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產業導向與在地創生

國立中山大學108年度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結案報告

共學群名稱:產業導向與在地創生

108年度本共學群具體目標為透過課堂講授、在地參訪及國際交流等多元教學方式,讓管院及本院其他跨領域學生對於南部縣市區域發展及產業需求現況能深入理解,加強在地連結,並於未來投入在地產業之永續經營,進而達成地方創生之目的,讓本校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能與地方產業需求結合,對在地社區及產業永續發展產生實質社會影響。茲將依照共學群下兩個微學程(非營利事業微學程、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微學程)的執行成果加以說明: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1. 具體措施及創新作法:

  本共學群教學108年度之具體創新作法在於結合課堂教學、專題演講、在地社區參訪及國際交流見學等多元教學方式讓修課同學可以對於產業發展及在地議題。共學群計畫執行前同學多缺乏基礎概念,計畫執行後同學不但對於相關理論有初步理解,還能實際到在地社區甚至是國際非營利組織參訪,對同學理論基礎及實務能力的培養相當有助益。

  首先,本共學群辦理一場學程說明會。於去年1126日結合核心課程「國際非營利及社區組織交流」新加坡參訪課程的同學期末報告口頭發表辦理非營利微學程的學程說明會,向修課同學及其他有興趣的同學介紹該微學程的目的、修課規定及學程特色,一方面聽講同學可以知道修課同學的參訪心得,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學程特色,並加強同學修習興趣。

  在結合課堂教學及實地參訪的部分,本共學群非營利事業微學程中的核心課程「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除了課堂講授非營利組織的基本知識外,更由授課教師謝政勳老師帶領同學前往旗山區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及喜憨兒天鵝堡莊園兩個組織進行參訪見學參訪,藉此實地了解社區型非營利組織運作以及經營上的議題並讓同學與社區幹部互動交談。

  另外,國際交流見學是本年度共學群的執行重點。首先,非營利事業微學程的另一核心課程「國際非營利及社區組織交流」,繼107年度到香港參訪當地NGO跟香港城市大學之後,108年度由蔡錦昌老師帶領跨系所團隊繼續前往另一個社會創新發達的國家新加坡參訪當地NGO及新加坡國立大學。108年度師生團隊(包括老師及修課同學共17人)透過四天(108/11/11-11/14)在新加坡參訪各種型態的非政府組織(NGO)和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並與他們的管理者進行對談交流,讓同學能實地了解新加坡的人民部門(the people sector)如何來回應社會服務、貧窮、環境保護、青少年成長等社會問題。同時,除了與實務界交流見學外,師生團隊亦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社會企業與慈善中心(Asia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Philanthropy, ACSEP)與該中心Dr. Han和其他成員進行彼此研究成果交流分享,藉此討論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理論進展。這些學術與實務的對話都讓過去對於新加坡社會創新發展陌生的同學印象深刻,更覺得收穫良多。

  具體言之,第一天本師生團隊到新加坡政府培育的SCAPE青年創業中心,拜訪社會企業O School,並與創辦人Kerry Low一起探討新加坡青少年發展的問題,並探討O School如何運用街舞競賽來改變社會上對於成績至上的刻板印象。


1O School執行長介紹如何透過舞蹈協助青少年成長

  第二天師生團隊到社會企業廚尊(Dignity Kitchen)與創辦人許承俊先生對談,並實際體驗服務長者的過程,以及了解廚尊如何幫助身障者取得營生技能的過程和營運模式。下午本團隊則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社會企業與慈善中心(ACSEP)與團隊成員進行研究成果的交流分享,也讓幾位同學有機會用英文報告自己的研究進度。


2、廚尊許承俊先生說明如何協助視障者


3、同學與到廚尊共餐的長輩聊天合影


4、同學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致歡迎詞前合影


5、蔡錦昌老師於ACSEP分享最近研究成果


6、陳玟瑜博士生於ACSEP回答提問


7、致贈ACSEP主管本校紀念品

  第三天本團隊到新加坡知名的社會創新園(Social Innovation Park)及新加坡食物銀行(Food Bank Singapore)拜訪,實際了解不同的社會創新模式運作的方式。第四天則是到最近發展,以城市永續結合食物資源開發的社會企業Edible Garden City參訪,透過了解這個社企如何與政府合作,利用珍貴的土地種植健康取向的蔬菜,讓團隊印象深刻。


8、與社會創新園員工合影


9、新加坡食物銀行員工說明其運作模式


10Edible Garden City成員解說他們種植蔬菜做法

  另一個國際交流見學重點課程係「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微學程」由郭瑞坤老師及南台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王文雄副教授合授的107學年度第二學期核心課程「新興公共議題研討:國際地方創生實務見學」。該課程以「地方創生實務見學參訪」為學習重點,為讓修課學生深入認識地方創生之意涵與發展現況,授課方式除了在校內的課程說明以外,也更將教學場域延伸至地方創生政策的發源地-日本,規劃「44(基礎課程加上進階課程)見學參訪行程(108/07/29-08/05),來了解地方創生實際推動經驗,藉由實地案例參訪及與實務經驗工作者的交流,讓學生更認識地方發展的現況及可能面臨的挑戰等,並透過課程研討及實務教學,激發學生對於地方發展議題的論述、思辨能力,同時更拓展修課學生學習視野。

  本次國際地方創生實務見學課程以「44」見學參訪行程為重點特色,拜會公家單位、NPO組織等多元單位,透過各單位之分享,從中認識各地在地方創生上的執行狀況及作法,並相互交流學習。 除修課學生必須修習之基礎課程外,參訪行程也包含了以瀨戶內海藝術季為主軸的進階課程,透過跳島見學,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地方創生。以下將詳細介紹兩階段課程參訪內容:

第一部份為「基礎課程(修課同學之基本要求)108/07/29-08/01」:

岡山縣立大學COC+推進室:

  透過與縣立大學COC+推進室的交流對談後,更進一步的瞭解COC+專案的執行及推動背後的意義,舉例來說像是單位(推進室)透過完整規劃圖及詳細專案內容之印刷品,來讓師生更了解COC+的內容。另外也在交流過程中,討論到如何有地域創生推進室的發想,推進室室長原英二表示,雖推進室名稱為全日本獨有,但其實在日本各地都有著類似的單位在執行相同的業務,與大學修習課程的結合,同時以一個單位(推進室)來推廣課程及協助學生實作,希冀達到年輕人在地就職率的提升。

  然而在座談最後,原英二室長也提到了專案所規劃執行時程將於明年截止,後續要繼續執行類似之計畫,將由縣立大學自行發展推動,可能面臨經費、規模的縮減,以及組織重組與推進室留存的考量產生,這也突顯國家與政府在地方發展推動的重要角色扮演。

11、公事所郭瑞坤所長致贈禮品給岡山縣立大學代表

12、同學認真聆聽推進室人員分享

13、師生參觀岡山縣立大學

14、會後全體大合影

美作市─NPO法人英田上山棚田團:

  美作市位於岡山縣東北部,經一連串的變遷與調整,諸多個小村落合併成為美作市。

  在與棚田圖成員互動交流下,更加瞭解地域振興協力隊的運作,地域振興協力隊主要實施主體為地方公共團體,透過三年一制的任期,並於任職協力隊期間補助400萬費用,希冀透過制度提升駐地人口。在上山地區也有不少因地域振興協力隊制度而留下發展的年輕人,也因為有這樣的制度,每年有新夥伴的加入,不僅為地方帶來活力,同時也推動地方的改革。從上山地區看到的改變,除了人是很大的關鍵因素外,也見證了制度的重要性。

15、王文雄老師即時翻譯井上小姐分享之內容

16、與美作市成員合影留念

17、當天享用地方風味午餐

18、現場實際體驗駕駛coms小型電動車

西粟倉村:

  西粟倉村不同於美作市,在平成大合併各村落協議合併時作出不同選擇,而平成大合併的用意在於,因日本鄉間地區人口外移且逐漸減少,多數村落都已高齡化,政府希冀透過村落合併以整合資源並提升行政效率。然而,在村落合併協議時決定不參與,進而組成設立了相關的對策協議會,但也因沒有進行合併,且西粟倉村座落在森林內,在村落發展上也遇到一些挑戰。雖在發展上遇到了困難,但也讓西粟倉村開始發想運用村內的資源,而有了「百年森林事業」的構想產生。

  在交流座談分享中,可以看到行政單位的努力及特殊性,他們運用了自身的優勢能力來發展地方,西粟倉村推行地方創生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是由公務員先積極推動並帶領方向,與民間協力一同來推動地方發展,因公務員擁有較多地方創生的情報知識,透過這樣的優勢也組成地方創生推進班落實「百年森林事業」的構想。而從踏進西粟倉村時,就能看到整個村落被森林圍繞著,並感受到沉浸在林間的舒適感,普遍提到森林時,所想到的皆是保育及復生,然而,森林在西粟倉村則成為了他們地方的事業發展,實踐里山精神。從這次的交流分享得到「從村出發,也回歸於村」,的收穫,完善制度的規劃與持續發展的理想為地方推動事業發展的主軸,地方政府單位的帶頭領導及積極付出得以見證,民間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及地方事業的活絡,不僅達到了地方創生的目標,也更為地方創造更多的發展可能。

19、同學們仔細聆聽單位分享

20、單位人員於現場實地解說

21、木材場域實地觀察

22、師生於參訪過程中與單位人員交流討論

高粱市:

  高粱市的歷史文化豐富,但近年來人口卻逐年減少,現今人口僅有32千多人,高齡化將近4成,為日本高齡化嚴重之地區。

  在這次參訪座談,除了推進課的分享,也有三位地域推進協力隊的隊員與我們交流,他們皆來自日本不同縣市,卻都選擇移居到高粱市,運用他們的特長來協助地方及開創自己的事業,這也翻轉了我們對於地方創生的意義,不再侷限於年輕人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而是提升地方生活機能與吸引力,成為年輕人的第二個家鄉,同樣也能促進地方的成長與活化。

23、設計與車站共構的高粱市圖書館

24、推進課人員與協力隊隊員分享

25、會後致贈推進課中山大學紀念品留念

26、與推進課人員及協力隊隊員全體大合照

岡山ESD:

  人口的移出是日本非一線大城市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多數人都想到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工作發展,而造成年輕人口的外流問題相當嚴重,此次參訪的岡山市也面臨同樣的困境,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吸引人口回流及提升出生率,但是,少子化的問題最快也至少需要半世紀才能解決,雖然無法馬上看到解決成效,但地方政府以努力維持現況為未來做準備,進而達到其所希冀的持續性的發展。同時在中央地方創生政策推動下,岡山市也努力推行相關政策措施,故鄉稅的制度為其中之一,為推動地方創生,雖故鄉納稅的限制相當多且困難執行,岡山市政府仍積極與企業合作溝通,期盼全體能一起回饋家鄉,其努力也反映在參與故鄉納稅的企業數及金額的成長。

  ESD(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譯為發展持續可能的教育,以聯合國為主要推動者,而岡山ESD也隨著聯合國推動在2005年成立與發展,且2014年聯合國在岡山舉行了聯合國10年計畫成果研討會,更促進岡山ESD的規劃及發展,進而衍生出岡山ESD推進協議會,協議會包含了大學、地域組織、公民館、NPO、企業及政府等單位,共同制定ESD之構想及推動,同時也規劃出有關地方創生的相關策略,希冀達到持續發展地方、人才育成、提升產業、安心安全生活的社區營造等目標。在交流討論中,也看見岡山ESD的積極規劃與執行,像是舉辦ESD學生實習或是所有人皆可參與的ESD研習活動等,可見其為推動所付出的努力。

  聯合國制定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除ESD包含在其中,整體性的發展也是SDGs所追求的,而岡山市在2018年也獲選為日本的SDGs未來城市,其主要聚焦在健康、教育、經濟成長、生活居住環境,在這之中,教育層面屬岡山市最積極推動之部分。獲選SDGs未來城市後,岡山市整體市政皆與SDGs息息相關,其主力投放在ESD活動的推動,岡山市政府推動全國唯一的「學習型城市」,從小到老,從學生、青年到市民,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是ESD中的參與者,且在各場域及各項活動中,皆帶入相關概念及體驗,讓整體推動除永續教育外,同時也提倡終身學習,以呼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所追求之目標。

27、與岡山ESD單位人員交流

28、會後全體大合影

29、與岡山ESD相互致贈紀念品留念

 

小豆島:

  小豆島位於瀨戶內海,為瀨戶內海中第二大的島嶼,小豆島在日本最初成功栽培了橄欖,因此有了「橄欖之島」的名稱,並以生產橄欖相關製品及醬油而聞名。小豆島善用地利及自產為其地方產業打出特色,讓大家到訪到小豆島皆知橄欖與醬油是小豆島的特色商品,除了在整體產業的推廣外,也積極開發相關產品,像是食品類的橄欖冰淇淋、醬油汽水及文創類的橄欖明信片等商品,多元化產業特色,用不一樣的方式讓大眾認識小豆島。

  小豆島著名的橄欖樹公園,除以橄欖為其特色主題而打造,讓更多到訪的人認識橄欖產業對小豆島的影響,更結合了「魔女宅急便」的話題性造景來吸引帶動觀光,讓主題公園更有其特殊性,同時也展現了橄欖樹的風貌。

  島上處處充滿著在地風情,在午間用餐時光造訪的福武之家,是因人數過少而廢校的福田國小,將曾經荒廢的體育館,改造為用餐的食堂,也利用小學內的教室空間,轉換為藝術作品的展示間,透過藝術的形式賦予了廢棄小學全新的生命,善用並活化了閒置空間,在這些改變之中,當地居民的參與也成為了藝術的一部分,也讓人在一次感受到藝術無所不在,用著它各種面貌存在生活之中,串聯著人、地、情感與自然。

  小豆島之行,除了滿滿的在地風情,島上也處處都是藝術,在鄉間梯田內,台灣藝術家王文志的作品─《小豆島之戀》充分展現了藝術的融合性,以竹編的方式所建造起的空間,成為一件自然與空間融合的地景藝術,在竹編空間內,可以感受到陽光,可以聽見風聲,用心去體會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透過藝術與大自然的結合,看見鄉間不同的風貌,讓田間曠野成為陶冶身心靈的歸屬之處。而另一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林舜龍老師的《跨越國境·波》,這項作品延續了林舜龍老師的創作意念,作品背後也富含著多層意義,希冀藉由作品引起更多人對孩童及環境保育議題的關注。不約而同的是,兩位藝術家皆使用了竹子做為創作材料,也與當地居民共同完成藝術品的創作。從作品中感受藝術與人的共生,也透過藝術串起了與在地居民的交流。

30、同學於參訪過程中想相關資料

31、實地走訪參觀小豆島上藝術作品

第二部份則為「進階課程(同學自選)108/08/02-08/05」:

  進階課程以「藝術與環境永續共生」為研習參訪主軸,結合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透過跳島見學欣賞不同形式的地方創生。瀨戶內海被日本列島的本州、四國、九州三大島所包圍,為日本最大的內海,並以諸多島群及沿岸地區組合成瀨戶內地區。此次行程走訪瀨戶內海中多個島嶼,包含小豆島、直島、犬島、豐島、男木島及女木島。除欣賞島上藝術作品體會在地風情外,更在過程中去學習與思考,並觀察日本是如何完善的打造藝術祭的發展,及是如何運用藝術祭的方式來翻轉沒落島嶼的衰落,以重新找回地方風貌。

  透過跳島實地走訪藝術祭,瀨戶內藝術祭能夠成功翻轉地方,有幾點是關鍵,一是整體交通規劃完善,在跳島過程中,皆需透過搭乘船隻往返各島,而其海島間通行便利,船班時間資訊清楚,同時也能在移動的過程中享受瀨戶內海的海上風光。二是藝術串連著在地,走訪各個島嶼,關注在地藝術與建築,欣賞自然風貌與藝術的結合,藝術連結著在地美景與風俗,更串起與在地居民的互動,讓生活成為藝術,藝術即為生活。三為跨界合作帶來的火花,除聚焦在藝術及地方風貌外,藝術祭也促成了更多的國際交流,其中之一像是台灣術家王文志老師及林舜龍老師在小豆島的作品,匯集了不同國家、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們共同合作。而在直島的地中美術館及豐島的豐島美術館,能體會到建築家將自然地景風貌作為藝術的一部分,讓人踏進空間時,身心靈就像與自然融合一般的平靜,也同時更深刻的體會自然的美貌。不同形式的多元交流,豐富了藝術祭的呈現,也讓更多人更多國家認識到日本的地方風貌。最後則為企業家的愛鄉行動,瀨戶內藝術祭的規模遠比想像中的大,從藝術的佈置到各個島嶼上的呈現,無一不耗費人力及金錢,而在走訪藝術祭的過程中也認識到福武集團,福武集團為支持藝術祭最重要的關鍵之一,作為藝術祭運轉的主軸,出錢出力回饋鄉里,盼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共同為地方出力。

  經歷時光流轉,瀨戶內海的每座島嶼,都有著不同的歷史風華樣貌,不論島嶼大小,實地走訪更能直接的感受到時光在島嶼間刻畫出的樣貌,也藉著不同形式的藝術展現,更鮮明的訴說了每座島嶼的故事,犬島上的犬島精煉所美術館即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美術館的前身為煉銅廠,賞析藝術的同時也認識過去繁盛的產業,也讓人更想去了解在地的文化與變遷。透過挖掘當地文化,運用藝術與在地對話,訴說過往歷史風貌,及世界各地不同人們的到訪,藝術融合在地活化了地方,更使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創造出屬於其特殊的地方創生。

  除了兩個國際交流見學課程外,本共學群更與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合作辦理該學系108年度summer school的高雄學習課程,一共為期兩周。這同時也是107年度拜訪香港城市大學的延續性合作成果。該校共有十位同學到中山大學來交流學習,主要包括講座教學跟實地參訪兩大部分。七場專題講座包括地方政治、第三部門、環境永續、社會企業及地方創生等相關議題;六場實地參訪則帶領學生去參訪高屏地區地方政府如何辦理參與式預算、地方創生及社會企業的具體案例。此外,本共學群並規劃辦理中山師生與香港來訪同學的世界咖啡館,就社會創新、公民參與等議題進行討論,讓彼此都受益良多。


32、香港同學參訪美濃地方創生案例


33、本校師生與香港同學進行世界咖啡館對談

除了正式課程外,本共學群亦透過辦理專題演講,邀請實務界具有豐富經驗的講師到校跟同學分享其工作經驗和對於實務的觀察,並公告讓有興趣的校內同學可以來參與。本共學群就非營利事業領域,於108年度辦理兩場專題演講,第一場是於1015日邀請台灣公共行政暨事務系所聯合會會長及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陳秋政教授,講題為【第三部門與社會創新】,主要講授當代第三部門所遇到的挑戰以及運用不同社會創新模式之可能,共計有28位聽眾前來聽講。第二場係於1218日邀請邀請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服務經理陳子豪以及資深專員黃勤真兩位,講題為【社會影響力評估的方法學與實務應用】。主要演講重點在於透過分享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的概念和具體案例來協助同學了解此種評估方法的具體內涵和可能之挑戰,共計有25位聽眾前來聽講。許多參加的同學於聽講後表示此類的專題演講對他們很有幫助,尤其現在許多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的機制實踐社會公益可有不同呈現的方式,這都對於提供同學創新思維有很多助益。


34、資誠會計師事務所陳子豪經理專題演講

  1. 共學群具體學生學習成效

本共學群具體學生學習成效運用多元方式呈現,首先,可由「國際非營利及社區組織交流」課程作為例子來加以說明。首先,該課程要求學生要在新加坡NGO參訪過程中每日撰寫觀察記錄,這讓同學能對於所參訪的團體可以即時表達感想及所觀察到的議題,並透過老師回饋及與台灣現況比較進行反思,摘要如下:

今天整個參訪過程中,對O School最感興趣的地方為其經營理念,O School的經理表示:「我們經營的目標是銷售而非贊助;不是賣慘,而是賣舞蹈,贊助性通常不會長久,所以不能仰賴贊助,而是要做到銷售。」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思維,相信這也是讓社會企業可以永續發展的經營模式。反觀臺灣一些非營利組織經常出現財政困窘的情況,探究其因乃是與常僅靠所謂的善因行銷,導致經常淪為一次性消費,這是非營利組織經營不善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對於他們採取類似企業集團式的經營模式,來經營舞蹈表演事業,而非像台灣的舞蹈市場,以單打獨鬥的方式經營,才能獲致目前豐碩的成果,也是值得我們學習跟借鏡之處。(公事所周同學)SIP介紹了他們的social playground,包含城市農場、集裝箱餐館,他們提供共創場域,強調藉由建立社區的形式來凝聚民眾的社會意識。其中集裝箱餐館的部分,我個人覺得很像台灣前幾年盛行的貨櫃市集,也很像駁二特區提供共創空間的形式。對於The Food Bank Singapore,令我最為訝異的是這個組織在政府援助的比例上竟然不高,不過可能是因為其本身是屬於食物銀行網絡中的成員,其背後支持的力量仍就屬美國食物銀行為大宗,因此,我認為跟目前參訪過的其他組織比較起來,國家介入的影響是否會相對減少呢?另外,我發現今天參訪的組織都強調自己並沒有從事慈善事業,SIP的講者提到組織僅是個平台,而The Food Bank Singapore的講者更直接說自己不是在做慈善機構,兩者似乎都認為組織本身僅是做為一個中間人角色而存在。(公事所黃同學)

   針對廚尊:

1. 對機構感興趣的地方分為兩點,創始人想回饋社會擁有的理念第一點是培養身心障礙者擁有服務人群的能力,與企業合作協助安養院或有需要的團體能享有共餐服務,關於第一點,創始人剛開始執行時,僅有三個攤位,前兩年創業時,也屬於虧損的狀態,但他持續未放棄自己的理念,堅持下去,努力達到目前的成績,印象深刻的是他今天分享時,說到要有心做一件事,才會有成功的可能,還有組織的使命,恢復身心障礙者及弱勢者的尊嚴,我很欣賞創始人的想法,他想幫助身障者找回自信心,並重返社會的機會,讓企業看見身障者的努力,給予身障者工作機會。關於第二點,與企業補助合作提供老人共餐的服務,將長者分為ABCD類型,以身體健康的程度作為區分,今天到機構用餐的長輩屬於健康能走路的長輩稱為A類型,與長者共餐我覺得很開心,因為能實際接觸長輩與他們聊天看見他們的笑容,覺得心情就很好。

2. 觀察到團隊不僅教導及安置身障者,也透過雇用身障者工作,給其他企業看見身心障礙的優點。(公事所洪同學)

同學具體學習成效並展現在參訪結束後的口頭及書面心得報告,各組同學都展現了整合行前蒐集之資訊與行程中參訪心得的能力,並且提出許多自己的觀察心得,各組口頭簡報及書面報告摘要舉例如下:

第一組提出三點總體反思,表現了同學細心的思考成果:

第二組同學則很好地整理了參訪地點對於他們帶來的啟發:

第三組則很好地整理了整體參訪的心得:

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籌運與政府援助的關係

  此次與新加坡當地組織交流後,本組發現多數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的組織資源通常不會來自於政府援助,除非是政府剛好關注於某類議題時,才會對相關的組織投入較多的資源挹注,因此,經常導致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的生存條件更加艱難,不過,也因為如此,他們更能找出自己的競爭優勢,維持組織持續生存。舉例來說,新加坡食物銀行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內部的營運以美國本部及捐贈為最大來源,假使今日少了本部的資源協助,可能會替日後組織的發展帶來許多營運上之隱憂。

  此外,政府的政策勢必會對每個組織帶來重大影響,相比於新加坡一些有國家力量的介入的組織,國家的援助成為組織得以繼續生存的關鍵,而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則多仰賴企業或個人捐款,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以新加坡的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來說,國家援助雖然能夠穩定財務,不過卻可能導致組織的使命受限於政府,相反地,在台灣,雖然國家力量鮮少介入,但是究竟一個可憐的故事能夠用多久?如果一直以同樣的故事來勸募,究竟那些潛在的捐款人還願不願意買單呢?

  因此,本組認為,政府應該要建立更為完善的機制,讓更多組織能夠獲得保障,組織本身也要發展出一套營運模式,必須考慮在缺乏政府援助的情況下,組織該如何突破困境,找到能夠讓組織永續經營、穩定發展的長久方針。

非營利組織讓社會有所改進

  從這次的交流中,我們看見新加坡許多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解決問題的行動力,也隱約看見各類社會創新的縮影。從Dignity Kitchen和食物銀行看見扶助弱勢;O SchoolSocial Innovation Park提供跨世代與跨領域的發展基地;而Edible Garden City發展都市農耕以促進環境與經濟永續;最後,ACSEP持續研究各組織的社會影響力,讓新加坡大大小小的社會創新更具活力。

  在搜尋組織資訊時,總以為對大部分組織瞭解將近八成。直到那四天的洗禮,才發現唯有走出教室方知每個組織背後細節。舉例來說,造訪Edible Garden City前總覺得該組織就是花園城市中的一環,可以透過他們窺探新加坡綠化造景的成功祕訣,原以為該組織僅致力於「如何在都市建造越來越多園圃?」、「如何將都市農耕理念推廣全國?」以上雖然都是組織使命,但他們精雕細琢每個行動與細節才是最令人感動的,無論是「如何栽種營養加值的作物?」還是「根據不同人種植什麼菜最有效益?」不盲目追求數字績效,而是將解決社會問題的細心寄託於每個行動中,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新加坡社會有所改進。

  最後,此次新加坡交流改變了本組組員的觀點,過去總覺得社會創新的存在乃是為了分擔政府的權責與有限資源,直到這次與各個組織的核心成員接觸後瞭解到,他們為了改進社會問題,投入的不只物質與人力而已,由於第一線接觸服務對象,所以他們更積極解決社會問題、更瞭解社會需要什麼。以前,我們可能無法深刻感受這類組織的貢獻與重要性,但現在我們會說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絕對是社會發展缺一不可的角色。

再者,同學在日本參訪地方創生實務的學習成效體現在他們參訪心得的整理:

  此次課程除校內研討課程外,更在國外參訪行程與主題設定上花費許多心力,參訪見學行程採「44」的方式進行,透過不同程度的課程及參訪地點,讓學生得以從不同面向去認識及體會在地方創生政策發源地─日本,是如何規劃與執行推動地方創生。透過此次課程,實地參訪接觸及與實作經驗者交流對話,得以見證日本政府真的投注相當多的資源及努力在執行這項政策,無論從人員的投入、制度的規劃、資源的挹注等,都再再感受到日本為了地方創生所付出的心血。

  公事所博士班學生陳玟瑜表示,從這樣國際性的實地參訪,與課程學習不同,透過親身實地走訪,與實務工作者連結,瞭解到更多更不一樣的地方創生。碩士班修課同學蔣宛庭說,在參訪交流的過程中,除了對地方創生有更深的認識,透過實際人與人間的交流,瞭解到不同單位對地方創生的概念與執行態度,業發現到不論是公務員或社區居民對於地方的認同感與使命感非常高,實在令人感到敬佩。從學生對於課程的反饋,可見參訪見學所帶來的獨特性及不一樣的學習收穫。

  此外,本次參訪見學團員來自多元專業領域,產、官、學各界皆有包含,讓討論的觀點包羅萬象,不論是在參訪交流座談時的問答,又或是結束行程後的相互交流討論,都能吸收到不同角度的看法及多元的回饋,從藝術設計領域到公家單位,透過不一樣的觀點去剖析與討論,加上公事所的老師們,也皆各有其專業領域,從社區營造都市設計到非營利組織管理,運用老師們的專業,在交流互動上獲得更多收穫,也使見學過程中的討論更加豐富精采。

  這次參訪收穫最大的是,透過實務見學體驗,加深學生學習印象,也藉由學校參訪團的機會,拜會了日本公家單位,瞭解公部門在執行地方創生上所做的規劃與目標,及制度的建立等,並從交流分享中相互討論汲取經驗。此外,這次參訪也與地方團體和地域振興協力隊的隊員們有所交流,在對談分享間,其實扭轉了許多我們對於地方創生的既定印象,其中不得不佩服的是,日本建立地域振興協力隊的制度,三年一制的規劃,不僅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回流地方,也支援著年輕族群培育自身事業根基,藉由這樣的方式,不但活化地方,同時也間接開創了地方新事業。

  從西粟倉村、高粱市的推動成果來看,可以見到政府單位在政策推動及支持角色上的重要性,也能感受到地方想要積極改變的心態與能量。而像是岡山縣立大學COC+推進室、岡山ESD,也讓我們更進一步的瞭解到,在政策推廣執行外,教育培訓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對於地方創生有完善的基礎認識,才能將其中的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除此之外,讓人敬佩的是,在參訪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人與地方連結的緊密性,在美作市與棚田團成員互動的過程中,看見他們是積極的、快樂的並全心全意投入在地方事務上。

  這次參訪也幸運的能搭上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走訪瀨戶內海的島群,看著每個島上透過藝術述說著屬於島嶼的故事,也看見用藝術翻轉沒落島嶼的改變,藝術結合地方,串起地方與人的連結,用著相同精神不同形式,來活絡地方發展。

  雖然地方創生在台灣仍屬新興議題,但往往我們在政策執行上,都想快速地有所成果,相較於台灣,日本在推動地方創生政策時,是極具耐心及毅力的,許多成果都是花費了很多時間一點一滴累積完成的。透過實地走訪與交流,了解到地方發展與需求之間的關係,更藉由自身實際的聆聽與對話,去細細思考每個參訪案例中值得加以學習及借鏡的地方,同時也打破對於地方創生的既定印象,像是年輕人返鄉、地方事業的擴大等,應該真正去深入了解地方需要什麼,而非一味的希望地方能完全改變。參訪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對於地方創生,政策制度的變通靈活性、思考模式的轉換及漸進式的改變成長,都是很重要的推動要素。

  整體而言,本共學群利用多元的方式呈現同學的學習成效,展現同學從原本不熟悉的專業領域(如社會創新及社會企業)或國家社會系絡(新加坡)在學程過程中逐漸成長,從實地參訪互動中習得專業知識,並開始提出問題、反思並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

  1. 共學群特色:

  本共學群特色,就高教深耕的五大目標而言,主要係結合社會議題關懷跟地方治理協力兩大面向。整個共學群的設計關注的社會議題包括「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學程」關注於現在政府地方創生政策如何實踐的議題,而「非營利事業微學程」則關注於非營利和社區組織或社會企業如何處理社會救助或環境保護等多面向之議題。此外,本共學群因為著重於了解在地的非營利及社區組織如何與地方政府、企業和公民合作,並透過如「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社區經營與地區重建」等課程讓同學從地方非營利及社區組織的角度來看地方治理的協力過程,並透過「國際非營利及社區組織交流」和「新興公共議題研討:國際地方創生實務見學」課程來了解新加坡、日本與台灣的各種地方創生與社會創新議題之異同之處。

  1. 與其他共學群或領域合作成果:  

  本共學群與其他共學群或領域合作的具體成果是透過「新興公共議題研討:國際地方創生實務見學」此一課程,由中山師生團隊與南台科技大學王文雄老師帶領產官學界的跨領域團隊一同前往日本參訪政府、NGO來了解地方創生的實務推動。在參訪過程中中山師生團隊與校外的參訪團員有許多互動交流,亦進一步了解他們從不同角度出發來審視從日本經驗來審視台灣地方創生議題的重點,並藉此建立彼此合作關係。未來的課程規劃和合作可以將南台科技大學列入跨校及跨領域合作的考量。

  1. 共學群內部課程、學程、師資等面向整合結果:

  本共學群兩個學程各自內部課程與主要辦理系所的課程均有有關,因此內部課程和師資可以達成整合的效果,各授課老師亦會互相參與課程的進行。例如由公事所辦理之「新興公共議題研討:國際地方創生實務見學」參與的教師就有開課的郭瑞坤老師、謝政勳老師及蔡錦昌老師三人,並在參訪過程中分別提供自己的想法讓學生進行腦力激盪。總計參與共學群運作師資共9人次。共學群中「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微學程」與「非營利事業微學程」這兩個學程由於專業領域較為相同,橫向聯繫及整合較有可能,這亦列為本共學群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1. 本年度計畫之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有二。就學生學習成效而言,讓學生對於非營利組織、公共利益、社會創新及地方創生的概念的吸收情形,並透過學生的口頭/書面心得報告加以呈現,將作為往後辦理同樣課程的依據(本學程介紹暨參訪心得公開發表照片如附件);就教師教學成效而言,除了透過學生心得報告的回饋,還包括學校//所上參與課程的老師的意見,和受訪單位/社區之意見以及和外校老師(如本次日本參訪見學的王文雄老師)交流加以評估未來改善之方向。

(二)亮點特色

一、參訪新加坡社會創新的發展交流

  本學程本年度亮點特色之一就是透過【國際非營利及社區組織交流】課程於11月中到新加坡參訪當地的非政府組織(NGO)及社會企業。17人跨系所(包括公事所和人資所全英學程)的師生團隊到新加坡參訪數個相當具代表性之NGO,包括傳統類型的非營利組織(如Food Bank Singapore)到新興的社會企業(如Dignity KitchenSocial Innovation ParkEdible Garden City)。同時,師生團隊還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社會企業與慈善中心與其研究員Dr. Han和其他成員一同討論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本團隊有四位研究生也上台報告。因此,這次參訪不僅僅是到實務界了解新加坡NGO及社會企業怎麼運作,還有到學術界了解新加坡學者怎麼看待社會企業/社會創新對於廣泛公民社會的影響。

  此課程對於同學的訓練亦包含多重面向,主要係透過參訪前資料蒐集、參訪中觀察記錄撰寫,以及參訪後的心得報告將整個參訪過程具體呈現,讓同學培養國際視野,進而未來運用於台灣之在地行動。本次課程亦登上中山新聞網,新聞稿連結如後: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21393,r2910.php?Lang=zh-tw

二、參訪日本地方創生的經驗交流

  本課程的亮點特色是,授課方式以研討及參訪兩種方式進行。校內課程採「集中授課」方式,藉由課程分享國內外地方創生之案例,與學生共同研討各案例之發展狀況,及共同討論地方創生發展可能面臨之問題與挑戰。本課程創新在於「國際實務見學」,因此國外實地參訪特地規劃了「4+4」的見學參訪行程,參訪行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份為「基礎課程(修課同學之基本要求),108/07/29-08/01」:

  基礎課程以「地方創生與區域發展之協力合作關係」為研習重點,此部份參訪場域以日本岡山縣為主(108/07/29-08/01),透過拜訪地方公部門、大專院校,或相關地方創生發展單位等,認識岡山地區是如何透過「地域振興協力隊」與「民間力量」的合作,從地方產業、生活文化、空間活化等方式,逐漸取回地方持續成長的活力,改善人口減少的現狀,幫助地方回復生命力。

第二部份則為「進階課程(同學自選),108/08/02-08/05」:

  進階課程以「里山里海」、「藝術與環境永續共生」為研習參訪主題,此部份以參訪「瀨戶內海藝術祭」之跳島見學為主,學習以「藝術介入」,及「里山里海」之精神之導入,促成地方環境永續發展、藝術深入、民眾參與、食農教育、空間再利用、與活絡地方經濟,等地區治理實務。

  修課學生皆須參加第一部分的基礎課程,透過拜訪地方公部門、大學院校,及地方創生相關單位或團隊等,進而對日本地方創生的執行更加認識,並從不同單位的參訪,瞭解日本如何運用多元的管道,來推廣地方創生與解決地方發展問題之方式。而第二部分的進階課程,則由學生自選是否參加,此部分以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祭」為主軸,透過跳島見學,讓學生去認識到以不同方式執行的地方創生,進而拓廣學生的視野。本課程的新聞稿連結如後:https://news.nsysu.edu.tw/p/404-1120-211714.php?Lang=zh-tw

三、中山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之交流

  本共學群結合本校USR計畫,並與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合作辦理該校summer school,透過港台之間學生與本校師生和高屏地區社會實踐的場域互動,藉此達成雙方的深度了解,並使本校及公事所和國際名校之連結,新聞稿連結如後: https://news.nsysu.edu.tw/p/404-1120-207899.php?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