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教學經驗及心得分享
本校104學年度教學傑出獎教師及教學績優教師業已遴選完成,教務通訊特邀104學年度獲獎之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及心得,並自91期開始陸續刊登系列報導。
「提綱挈領,基礎奠基」-電機工程學系 莊豐任老師

莊豐任老師已邁入中山教學生涯的第四年,他表示「自己也是剛從學生的身分轉換成老師,所以希望上課不要過於嚴肅,扮演學長的角色引導學生進入課程。」給予學生的講義與投影片等資料,如同學長的筆記。上課再適時補充課外資料,使課程更加充實,讓學生整理出屬於個人的筆記,以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提升教學品質。
電機系一門選修課程「半導體元件」,修課人數近120位。莊老師除選定主要講授的原文書外,再補充相關資料融入課堂講義中。期盼學生不只專注於教材,更要開拓自我學習的途徑。因此教材準備上花費較多的時間與精神,蒐集資料與研讀相關書籍,期望帶動學生更寬闊的學習視野。若課程出現一些較艱深的符號及公式時,莊老師利用一些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解說。講解較抽象的概念時,利用想像力建構畫面感,帶入情境中以提升學習興趣與效果。重視學生的理解能力,而非枯燥無味的背誦。
此外,莊老師也教授過通識課程,由於選修的學生非理工背景佔大多數,因此,準備教材的內容朝向「科普」方面作設計,並導入簡易的科普實驗加以解說,譬如運用檸檬製作一顆電池,接通後即可使燈泡發光。讓學生循序漸進,簡明易懂,而了解相關基礎概念。又如「電工實驗」課程,將理論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至實際層面。將理論導入實務,與實作銜接並訓練實際操作的技術。莊老師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多用心、細心及關心學生。針對其背景與屬性分析,而設計調整課程教學方式。
「培養洞見,活用所學」-企業管理學系 佘健源老師

佘健源老師在企管系主要教授的課程為「經濟學」,所涵蓋的學生族群從大學部到研究所,甚至博士班都有,可謂相當廣闊。而老師認為,管院的學生出社會後大多會進入商業市場,因此除了要對公司內部的經營管理有基礎的概念與理解外,也需培養對公司所處的外部環境有好的洞察力,故老師的教學核心概念即希望學生能透過學習而能培養對市場有深刻的洞見,藉由站在過去經濟學家的肩膀上,理解他們怎麼理解市場,以建構對市場的洞察力。
除了傳統以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理解市場,佘老師還會融入如何從長期歷史的觀點來看待市場,以長遠的眼光、不同的角度來了解究竟市場對人類社會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或政府在其中的關係與運作,初步對市場的歷史變遷的法則有所概念。
為了讓學生更能夠理解市場,佘老師提出許多實際市場上的具體例子,如米糖相剋、房地產市場或人民幣等話題,一些關於風險的評估,對價格波動的敏感度,讓同學能「感受」市場的運作。如當課程談到賽局理論時,此談論人與人之間策略的互動,探討公司之間在市場上互相牽制的行為,以及公司內部常見的管理問題。老師會引入遊戲的元素,藉由角色扮演的實際演練讓同學有較深刻的理解與體會。
有鑑於班上有在職生,佘老師在設計分組討論議題時,會以過去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問題,來設計及引導學生思考。藉由分組提問,讓學生試著由過去在職涯中所經歷過企業經營的困境中發掘,再由另一組學生給予一個合適、可行的解決方案,老師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分析工具應用到實際的生活層面。期盼能夠訓練學生組合知識、預估與判斷的能力,當未來真正進入職場時,讓這些軟實力能有所幫助。
「自主學習,均等分組」-中國文學系 杜佳倫老師

杜佳倫老師的教學理念,即建立在「自主學習」的核心概念,故在教學的設計上著重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杜老師由自身的求學過程中體會,認為自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老師上課前自己必須先掌握一些課程的概念,藉由課前的準備與閱讀,在老師授課的過程中才得以繼續發掘問題並進行思考,成為了杜老師的教學理念的基本原則。
老師在大多數的課程中,會以小組導讀的方式進行討論,依整學期課程內容性質分為幾個單元,而每個單元都會有閱讀的文本或語料,以小組為單位提出他們的想法與分析,而讓小組輪流進行導讀與說明,老師再補充或指正。這種方式讓學生在課前就必須組織課程內容,因此整個過程的經歷除了加深同學印象,也比普通「預習」程度來得更加深刻。
「均等分組」成為杜老師所開設課程的一種特色。杜老師表示,自己的求學經驗中,通識課與不同系的同學互動,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從不同系的學生身上學到很多中文系沒有想過的一些角度或方法,受益很多,因此老師相當希望藉由不同科系的交流與合作,互相學習,開拓不一樣的視野,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然而在「聲韻學」屬中文系專業的課程上,雖然無法實行導讀,依然希望學生能夠從實踐中學習,從實作中學習方法,分析實際的問題,而非一味地背誦,藉由不斷地運用方法分析問題而讓歷史音韻的理論與方法內化成深刻記憶。另外老師的國文課也很強調實作,安排很多個人或小組的寫作活動,配合教育部「閱讀與書寫」的計畫,一改以往傳統的國文課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西灣故事的創作,以西子灣為素材創作動人的故事,最後以多媒體來展現故事並分享,讓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歷程,可見杜老師培養學生「做中學」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