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5學年度第1學期優良課程獎勵名單 | |||
|---|---|---|---|
| 單位 | 教師姓名 | 課號 | 課程名稱 |
| 中國文學系 | 白崢勇 | GEHS101E | 國文(一) |
| 白崢勇 | GEHS101O | 國文(一) | |
| 白崢勇 | GEHS101V | 國文(一) | |
| 白崢勇 | CL231 | 韓非子 | |
| 吳孟謙 | GEHS101M | 國文(一) | |
| 吳孟謙 | CL248 | 論語 | |
| 吳孟謙 | CL207 | 歷代文選及習作(一) | |
| 杜佳倫 | CL337 | 方言學 | |
| 杜佳倫 | CL305 | 聲韻學(一) | |
| 周大任 | GEHS101H | 國文(一) | |
| 紀志昌 | CL303 | 中國思想史(一) | |
| 陳秋宏 | GEHS101K | 國文(一) | |
| 楊雅琄 | GEHS101N | 國文(一) | |
| 楊雅惠 | CL330 | 書法(一) | |
| 蔡美智 | GEHS101 | 國文(一) | |
| 蔡美智 | CL324 | 現代漢語語法 | |
| 蔡美智 | CL107 | 語言學概論(一) | |
| 蔡振念 | CL205 | 詩選及習作(一) | |
| 鍾志偉 | CL105 | 文學概論(一) | |
| 鍾志偉 | GEHS101C | 國文(一) | |
| 羅景文 | CL201 | 中國文學史(一) | |
| 羅景文 | CL124 | 古典小說選 | |
| 羅景文 | GEHS101B | 國文(一) | |
| 外國語文學系 | 王柔惠 | DFLL213A | 法文一(一) |
| 王柔惠 | DFLL309 | 法文二(一) | |
| 田偉文 | DFLL224 | 英國文學:1660以前 | |
| 柯昭蓉 | GEEN003 | 英文初級 | |
| 洪敏秀 | GEEN115 | 英文高級 | |
| 洪敏秀 | GEEN115D | 英文高級 | |
| 徐淑瑛 | DFLL220 | 英語語言學概論(一) | |
| 陳信智 | GEEN114F | 英文中高級 | |
| 陳信智 | GEEN114I | 英文中高級 | |
| 陳麗雅 | DFLL217A | 德文一(一) | |
| 曾彩楣 | GEEN113A | 英文中級 | |
| 曾彩楣 | GEEN113D | 英文中級 | |
| 曾彩楣 | GEEN113E | 英文中級 | |
| 曾彩楣 | GEEN113F | 英文中級 | |
| 森國松江 | DFLL209A | 日文一(一) | |
| 黃心雅 | GEAI1703 | 跨文化生態美學 | |
| 黃心雅 | DFLL222 | 歐洲文學:1350-1800 | |
| 溫惠珍 | GEEN114B | 英文中高級 | |
| 溫惠珍 | GEEN114G | 英文中高級 | |
| 歐淑珍 | GEEN113B | 英文中級 | |
| 盧莉茹 | GEAE2119 | 西洋文化典故 | |
| 盧莉茹 | DFLL111 | 西洋文學概論(一) | |
| 盧莉茹 | DFLL420 | 美國文學:1865以前 | |
| 戴世蒙 | GEEN114C | 英文中高級 | |
| 鍾敬堂 | DFLL327 | 歐洲電影 | |
| 闕帝丰 | DFLL109 | 文學作品導讀(一) | |
| 闕帝丰 | GEEN114 | 英文中高級 | |
| 音樂學系 | 鄭夙雯 | GEAI1134 | 音樂治療 |
| 劇場藝術學系 | 石志如 | TA151 | 肢體開發(一) |
| 李怡賡 | TA101 | 劇場製作基礎 | |
| 林宜誠 | TA101 | 劇場製作基礎 | |
| 殷偉芳 | GEAI1141 | 西洋戲劇史(一) | |
| 許仁豪 | GEAI1139 | 劇場藝術導論 | |
| 生物科學系 | 江友中 | BIOS310 | 生態學 |
| 江友中 | BIOS464 | 演化生物學 | |
| 李昆澤 | GEAE2504 | 生命科學 | |
| 黃淑萍 | BIOS211 | 生物統計學 | |
| 劉和義 | BIOS160 | 本地植物學 | |
| 劉昭成 | BIOS231 | 神經科學概論 | |
| 劉昭成 | BIOS332 | 細胞訊息傳遞學概論 | |
| 顏聖紘 | BIOS199 | 生物科學文獻閱讀入門 | |
| 顏聖紘 | BIOS110 | 普通生物學(一) | |
| 化學系 | 王志偉 | CHEM315 | 有機化學反應(一) |
| 王家蓁 | PHYS115 | 普通化學實驗(一) | |
| 周鶴修 | DO105 | 普通化學實驗(一) | |
| 陳正隆 | CHEM207 | 化學數學 | |
| 陳軍互 | CHEM301 | 無機化學(一) | |
| 詹揚翔 | MBR109 | 普通化學(一) | |
| 詹揚翔 | MBR111 | 普通化學實驗(一) | |
| 蔣燕南 | GEAI1219 | 科學史 | |
| 蔣燕南 | CHEM101 | 普通化學(一) | |
| 蔣燕南 | MOES103 | 普通化學實驗(一) | |
| 物理學系 | 王東波 | PHYS305A | 實驗物理學(三) |
| 郭啟東 | GEAI1203 | 普通物理實驗(一) | |
| 郭啟東 | PHY108A | 普通物理實驗(一) | |
| 陳健群 | PHYS506 | 電動力學導論 | |
| 鄭德俊 | PHY108B | 普通物理實驗(一) | |
| 盧怡穎 | PHY108C | 普通物理實驗(一) | |
| 應用數學系 | 李宗錂 | MATH105 | 計算機概論 |
| 洪芷漪 | EO1003 | 微積分(一) | |
| 洪芷漪 | MEME101A | 微積分(一) | |
| 洪芷漪 | PHYS111 | 微積分(一) | |
| 張中 | EE1003A | 微積分(一) | |
| 陳美如 | EE1003 | 微積分(一) | |
| 黃皓瑋 | GEAI1215 | 線性代數(一) | |
| 歐神護 | FM104 | 微積分(一) | |
| 歐神護 | MBR107 | 微積分(一) | |
| 蔡志賢 | GEAI1219 | 科學史 | |
| 蔡志賢 | MATH101 | 微積分(一) | |
| 蔣永延 | CHEM105 | 微積分(一) | |
| 羅春光 | DO101 | 微積分(一) | |
| 生物醫學研究所 | 許晉銓 | GEAE2515 | 生醫桂冠的故事 |
| 黃弘文 | GEAI1228 | 基礎生物學 | |
| 薛佑玲 | GEAI1228 | 基礎生物學 | |
| 薛佑玲 | GEAE2406 | 現今科技與社會 | |
| 電機工程學系 | 余祥華 | EE2401A | 電路學(二) |
| 周孜燦 | EE1300A | 計算機概論 | |
| 馬誠佑 | EE4110 | 近代物理 | |
| 馬誠佑 | EE2100 | 電子學(一) | |
| 高崇堯 | EE3202 | 控制系統 | |
| 莊子肇 | EE1700 | 數位系統設計 | |
| 莊豐任 | EE3106 | 半導體元件(一) | |
| 莊豐任 | EE2100A | 電子學(一) | |
| 莊豐任 | EE2006 | 電工實驗(一) | |
| 勞伯特律格 | EE2006 | 電工實驗(一) | |
|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 王郁仁 | MEME102 | 圖學 |
| 吳學鑑 | MEME105 | 應用力學(一) | |
| 林洸銓 | MEME401 | 熱流實驗 | |
| 林洸銓 | MEME401A | 熱流實驗 | |
| 邱源成 | MEME305 | 機械製造實驗 | |
| 彭昭暐 | MEME204 | 電路學 | |
| 曾建洲 | CE102 | 科技前沿 | |
| 程啟正 | MEME304 | 電子電路實驗 | |
| 劉耿豪 | MEME103 | 工程電腦程式 | |
| 劉耿豪 | MEME103A | 工程電腦程式 | |
| 劉耿豪 | MEME201 | 工程數學(一) | |
| 錢志回 | MEME202 | 應用力學(二) | |
| 環境工程研究所 | 林淵淙 | CE102 | 科技前沿 |
| 資訊工程學系 | 王友群 | GEAE2406 | 現今科技與社會 |
| 王智弘 | CSE492 | 安全程式設計 | |
| 李宗南 | CSE391 |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 |
| 官大智 | CSE315 | 演算法 | |
| 張雲南 | CSE310 | 組合語言與微處理機 | |
| 楊昌彪 | CSE215 | 資料結構 | |
| 蔣依吾 | CSE133 | C程式設計實習(一) | |
| 賴威光 | CSE335 | 無線行動網路 | |
| 鄺獻榮 | CSE221 | 數位系統實驗 | |
| 光電工程學系 | 于欽平 | EO2011 | 電子學(一) |
| 于欽平 | EO2012 | 電子學實驗(一) | |
| 林宗賢 | EO1050 | 顯示器導論 | |
| 張美熒 | CE102 | 科技前沿 | |
| 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 | 吳欣潔 | MOES212 | 材料熱力學 |
| 孫佩鈴 | MOES314 | 材料物理性質 | |
| 郭紹偉 | MOES313 | 高分子材料導論 | |
| 蔡宗鳴 | CE102 | 科技前沿 | |
| 賴怡璇 | MOES201 | 工程數學(一) | |
| 企業管理學系 | 王致遠 | BM342 | 創新與實踐 |
| 何筱文 | BM421B | 策略管理 | |
| 佘健源 | BM105 | 經濟學(一) | |
| 佘健源 | IB501 | 管理經濟學 | |
| 林豪傑 | BM413 | 策略管理 | |
| 施欣宜 | BM506 | 人力資源管理 | |
| 梁立霖 | BM109 | 企業概論 | |
| 梁立霖 | BM109A | 企業概論 | |
| 黃明新 | BM203 | 行銷管理 | |
| 葉貞吟 | BM424 | 審計學 | |
| 簡良機 | BM412 | 勞工法與勞工問題 | |
| 林峰立 | BM201A | 統計學(一) | |
| 資訊管理學系 | 林怡伶 | MIS331 | WEB程式設計 |
| 林怡伶 | MIS301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
| 林耕霈 | MIS303 | 企業資料通訊 | |
| 范瑞珠 | MIS235 | 企業英文與溝通 | |
| 范瑞珠 | MIS211 | 組織行為學 | |
| 范瑞珠 | MIS204 | 管理學 | |
| 張德民 | MIS201 | 統計學(一) | |
| 黃三益 | MIS101 | 計算機概論 | |
| 黃三益 | MIS131 | 計算機概論實習 | |
| 財務管理學系 | 王志瑋 | FM323 | 財務風險管理 |
| 李建強 | FM322 | 投資學 | |
| 林玉華 | FM101 | 初級會計學(一) | |
| 林玉華 | GESL207 | 服務學習(三):財務規劃 | |
| 唐俊華 | FM201 | 統計學(一) | |
| 秦長強 | FM309 | 國際財務管理 | |
| 張玉山 | FM415 | 微型創業 | |
| 張靜琪 | FM105 | 企業概論 | |
| 劉德明 | FM303 | 投資學 | |
| 蔡佳芬 | FM414 | 個人理財規劃 | |
| 蔡維哲 | FM309 | 國際財務管理 | |
| 鄭義 | IB531 | 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發展與實作 | |
| 鄭義 | FM523 | 選擇權市場理論與策略 | |
| 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 陳媛玲 | CM499 | 亞太企業經營管理實務 |
|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 王維賢 | MBR401 | 海洋資源專題研討(一) |
| 林秀瑾 | MBR105 | 普通生物學實驗(一) | |
| 邱素芬 | MBR401 | 海洋資源專題研討(一) | |
| 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 | 李賢華 | GEAI1521 | 工程材料 |
| 李賢華 | MAEV243 | 結構與材料實驗 | |
| 張揚祺 | MAEV201 | 計算機概論 | |
| 張揚祺 | MAEV202 | 計算機概論實習 | |
| 曾以帆 | MAEV453 | 海岸開發及保育工程 | |
| 海洋事務研究所 | 高世明 | MBR413 | 海洋法 |
| 海洋科學系 | 李玉玲 | MBR311 | 生物統計學(一) |
| 林慧玲 | DO108 | 地球科學概論 | |
| 張詠斌 | DO431 | 古氣候學概論 | |
| 張詠斌 | DO231 | 海洋微體古生物學 | |
| 陳孟仙 | GEAE2504 | 生命科學 | |
| 陳孟仙 | GEAE2413 | 海權與海洋事務 | |
| 黃蔚人 | GEAE2602 | 海洋生態與海洋科技教育探索 | |
| 劉莉蓮 | GEAE2612 | 海洋永續:海洋文學與海洋科學的生態對話 | |
| 簡國童 | DO303 | 海上實習 | |
| 簡國童 | DO201 | 海洋化學概論 | |
| 海下科技研究所 | 邱永盛 | GEAE2613 | 海洋科技與資源永續 |
| 陳信宏 | GEAE2613 | 海洋科技與資源永續 | |
| 政治學研究所 | 王群洋 | GEAE2314 | 歐洲政經發展 |
| 經濟學研究所 | 曾憲郎 | GEAE2322 | 經濟與生活 |
| 教育研究所 | 周珮儀 | STP118 | 課程發展與設計 |
| 邱文彬 | CSS101 | 心理學 | |
| 洪瑞兒 | GEAE2305 | 心理學應用與實踐 | |
| 政治經濟學系 | 李明軒 | PE206 | 統計學(二) |
| 辛翠玲 | PE302 | 國際政治經濟學 | |
| 辛翠玲 | PE208 | 國際關係 | |
|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 鄧學良 | CSS109 | 勞資事務概論 |
| 社會學系 | 王梅香 | SOC130 | 閱讀與寫作 |
| 阮曉眉 | CSS103 | 社會學 | |
| 邱花妹 | GEAI1611 | 社會學(一) | |
| 陳美華 | SOC312 | 性社會學 | |
| 趙恩潔 | GEAE2215 | 女性主義思潮 | |
| 師資培育中心 | 陳利銘 | CSS111 | 正向心理學 |
| 鄭雯 | CSS101 | 心理學 | |
| 鄭雯 | STP167 | 輔導原理與實務 | |
| 謝百淇 | STP110 | 教育概論 | |
| 通識中心人文與社會科學教育組 | 江政寬 | GEAE2108 | 台灣社會與文化 |
| 江政寬 | GEAI1729 | 史學導論 | |
| 江政寬 | GESL203 | 服務學習(三):史蹟導覽 | |
| 江政寬 | GEAE2301 | 海洋文化 | |
| 林季怡 | GEAE2612 | 海洋永續:海洋文學與海洋科學的生態對話 | |
| 林季怡 | GEAE2105 | 莎劇與文化詮釋 | |
| 陳世岳 | GEAE2317 | 民主與法治 | |
| 楊念祖 | GEAE2316 | 當代西洋外交史 | |
| 楊念祖 | GEAE2316A | 當代西洋外交史 | |
| 衛芷言 | GEAE2317 | 民主與法治 | |
| 衛芷言 | GEAE2317A | 民主與法治 | |
| 通識中心自然與應用科學教育組 | 林煥祥 | GEAE2501 | 科學探究的應用 |
| 蔡俊彥 | GEAE2403 | 創新科技應用服務 | |
| 蔡俊彥 | GEAE2418 | 網路社會性科學議題論證 | |
| 通識中心運動與健康教育組 | 李正美 | GEPE205 | 運動與健康:初級羽球 |
| 李佳倫 | GEPE214 | 運動與健康:初級射箭 | |
| 李佳倫 | GEPE211C | 運動與健康:初級墊上核心 | |
| 李佳倫 | GEPE211D | 運動與健康:初級墊上核心 | |
| 李佳倫 | GEPE102M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李健美 | GEPE205B | 運動與健康:初級羽球 | |
| 李健美 | GEPE205C | 運動與健康:初級羽球 | |
| 林宗正 | GESL246 | 服務學習(三):尋找小櫻 | |
| 林宗正 | GEPE102H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林國欽 | GEPE205E | 運動與健康:初級羽球 | |
| 林國欽 | GEPE205F | 運動與健康:初級羽球 | |
| 林國欽 | GEPE102U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林國欽 | GEPE102V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曹德弘 | GEPE212 | 運動與健康:初級太極拳 | |
| 曹德弘 | GEPE221 | 運動與健康:初級肌肉適能 | |
| 曹德弘 | GEPE221A | 運動與健康:初級肌肉適能 | |
| 許秀桃 | GEPE102I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許秀桃 | GEPE102J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許秀桃 | GEPE102K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蔡宗晏 | GEPE102N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蔡鋒樺 | GEPE215A | 運動與健康:初級帆船 | |
| 羅凱暘 | GEPE208A | 運動與健康:初級桌球 | |
| 羅凱暘 | GEPE208B | 運動與健康:初級桌球 | |
| 羅凱暘 | GEPE102A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羅凱暘 | GEPE102B | 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 |
| 通識中心服務學習教育組 | 葉雯霞 | GEAI1545 | 英文口語學術交流能力 |
| 戴妙玲 | GEAH111 | 人際溝通與情緒管理 | |
| 戴妙玲 | GESL223 | 服務學習(三):服務學習與社會關懷 | |
| 戴妙玲 | GESL248 | 服務學習(三):服務學習與提升就業力 | |
| 編號 | 院別 | 系所 | 學習輔導科目 | 聯絡人分機 |
|---|---|---|---|---|
| 1 | 文學院 | 劇藝系 | 西洋藝術史 | 3401 |
| 2 | 中國戲劇史(一) | |||
| 3 | 基礎設計 | |||
| 4 | 技術繪圖 | |||
| 5 | 基礎表演 | |||
| 6 | 肢體開發(二) | |||
| 7 | 劇場管理導論 | |||
| 8 | 風格學 | |||
| 9 | 戲劇評論 | |||
| 10 | 西方名劇選讀 | |||
| 11 | 燈光設計及技術 | |||
| 12 | 進階表演(二) | |||
| 13 | 現當代華語文戲劇選讀 | |||
| 14 | 畢業製作(二) | |||
| 15 | 西洋戲劇史(二) | 3415 | ||
| 16 | 兒童劇場 | |||
| 17 | 東方劇場 | |||
| 18 | 進階表演(四) | |||
| 19 | 音樂系 | 西洋音樂史(四)二十世紀 | 3347 | |
| 20 | 音樂理論(四) | 3331 | ||
| 21 | 曲式分析 | 3341 | ||
| 22 | 外文系 | 英文寫作(一) | 3133 | |
| 23 | 英文寫作(二) | |||
| 24 | 英文寫作(三) | |||
| 25 | 理學院 | 應數系 | 微積分(二) | 3802 |
| 26 | 線性代數(二) | |||
| 27 | 數學導論(二) | |||
| 28 | 高等微積分(二) | |||
| 29 | 工學院 | 機電系 | 材料力學 | 4270 |
| 30 | 機動學 | 4257 | ||
| 31 | 材料力學 | 4233 | ||
| 32 | 工程數學 | 4220 | ||
| 33 | 熱傳學 | 4246 | ||
| 34 | 光電系 | 電磁學(二) | 4461 | |
| 35 | 資工系 | C程式設計(二) | 4303 | |
| 36 | 數位電子學 | |||
| 37 | 機率學 | |||
| 38 | 計算機組織 | |||
| 39 | 作業系統 | |||
| 40 | UNIX系統程式 | |||
| 41 | 電腦網路 | |||
| 42 | 管理學院 | 財管系 | 財管系統計學(二) | 4801 |
| 43 | 財務報表分析 | |||
| 44 | 初級會計學(二) | |||
| 45 | 中級會計學(二) | |||
| 46 | 財務管理(二) | |||
| 47 | 資管系 | 統計學(二) | 4704 | |
| 48 | 海洋科學院 | 海工系 | 海岸工程學 | 5060 |
| 49 | 流體力學 | |||
| 50 | 工程數學(二) |
| 班別 | 金融創新產業碩士專班秋季班 | 電子商務與商業分析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 博士班招生考試 |
|---|---|---|---|
| 招生名額 | 15名 | 30名 | 詳見簡章 |
| 報名日期 | 106.4.5(三)中午∼4.13(四)下午5:00 | ||
| 考試 | 筆試及面試106.4.28(五) | 面試 106.4.29(六) |
106.4.21(五)∼5.7(日)(各系所辦理日期於報名登錄前公布於系所簡章資訊) |
| 公告錄取榜單 | 預訂106.5.18(四) | ||
| 系所 | 本系學士班學生除申請本系所外,可申請之跨領域合作系所 | 除受理本系學生申請外,是否開放他系學生申請本所 |
|---|---|---|
| 生科系 | 限生科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化學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物理系 | 限物理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並限理、工學院相關學系。 |
| 應數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生醫所 | -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醫科所 | -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電機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並限理、工學院相關學系。 |
| 機電系 | 限機電系。 | 不開放。 |
| 資工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並限理、工、管理學院相關學系。 |
| 光電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通訊所 | -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並限理、工學院相關學系。 |
| 海資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須維持互惠原則)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須維持互惠原則) |
| 海工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海科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海下所 | -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教育所 | -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受理。 |
| 政經系 | 105 學年度參與本計畫之系所皆可申請。 | - |



104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教學經驗及心得分享
本校104學年度教學傑出獎教師及教學績優教師業已遴選完成,教務通訊特邀104學年度獲獎之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及心得,並自91期開始陸續刊登系列報導。
「遠矚高瞻、取得先機」-企業管理學系 林峰立老師
林峰立老師去年與我們分享關於統計學的相關教學方法,而老師除了教授大學部統計學外,另外還有相當特別的教學領域,為「孫子兵法」與「倫理領導與決策」,這兩門課程所主要教授的對象為碩士班的學生。
因碩士班的學生大多數為有工作經驗的在職生,「因此我在上孫子兵法與倫理領導與決策這類課的時候,我採取的方法會比較強調一些實務的觀念,引導同學發表對實務的看法。」因此老師透過提出一些問題,利用投影片的輔助,帶領同學進入課程內容。
以「孫子兵法」為例,其對「管理」存在非常大的影響,短短一兩句話的篇幅其實蘊含了非常濃厚的經濟與管理的事項,老師希望這些思想能透過教學帶給管理學院的學生,幫助同學開闢另外一種思路。目前管理學院的課程大多強調西方式的管理思想,注重科學面,如流程與結構等,但東方式的思想強調藝術,「如果科學與藝術都能兼顧的話,較能成為管理者必須具備的素養。」林老師說,雖然孫子兵法表面為軍事與兵法等概念,但其所談的為國家、組織、個人如何求生存的智慧,轉換到實務中就是企業的永續經營。如書中「先勝而後求戰」的概念,要先對執行的事情有所把握再實行,非一昧的進攻,適時的防守反而才是掌握先機的契機,而這種思維打破同學一般對管理的思維,老師希望這些孫子兵法的思想精華能夠對同學有所幫助,且運用到企業管理中。
而「倫理領導與決策」則透過一些書籍,強化同學倫理、領導、決策方面的素養,與孫子兵法類似,著墨於思路,提升體會的深度,強化領導的道理、遠瞻的能力,培養對經營管理上有不同的啟發,而成為有謀略的經營管理者。
因此以上兩門課程為老師認為管理學院所應強調的另一面相,強調上游的策略,非中端產品面或行銷等競爭,盼望這些從兵法中鍛鍊出來的策略思維提升同學思想藝術上的啟發,為企業管理帶來新氣象!
「培訓專業、追求卓越」-環境工程研究所 袁中新老師
袁老師投入通識教育已有20多年,在中山大學正式建立通識教育體系前,老師早已在推行這一領域,「因此通識對我個人而言是一種責任,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在專業的課程上已訓練了許多專業人才,讓他們可以服務社會;但也可以藉由通識教育理念的傳達,讓一般學生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且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談到專業教育,袁老師說:「環境工程研究所為專業的學術單位,以研究與教學做為我們的職志。」碩士班的學生多半為相關領域出身,由於教學對象的不同,老師的教學角度著重於專業知識的傳承,希望培養成為國家環境保護的重用人才。
而專業知識的傳授除了課堂教學外,另外也可藉由科學研究的參與。袁老師提及大學部學生的學習模式多半屬於被動學習,而研究生則必須主動學習,老師所扮演的角色為學習上的引導,兩者在知識的學習管道有所不同。因此碩士班係採用啟發式學習,對設定的議題深入地探討,建立邏輯思考、判斷與探索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在研究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也成為未來獨立承擔責任的重要素養;因此,「如何界定與釐清問題?並能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袁老師對碩士班學生的核心教育理念。而下一階段則是將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落實於科學研究中,袁老師採取每個禮拜「group meeting」的方式,讓學生上台報告研究成果與進度及文獻的彙整與分析。袁老師的研究團隊每年在國際SCI期刊發表7-10篇學術論文,實為老師與學生共同研究成果的展現。袁老師非常鼓勵學生投稿期刊論文及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以英文發表論文,得以開拓眼界,追求卓越,提升研究水準。
此外,袁老師每學期在專業課程的第一堂課都會自行做學期前的問卷調查,並將問卷結果加以彙整及統計,再將結果與同學分享,據以了解修課學生的背景與程度,用以修正授課方式與進度,期能盡量消弭學生程度不同所產生的落差,確實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進度,讓大家皆能從課堂中有所收穫,提升學習效果。同時,學生也能夠明白老師課程安排的用心,也正呼應袁老師所說:「教學是一項非常細膩的工作,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認真教學的老師!」
2016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大學排行榜,亞利桑納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名列「最具創新學校」(Most Innovative Schools)第一名,超越第二名史丹福大學(Stanford)和第三名麻省理工學院(MIT)。最具創新大學排名,依據學校在課程設計、教師水準、學生畢業率、校園生活、技術設施等方面,做出最具創新的改進。
事實上,這是ASU連續兩年獲得此頭銜,而根據校長克羅(Michael Crow)表示,他一直致力於將 ASU打造成一所「全新的美國大學」,而此概念主要分成四個主軸:
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ASU的「線上學位課程」(http://edplus.asu.edu/),目前提供140門線上學位課程。過去六年間,網路課程學生從400人成長到大約2萬人。
除此之外,ASU也與國際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合作推出「星巴克大學圓夢計畫」,這是美國提供最多線上文憑的計畫,補助在職員工學習「線上學位課程」所需的費用,只要每週工作至少20小時,即可參加此計畫,預期將會有數千人註冊。
在2015年秋季開始ASU與edX首次推出承認學分的磨課師(MOOC),它們將其稱之為「全球新鮮人學院(Global Freshman Academy)」,ASU將提供完整大一生的磨課師,學生完課後會收到大學提供的成績單,顯示他們已經獲得大一的學分,得以在其他機構進修大二課程。成績單上並不會註明這是MOOC,因此價值也不亞於實體課程所取得成績單,這也使ASU發展到校外30萬名各種形式的學習者。
雖然ASU在「線上學位課程」上的表現相當亮眼,卻也出現不少質疑的聲音,如:「科學期刊上的論文並沒有隨著線上課程的發展一同增加」,但或許ASU正在努力讓世界各地的學生享受到用「最低的成本獲得高品質的學習」。
【資深校園記者曹瀚文採訪報導】近年來台灣高教掀起一股「跨領域」風潮,到底各領域該怎麼跨?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與社科院舉辦跨領域教師成長工作坊,邀請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解析到底該是「誰來跨領域」,吸引數十名師生熱烈參與,校長鄭英耀更全程聆聽。
主持人社科院張其祿院長表示,台灣高教市場在極度飽和的狀態下,逐漸浮現商品化、廉價化的惡性循環,讓人人只要有報名就有書可念。因此,在教育單位的組織與教學是否需因應跟改變?我們還能繼續用幾十年前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來學習嗎?張其祿認為高教應該要有一些新想像,跨領域或許是其中一條出路。
陳東升說,在全球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狀況下,勞動力市場型態的變化,讓很多工作逐漸被取代,也因此衍生出「學習終生、終身學習」的模式,讓我們對於學習有一主動學習的意願。
以美國史丹佛大學所提出的「史丹佛2025」計畫中,提出對未來大學的四個想像,更重新思考「未來學習」的樣貌。其主要核心價值有從線性到開放環形的大學、有彈性的教育歷程、翻轉軸心以及意義感的學習四大面向。陳東升認為,其核心價值點出了跨領域、多元學習的意涵。現今的學校教育,是否可以擺脫單系單出的框架,是否可以想像「系進院出」、「系進校出」或是「系進學程出」等多種學習模式。
陳東升認為,台灣的高等教育不應再以學科為本位,教育的組織及空間應該要改變。但台灣目前最常看見的仍然是以系本位,但卻東湊西湊,假裝湊出一個學程,但其精神卻早已違背本意。他說,台灣的學程課程設計根本是台灣教育史上的悲劇,學程濫用的結果就是台灣自稱所謂的跨領域學程已逾上萬個。

暨南大學資管系及公行系相互結合設計的跨領域案例,落實了所謂「跨領域」的新典範。陳東升分享暨大團隊與公民社會就空氣污染進行對話,透過民眾直接的意見參與,讓看似高門檻的空氣污染偵測,走入一般家庭生活當中,開放邊界讓公眾可以共同來參與偵測器的規劃與設計,讓社區中共有資源的治理自治,形成一個社群的共識與規範。
陳東升認為,跨領域應走入公民社會,且落實學習制度上的真正改變,了解受眾的需求,並讓不同領域跨越連結及實際參與,才有機會真正跨出新領域、找到新連結。

本文摘自中山新聞編修,文章出處如下:https://goo.gl/XhuLc4
◎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務通訊》◎ 如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的疑問,請來函教務處
所在位置:行政大樓6008室 分機2164 教務處網頁:http://oaa.nsysu.edu.tw/bin/hom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