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教學助理:蔡楚楚(教育碩二)
課程名稱:社會心理學
人是擁有多元化面貌,透過社會心理學,可以學習到如何從外顯的行為模式及內隱的認知結構,去看出對方所透露出之表徵訊息及背後的思考模式的端倪。而我非常榮幸在用心又幽默風趣的邱文彬老師帶領下,擔任有趣、理論實用兼具的課程教學助理,以下是我的一些應用經驗及心得分享:
掌握同學多元聯絡管道,手機、gmail、facebook樣樣兼具,解惑更具密切度
因為文彬老師授課語言幽默活潑,授課觀念創新搭配最新國外實際研究,並常常加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其課程口碑總是吸引不同院系的同學加簽上課。正因學生多元化及人數眾多,要連繫每一位同學,多元管道得兼具。當我需與學生討論課程觀念問題時,社群網絡facebook發揮了即時性及經濟性,與同學溝通觀念迷思時就會有高度配合。
請假缺席率,TA需適當提醒
我深信同學在展現學習表現之餘,上課態度亦是重要的。用心的文彬老師會注重上課出席率,秉持著事不過三的原則,我會適當提醒同學的出席率,叮嚀如需請假所應注意的相關細節,以表示對這門課程的尊重態度。
分組競賽,章章用心報告,善盡老師及同學雙方溝通橋樑
因為同學來自不同院系,從陌生至擦出共識的火花需磨合期。在分組報告時,我會多注意有沒有落單的同學。
凑合一個組別,我要求兩個以上不同院系的組合。我相信不同的院系同學特色有助於更多的激盪火花,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更具挑戰及彈性成長。在課堂方面,除了掌控上課狀況,每堂課後亦需積極去善盡助理的本份,細心詢問老師是否需要協助及事後連絡同學等,同時需要定期和老師回報同學的出席率及報告進展,盡責擔任雙方溝通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