媒體反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局面。如富邦是台灣最大的有線電視集團,擁有將近1/3第四台;旺旺集團則擁有10個電視台。

財團治國 爭錢還是爭權?

    「擁有跑車不重要,擁有停車場才重要」,財團透過媒體傳播有利自身的言論,並透過系統商、電視台來控制人民所看到的東西,從某種程度而言,這無異於「黨政軍」的年代。陳教授以廣告收入預算為例,1980年老三台廣告收入達290億元,過了20年廣告收入只剩29億,然而各大財團仍爭相擁有媒體,可見媒體不再被當作是賺錢的工具,而是為了爭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的「權」。

    陳炳宏更認為,如果財團擁有媒體是不可逆的,面對媒體時該換個心態,去了解背後的擁有者是誰,建構屬於自己的事實邏輯。

從自身做起 推動媒體素養

    理論上讓媒體變好有三種方式:「自律、他律與法律」。由媒體自律的方式顯然已不可行,而透過公民團體、閱聽人檢視的他律,一直被扣上烏托邦的帽子。若由政府來立法規範媒體,又有回到黨政軍年代的疑慮。陳教授說:「政府與媒體要保持臂距之遙」。唯有人民同意,政府才可以伸到媒體裡面去,不應該輕易授權政府。

    因此,在「自律不可行,法律有疑慮,他律又是一盤撒沙」的情況下,唯有推動媒體素養的教育,讓人民清楚知道媒體在民主社會扮演的角色,並建構屬於自己的新聞事實,才能面對「爛媒體」。目前媒體素養的推動已列入108課綱,期望在大家的努力與教育的推動下,媒體可以越來越好。

陳炳宏教授與同學談媒體素養與監督

同學們踴躍發言提問

檢討與建議

大專院校中規模推動微學分課程的逢甲通識教育中心秘書陳淑慧表示:「微學分定位不是深化課程,而是淺盤式知識提供。」微學分課程相對零散,偏向「拼湊式學習」,但是能以選課自主性促成適性學習。她認為,先由微學分課程所提供的基礎知識,探索自身專業以外的領域,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日後再求深入學習,將可達到跨領域學習的目標*。而在本次「媒體識讀」微學分課程結束後,通過兩位專家學者的演講,觸發學生學習動機,學生課後若想再求深入學習,本校可提供給學生的資源在哪裡?盤點本校大學部課程後,發現缺乏媒體識讀的相關課程可供選修。若學生因此而消磨對於「媒體識讀」的強烈學習動機甚是可惜,如何讓微學分課程提供淺盤式知識後,讓學生延續學習動機繼續深化是本中心將致力努力的方向,讓學習不斷滾動下去。

*劉苑杉、賴佩萱、張若誼:〈拼湊「微」學分——創新契機還是便宜行事?〉,《政大書院電子報》,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