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表

台灣研究學程

(一)具體措施、創新作法及自我檢討評估與改善機制

1.本學程有鑑於大學學科的分工,導致缺乏有體系的跨學科統整,因此從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生態等領域著手,整合了校內相關、可相互參照的講授類及應用性課程,讓學生能從宏觀與微觀、不同向度的視角,學習有關臺灣的知識,深化自我與環境的認同,以期對臺灣有較整體的認識。本學程聚焦於四個層面:一、多向度;二、全球與在地;三、區域;四、海洋。計畫執行前,學程課程的進行,理念已如前述;由於經費有限,計畫執行主要針對「台灣文化」課程作創新。該課程曾在105-2開授過一次。當時進行的教學方式是教學現場常見的作法,亦即,主要由教師根據文獻資料作講授學生根據相關主題分組討論,每一主題單元結束後會實施隨堂小考;小組討論外,個人需以臺灣古蹟為對象繳交一份個人報告;經由課堂教師講授、小組討論、隨堂小考及個人報告,藉以引導學生認識台灣文化在歷史上的延續與變化。

計畫執行後,在原先課程進行的方式上,調整課程的教學操作及主題焦點。

首先,在一般性的課程內容傳授方面,使用之教材,做若干的改變,也就是不再囿限於使用傳統的文獻資料,而是增添了不同的多媒體材料(如PPT、影像資料、紀錄片等),以此增進學生上課學習的興趣與效果。除課堂講授的教學方式之外,亦將實際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教學,印證課堂所學;而計畫執行前,課程都是在教室內進行

另外,藉由個人作業的主題設計,如廟會、夜市、辦桌、布袋戲、歌仔戲等等,引導學生實地參訪與台灣庶民文化相關的田野;而計畫執行前,主題偏重菁英文化的古蹟建築或遺址。

 

最後,本課程新增一項計畫執行前所沒有的小組作業,該作業是以鹽埕和哈瑪星為場域,帶領學生設計不同主題的「飲食地圖」,腦力激盪,發揮創意。課程雖強調全球化的進程,但亦凸顯在地歷史知識,強化學生對社區總體營造的參與。

 質言之,計畫執行前和後,有幾項差異:

 (1). 教材的資料,除紙本文獻之外,增添了不同形式的多媒體材料。

 (2). 課程的主題原本偏重菁英文化,藉由個人和小組作業的主題設計,讓課程內容具有實作性。

 (3). 課程進行的場域,不再局限於教室,增加了田野踏查。

     (4). 作業多元化,傳統的專題論文式作業之外,可選擇繳交不同形式作品。

學習成效評量方式及證據蒐集

學生意見回饋

小組分組作業(飲食地圖)

小組分組口頭報告

個人作業報告(傳統的專題論文式作業之外,可以選擇繳交微紀錄片、繪製畫作或漫畫、小說創作、照片等不同呈現方式的作品)

課程主題討論

成果

藉由教師循序漸進講授,以及分組報告與討論,深化學生對於台灣文化與人類文明之關係的認識。不同形式的作業設計,培養學生小組協作、創意思考等能力,並提升其社區參與意識。

課程自我改善機制

除現行之學校改善機制之外,從兩方面著手:

1.學生意見回饋:分兩階段,期中採質性訪談,期末則根據本校教學意見調查結果,作為學生滿意度之反映。

2.期末教學會議:期末,授課教師與助教,根據質性訪談和教學意見調查,作課程檢討。

總結來說,教學上有兩項創新作法,一是共學,另一是業師。前者主題是藝陣,進行方式是中山大學學生與小港國中學生,雙方共同學習、交流,指導老師由本人和國中教練共同擔綱。有鑑於本學期雙方共同時間有限,彼此仍在磨合階段;未來開課前,應協調出共同時間,讓雙方交流能常態化。後者主題是藝陣和辦桌,藝陣部分,業師來源除前述小港國中教練之外,楠梓福寧境和內門振宗藝術團亦參與其中;辦桌部分,則是旗津總鋪師莊先生。本學期受限於時間,觀摩大過實作;未來將調整成單一項目,以便深入學習。

(二)亮點特色

以下的活動,以台灣研究學程為主體,結合宿舍共學,成為西灣學院第一屆臺灣文化週的主要活動內容。

共學(藝陣)

電音三太子:修課學生與小港國中學生共同學習、交流 

業師(藝陣、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