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畢業專題:標本製作與典藏資訊彙整 |
國立中山大學微學分課程成果報告
申請人 |
莊維誠 |
職稱 |
博士生 |
所屬單位 |
海洋科學系 |
電子信箱 |
聯絡電話 |
0905505150 |
|||
微學分課程名稱 |
海洋畢業專題:標本製作與典藏資訊彙整 |
學分數 |
20 小時/1學分 |
||
授課教師 |
廖德裕 |
參與人數 |
4人 |
||
日期/時間 |
密集授課 |
地 點 |
中山授課 |
||
微學分課程 目標及內容 |
課程目標: 本課程目標為讓學生學習濕式標本室內的標本製作方法與資訊處理,藉由實地操作,認識濕式標本的管理流程與概念。並借由實際製作各類海洋生物標本及典藏標本資訊處理,讓學生認識各種海洋生物的形態構造及背景知識。 課程內容: 1. 本課程為深化培育海洋科學學院全院學生之院核心能力,包括海洋專業能力與倫理認知、自我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課程將帶領學生前往魚港下雜漁獲拾取海洋生物,協助及指導學生進行標本鑑定,並訓練學生從事海洋生物的分類研究以及標本製作所需之基本知識。 2. 本課程將以製作各類的濕式標本及標本資料處理為教學重點,並進行標本採集、標本製作、標本資料查詢及彙整等流程,讓學生學習海洋生物辨識與調查方法,進一步學習標本典藏的相關知識。 (1) 安排2小時的海洋科學院濕式標本室標本典藏介紹、典藏空間參觀及課程流程說明。 (2) 4小時前往屏東東港魚市場下雜漁獲,採集製作標本所需之海洋生物。 (3) 3小時說明魚類標本典藏的製作方式及典藏標本的資訊處理。 (4) 9小時分組實際操作標本製作、資料處理及成果分享等。 |
||||
具體措施與 成果特色 |
學生心得回饋: 范允豪:從在東港挑選標本、自製標本以及如何展示標本,學習如何完成一間標本展示室是這堂微學分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我們還學到如何運用生物資料庫去解決物種辨識的問題。 李品蓁: 這次的微學分課程,除了讓我參與了展覽室的擺設與佈置,還親自到東港,在下雜魚堆中挑選,並進行魚類標本的製作,讓我能了解標本的製作過程,因此我認為這次的微學分讓我獲益良多,希望未來可以開設更多這樣的微學分課程,讓我增加更多知識以及經驗。 蔡湘妮:謝謝德裕老師又開了一門微學分,每次只要老師開課我就會上鈎。這次跟上次的河海洄游微學分都非常有趣,除了讓我們嘗試處理濕式標本容器,還有查詢魚種並進入標本室參觀,這些都讓我印象深刻,當然還有超長粗鰭魚的濕式標本製作,非常有趣,期待我們從東港撿的下雜魚變成透明魚的那天。 張瑋珍: 在此次的「標本製作與典藏資訊彙整」微學分中,我不但參與了標本的製作、了解典藏空間的規劃的經過、標本借出流程及歸還,也實際去到東港,了解了下雜魚的種類,並以之為透明魚標本,十分充實,感覺真正能參與到實際事務。
學員在漁港下雜魚堆撿拾下雜魚 學員們正在處理帶回學校的魚類標本 標本典藏及資訊處理,學員設計的QR code 學員製作透明魚實驗過程 |
||||
檢討與建議 |
因為製作透明魚的時間花費比較長,未來可能要把採集和製作標本課程往前移動,後面製作標本的時間比較不會那麼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