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 No.46
 

月份活動預告

   1/2 讓我們在「問題」中相遇~淺談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教發中心在10月份舉辦「團隊導向學習TBL教學」研習後佳評如潮,應教師回饋意見,特再次舉辦教學方法研習。本次探討之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學係藉由仔細編撰之教案,讓小組學生經由互相討論或爭辯,去發現許多問題 ...詳全文

 
   學生核心能力培育活動系列_數學科「雙周一題」網路數學問題徵答競賽  
   

鼓勵和培養學習與研討數學的風氣,本系於學期內每隔兩週公佈一題具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目,邀請各地的數學愛好者一同作答。...詳全文

 
 
  專題報導
  自由與自由的競合與尊重:探討教師專業自主學生權利保障  
   

司法院釋字第684號解釋自公布以來,教育部為落實學生權利保障並提高校園民主化程度,爰已發布「因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專科以上學校處理學生事務參考原則」;並訂定「大學及專科學校學生申訴案處理原則」詳全文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系列報導(二)  
   

資工系 楊昌彪老師:體驗不一樣的教學生活,實踐言教、身教與境教

資工系 范俊逸老師:互動學習,關注產業發展趨勢

電機系 葉家宏老師:啟發式教學,訓練自我思考

電機系 黃義佑老師:結合學理與產業,激發多元創造力

環工所 袁中新老師:教研併進,樹立典範

企管系 吳基逞老師:生活應用,動機引導

財管系 徐守德老師:教學演繹,任重道遠

企管系 黃北豪老師:基礎學科應由基礎紮根

財管系 林玉華老師:正視教學,日進新知…詳全文

 
 
  活動成果
  「超人氣」饒夢霞老師:班級經營就是要講得出色、演的精采  
   

「一個教師成長的歷程,應是技術(教書匠)→態度(經師)→信念(人師)→生命(大師)這樣的歷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饒夢霞副教授,1206日出席教發中心「第三場教學研習會」,建議各位老師於教學輔導時應培養放鬆、明朗、面對現實及樂觀的情緒習慣詳全文

 
  解構創用CC:創=創作.創造.創意,用=使用.共用.混用  
   

王老師首先介紹著作權的基本概念,並表示現行的著作權法,著作的使用權利,全然保留於著作權人手中,任何「合理使用」之外的利用,使用者都要事先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才可進行。這對於網路資源中欲分享其著作,歡迎別人複製、散布、或改作其作品的創作者,現行著作權法的「所有權利保留」(All Rights Reserved)反而造成困擾詳全文

 

  一月份活動預告
   
 
 
   1/2 讓我們在「問題」中相遇~淺談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教發中心在10月份舉辦「團隊導向學習TBL教學」研習後佳評如潮,應教師回饋意見,特再次舉辦教學方法研習。本次探討之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學係藉由仔細編撰之教案,讓小組學生經由互相討論或爭辯,去發現許多問題 (problem),經由自我學習及團隊合作,來獲得不易遺忘而且可解決問題的知識,進而訓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之能力(摘自中國醫藥大學師資培育暨發展中心)。

一、主講人: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張賴妙理 助理教授。

二、講題:讓我們在「問題」中相遇~淺談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三、時間:101年01月02日(星期一)中午12:00~14:00。

四、地點:本校行政大樓5樓5007會議室。

五、報名網站:欲參加人員請於100年12月29日(星期四)下午5點前至本校教務處卓越教學網報名。

六、本校教師參與研習會之時數,將於會後個別登錄在教師教學歷程檔案校內研習時數。

七、具公務人員身分者,請逕至公務人員終身學習網站報名,俾利登錄公務人員認證時數2小時。

八、活動承辦人: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黃依婷小姐,分機:2164。

 
     
   學生核心能力培育活動系列_數學科「雙周一題」網路數學問題徵答競賽  
       
   

鼓勵和培養學習與研討數學的風氣,應數系於學期內每隔兩週
公佈一題具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目,邀請各地的數學愛好者一同作答

一、核心能力培育重點:與批判思考、終身學習能力

二、活動方式:學期內隔週五將徵答題目公佈在中山應數系圖書館和中山應用數學系網站,徵答期限為公佈日期起兩週內。投稿須有解題過程,若無則以0分計。此活動每次將公佈一道題目。歡迎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及社會人士參加問題的徵答,也歡迎兩人以上組隊參與解題。

三、投稿方式:

      (1)郵寄: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中山大學應數系圖書館「雙週一題」信箱收。

      (2)傳真:07-5253809

      (3)電子郵件:problem@math.nsysu.edu.tw (主題為雙週一題)。

四、頒獎方式:

      (1)兩週徵答期限截止後,將會公佈每一題解答和答對者姓名。

      (2)期末分高中組及大專組挑選答題最優之在校生,各頒予獎金,最高金額達新台幣二千元。
              答對五題或以上者,將獲頒獎狀一張,以資鼓勵。

五、公佈網站:雙周一題網路數學問題徵答網站(http://www.math.nsysu.edu.tw/~problem)

六、承辦單位:應用數學系

 
   

回目錄

 

 
專題報導
  自由與自由的競合與尊重:探討教師專業自主學生權利保障  
       
   

司法院釋字第684號解釋自公布以來,教育部為落實學生權利保障並提高校園民主化程度,爰已發布「因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專科以上學校處理學生事務參考原則」;並訂定「大學及專科學校學生申訴案處理原則」。為使教師之專業判斷能更為合理化並促進師生溝通,教育部擬以「教師專業自主及學生權利保障」為主題進行研討,探討教學自由與學習自由之關係、教學自主之程序與實質正義規準及監督機制。以下擷取會議中重要課題及各講座精華陳述以供師生參考。

教學自由與學習自由

 .大學生之學習自由,是從憲法第11條學術自由中之講學自由而來,大學課程安排之師資、時段、
    修課學分數、成績評定等,大學生無請求權。

.教師之教學及對學生之輔導依法令及學校章則享有專業自主,教師並負有積極維護學生受教之
    權益。

.教師之專業判斷包括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及成績評量,開課人數限制應非屬教師個人之專業
   
斷,而是學校或院、系之專業判斷。

.缺課的處置要注意過當及比例原則的問題,老師用本事吸引學生到課,而非用強制規範,讓學生
    覺得缺課是自己的損失。

.學生遲到是影響其他學生之受教權,但遲到不讓學生進教室,則影響該學生受教權,都要從教育
    的角度考量,讓遲到者知道其過失,但仍應積極維護其受教權。

.684號解釋並非規範老師不能處置學生,而是程序要完備,規範不違反比例原則。

.在適當的法律程序規範下,教師無不做研究的自由,換言之,學生有學習自由,但應不可主張
    不學習的自由,因會與落實學術自由相牴觸。

 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

 .大學對教學、研究與學習之學術事項,諸如內部組織、課程設計、研究內容、學力評鑑、考試規
    則及畢業條件等,均享有自治權。

.應特別重視公開(課綱公布、課程實施、設備、評分方式、補救措施等)、

公正(公開之評分標準適用全體學生並公平對待)、

民主(教學活動學生可適度反應意見-學生批評不得反應於評分之不利益;成績事前公布讓學生有申覆時機等)及

合法性(請假扣分規定)。

.對適時公告學習資訊應確認開課教師是否做到。

.提供學生反應意見管道,適時將學生意見反映給老師。

.應就教學活動之過程接受檢視,以謀求適當的達到公開、公平、民主與合法之要求,保障學生學
    習權。

.強化學生申訴制度。

.落實個案正義,人權之保障應由社會及教育切入,除非個案多,才有修法之必要。

.即使非屬退學或類此之處分,本於憲法第十六條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意旨,仍應許權利受侵害之學
    生提起行政爭訟,無特別限制之必要。

.大學對學生所為退學或類此之處分,足以改變其學生身分及受教育之權利,關係學生權益甚鉅。
    大學依其章則對學生施以退學處分者,有關退學事由及相關內容之規定自應合理妥適,其訂定及
    執行並應踐履正當程序。

.申請複查考試成績,不得要求重新評閱、提供參考答案、閱覽或複印試卷。亦不得要求告知閱卷
    委員之姓名或其他有關資料。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系列報導(二)  
       
   

資工系 楊昌彪老師:體驗不一樣的教學生活,實踐言教、身教與境教

在課堂上,楊昌彪老師是授與知識的傳達者;在課堂外,是履行豐富、多元生活的實踐者,並以此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楊老師多年來的教學堅持,是注重學生的上課出席率,倘若有學生學習狀況不佳,甚至多次缺席,楊老師會設法了解原因,並適時給予幫助。透過付出關心及實際行動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逐漸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及認同感。楊老師也曾做過學生「心目中冀望的老師」調查,用柔性、深度了解的態度,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樑,期待從學生的眼光看到自己,並做適當的改進與檢討。

楊昌彪老師除了用心傳授課程內容外,課後亦指導學生參加程式設計比賽,曾榮獲多次獎項。楊老師常帶領學生進行更深度的研究,並能夠善用數位教學資源,例如將程式設計的題目分等級,讓學生進行練習與討論;楊老師也設置個人網頁,裡頭有各教授課程的教材及錄影,方便學生回家後再次複習,更特別的是,還有楊老師撰寫的雜記類文章,讓學生可以更認識老師在課堂外的另一面。你會發現,除了投入教學、研究與服務外,楊老師曾經泳渡日月潭、環島一日遊、登玉山山頂等等,同時也擔任過好幾任橋藝中心的委員,原來擔任教授也可以熱愛山林,體驗豐富生活,並能夠適時與同學分享生活經驗,徹底實踐「言教、身教與境教」!

資工系 范俊逸老師:互動學習,關注產業發展趨勢

在這個現代科技進步飛速的時代,范俊逸老師引領著學生走向多元的領域,不侷限在課本裡,而是分享資源和了解社會趨勢,並注重與時事結合,抓緊最新的產業發展;俊逸老師也依循著因材施教的方式,針對每位學生的個別差異,做最適合的調配,來進行恰當的教學方式;尤其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如此一來,不僅增進學生學習的樂趣,老師也能從中獲得教學方式的啟發及思考,例如在資訊安全課程中,俊逸老師會提出各項議題,與學生討論資訊安全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透過提出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除了吸收基本的理論知識外,也能深刻地認識實際應用的意義。

此外,在安全電子商務課程中,俊逸老師選擇使用的實習設備,是時下大多數銀行所採用的,讓學生能夠提早體驗產業界的環境。俊逸老師這樣的堅持,對於學生頗有助益,講課時亦會提供最新的產業發展現況,與社會接軌,期待學生能夠將所學運用於畢業後的工作上。體會到科技進步的迅速,俊逸老師在教學與研究上的精進亦從不停歇,舉凡榮獲優良導師、教學研究獎勵、網路通訊國家型優良計畫、教學績優教師等,在在顯示俊逸老師豐碩的教學研究成果。

電機系 葉家宏老師:啟發式教學,訓練自我思考

突破傳統、引人省思的啟發式教學,是葉家宏老師多年來堅持的教學理念。透過提出問題,由學生自行分析、推論及歸納,進而讓學生的思考更為靈活,更能夠觸類旁通,避免被動地接受知識,進而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樣的方式受到學生的肯定,師生之間的互動熱烈,學生學習的效率自然提升;此外,家宏老師特別重視外語教學,每學期皆有一門課程是以全英語進行教學,鼓勵學生開口提問,並安排口頭報告,讓每位學生都有上台表達的機會。此嚴謹且有系統的訓練,不但讓學生的學習更扎實,亦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在業界的競爭力。   

借助科技及數位工具的輔助,家宏老師將課程內容製作成簡報、影像及影片等,努力將複雜的問題以簡易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得到最佳的吸收效果;在特別設置的課程網頁上,各門課程的講義及練習題都會即時上傳,方便學生在課後進行複習。除了專業知識的交流之外,家宏老師也主動了解學生在生活上的點滴,定期舉辦餐敘、球賽,進行班遊等戶外活動,以更貼近地觀察學生,並適時給予協助。家宏老師的用心及為學生付出的心力,在每一屆學生心中灑下鮮活的種子,並漸漸在家宏老師的教學道路上,開滿了豐美的花朵。

電機系 黃義佑老師:結合學理與產業,激發多元創造力

「教學認真且熱情幽默,教材豐富且多元」是多數學生對黃義佑老師教學的看法,每每上課之前,義佑老師都會將教材電子檔上傳至網站,讓學生能夠先作預習並減少上課時抄筆記的時間。上課時,除了非常有層次地傳授專業學理知識之外,總是會適度的加入課本以外的相關產業資訊或實務介紹;並且擅長以多元且互動的方式,例如適時撥放動畫特效或影片、將上課內容與生活/自然/時事作有趣之連結,以及導引式問答方式來進行教學,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和吸收程度。課後之餘,老師也非常樂於與學生進行討論與分享,談的不僅僅是課業內容,還包括瞭解班級相關活動,以及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等,甚至進一步提供協助。上過黃老師課程的學生,大都認為他是一位可以將不容易理解的學理知識,藉由特有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很容易學會,同時也是一位能夠關懷學生的老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義佑老師對於教學的熱忱與努力,幾乎展現在每一課堂中,為導引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義佑老師甚至費心安排全班學生到產業界(例如:日月光半導體公司、飛利浦公司、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建準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參訪,路途中也會與學生們進行多面向的交流,因此獲得學生熱烈的迴響。學生們常說義佑老師「在上課時是老師,下課時變朋友」,可見義佑老師是位散發著熱情與親切感的人,使得學生非常樂於和他互動,藉此增進對課業學習與研究的興趣。

環工所 袁中新老師:教研併進,樹立典範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認真教學的老師」,秉持這樣的教學理念,袁中新老師付出許多心力於教學及研究上。袁老師以多元的方式傳授知識,例如安排學生到工廠參觀及實驗,結合基礎知識與實務的經驗,訓練學生靈活的思辨能力,並將理論實際運用於生活中;再藉由分組實驗,讓學生按步驟分析、操作,親身瞭解污染物採樣及化學成份分析方法,由此也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同學彼此間的凝聚力;同時,強化學生文獻蒐集及資料歸納的能力,期末讓學生都有機會上台呈現成果報告。袁老師也經常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專業研習會或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活動,以擴展學術視野,而不侷限於自我的研究裡,兼顧學術研究的「寬與深」。

袁老師目前亦擔任工學院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帶領整個研究所向前邁進,未來將籌劃遠距教學,規劃拍攝教學錄影課程等,以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管道,期待能夠培育出具有專業技術、環境倫理概念的學生;除了擘畫願景之外,袁老師也不斷地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並開設英文授課課程,以增強學生國際學術交流的基本能力。藉由豐碩的研究成果(12項發明專利)及學術研究著作(69SCI期刊論文及472篇研討會論文),可見袁老師一直在研究及教學上持續精進,並已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學習的典範。

企管系 吳基逞老師:生活應用,動機引導

經常有學生會想要利用上課時間宣傳課外活動,吳基逞老師便會委婉制止,要求在下課時段進行。「尊師重道」是基逞老師所看重的,正如同他也不會佔用到學生的下課時間一樣,時間使用上的相互尊重,維護師生之間最基本的權利,就連如此細節也不放過,更遑論學生課業、生活與品德等方面的要求了。在傳授知識之餘,輔助學生成長、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況與需求,基逞老師總是積極用心完成每一個教育環節。

「基逞老師不會直接給學生答案,而是要我仔細反覆思考,從頭找出端倪,這樣等到答案揭曉後,印象才會深刻!」學生一致認為基逞老師都是以「生活應用、動機引導」的方式授課,將一個深入淺出的概念教導給學生,循序漸進的一步步由簡到難,讓複雜的個體經濟學變得簡單易懂、生活化了。配合一開始覺得繁瑣的講義,同學表示這些才都是基逞老師的精隨。看似複雜的小作業、考試,其實都是老師苦心要讓學生扎實的基本功,應該要交給學生的,他從不遺餘力。並適時補充國際時事與台灣最新經濟發展走向,基逞老師授課的確是實務與理論兼具!

環財管系 徐守德老師:教學演繹,任重道遠

「上課就像在準備一場演唱會」,徐守德老師的每一課堂,就像是在舞台演出一般,將國際財務管理、個人財務規劃的觀念,以沈穩、多元、精彩的表達方式,盡情地將知識傳授予每一位學生。曾擔任多年行政單位主管的徐老師,接觸過眾多的學生,瞭解校園環境生態,因此更能明白學生的需求,進而滿足學生的需求。在課堂中,徐老師的幽默風趣,總讓學生記憶深刻;然而,這並非全都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透過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及課前的充分準備,才能獲致台下學生的熱烈迴響。

此外,徐老師也善於搜集與應用各類教學資源,透過個案教學方式,與學生分享國際企業的投資與管理,並製作「關鍵字留白」的PPT,讓學生上課「心到、眼到、手到」,期能加深學生印象;並將艱深的理論,透過隨身小道具或生活案例,以強化學生的理解力,提高學生學習成效。近期徐老師已從中山大學退休轉任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校長,期望給予自己更大的挑戰,為教育界付出更多心力;所幸,徐老師並沒有忘記中山大學的學生,100學年度仍有在中山大學開課,希望體驗大師風采的學生,請把握學習的機會。

企管系 黃北豪老師:基礎學科應由基礎紮根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表…這些都要熟記,知道嗎?」黃北豪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會計學是商管學院的基本功,並要求學生們務必牢記;屬於結構性組織的基礎知識如果不多下功夫,很容易就跟不上進度,學問該扎實之處,他絕不寬心。此外,北豪老師在課堂上總會分享自己整理的案例,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學習動機;課後則和學生相處融洽,每個月的導生聚、固定的讀書會、交流往來的email,甚至是當下最流行的臉書(FB),都是北豪老師和學生互動的工具,與學生維持良好的關係,並主動關心學生。面對學生的態度是尊重的,和學生討論課業時,他選擇將對方視為「同事」一般對待,打破校園師生間的「階級感」。

往常來說,會計學是商學院的「大刀科目」,北豪老師說以前一班當掉三分之一人數都屬常態,見怪不怪。現在則講究補救教學,只要學生按部就班的學習、不翹課,自然可見到學習成效,甚至鼓勵同學多參加全國競賽,作為課程加分之參考依據;當然,對於不夠認真學習的學生,北豪老師還是會嚴厲的執行會計課大刀的原則呀!

財管系 林玉華老師:正視教學,日進新知

「把睡覺的同學叫起來!」開設一連串會計相關課程的林玉華老師,為了讓學生能夠駕馭這門艱澀的基礎學科,她重視學生上課的精神狀態,以宏亮的「教書聲」減少學生們的「打呼聲」,並且注意課程的步調,以免學生跟不上學習的腳步。可怕的大考也在玉華老師的調整下,往往讓學生們能夠應答自如,反映真實的學習成效,決不以考倒學生為手段目的。不只是單純的知識,為了將學科與學生生活經驗做連結,玉華老師也不時在課堂中巧妙加入時事使之生活化,卻也不失專業領域的實用性。有學生表示雖然經歷艱辛的一學年必修課,所收穫到的專業知識卻是一輩子的財寶。

商管領域不同於文科著重歷史的脈絡與傳承,而是一門要解決當前與未來的專業技能,才能預測面貌萬千的商業環境,玉華老師不斷自我學習,得以給學生最好的、最新的知識,她不時補充完整的資訊材料,身為人師絕不多留一手。面對學生,玉華老師希望他們將來都能夠好好的運用課堂所學,並回饋給社會。

 
     
 
活動成果
   「超人氣」饒夢霞老師:班級經營就是要講得出色、演的精采  
       
   

「一個教師成長的歷程,應是技術(教書匠)→態度(經師)→信念(人師)→生命(大師)這樣的歷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饒夢霞副教授,1206日出席教發中心「第三場教學研習會」,建議各位老師於教學輔導時應培養放鬆、明朗、面對現實及樂觀的情緒習慣,以「樂觀、積極、進取」的心態,成為一個能真正關懷學校、啟發學生的「大師」級教師。

饒老師表示,學校的心理衛生先決條件是先有心理健康的教師,由教師透過教學影響學生,而後才形成學校心理衛生的良好環境。提醒教師要屏除十大常見迷思,同時認為,「良好的師生關係,應具有人性化關係、合宜的期望、主動接觸、師生共同學習、一起成長的心態、及彼此間要互相尊重互愛。」教學輔導過程難免有時產生負面的情緒,教師要學會教學輔導時的情緒經營。首先要控制情緒、避免生氣中犯錯,等冷靜後再處理問題。輔導時不執著於「真」、「理」、「我」,讓師生有更大的互動空間,並時時保持笑容,將班級氛圍設定在友善合宜的環境中,才能接續探討班級經營的有效策略。對於本演講有興趣者可點選開放式課程觀覽。

 
   
 
 
   解構創用CC:創=創作.創造.創意,用=使用.共用.混用  
       
   

教發中心於1208日舉辦一場教學研習會-數位學習時代之著作權觀念~數位內容使用與創用CC」,邀請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王偉霖老師蒞校演講。王老師首先介紹著作權的基本概念,並表示現行的著作權法,著作的使用權利,全然保留於著作權人手中,任何「合理使用」之外的利用,使用者都要事先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才可進行。這對於網路資源中欲分享其著作,歡迎別人複製、散布、或改作其作品的創作者,現行著作權法的「所有權利保留」(All Rights Reserved)反而造成困擾。

著名法律學者 Lawrence Lessig 與具相同理念的先行者,於 2001 年在美國成立 Creative Commons 組織,提出「保留部份權利」(Some Rights Reserved)的相對思考與作法。Creative Commons 以模組化的簡易條件,透過4大授權要素的排列組合,提供了6種便利使用的公眾授權條款。創作者可以挑選出最合適自己作品的授權條款,透過簡易的方式自行標示於其作品上, 將作品釋出給大眾使用。

Creative Commons 所提供的公眾授權條款,台灣稱為「創用CC授權條款」,取其授權方式便於著作的「創」作與使「用」之意。創用CC授權條款包括「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以及「相同方式分享」四個授權要素,其意思分別為:

四個授權要素,共組成六種授權條款,各條款之使用條件簡述為:

王老師以淺顯易懂的生活實例,貼切說明著作權基本概念、網路資源使用的著作權議題、以及創用CC意義與運用,讓與會者能清楚了解校園常見的著作權議題,對於本演講有興趣者可點選開放式課程觀覽。

(本文介紹部分摘自台灣創用CC計畫,以及本場次王偉霖老師之演講簡報)

 
     
 
 

 
◎ NSYSU ACADEMIC

◎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務通訊》◎◎   如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的疑問,請來函 教務處

所在位置:行政大樓6008室 分機2166     教務處網頁 :http://www.academic.nsysu.edu.tw/aca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