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處教學發展中心於五月八日邀請交通大學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李威儀教授,以「MOOCs磨課師去哪兒?」為題,講述開放式課程的國際趨勢及台灣未來數位課程的發展重點。
李教授說明,紐約時報因三個知名線上學習平臺UDACITY、COURSERA、EDX相繼在2012年成立,故此,稱之2012年為MOOCs元年,而交通大學同年隨即跟進發展線上學習平臺。李教授特別指出,台灣必須發展台灣自己的開放教育平臺,掌握MOOCs推動主導權和保持競爭力,不必託依於國外或大陸網路平臺。國外知名平臺COURSERA為菁英導向平臺,台灣僅有台灣大學接受邀請製作課程,使得台灣許多學校的優良課程和師資成了漏網之魚,而發展國內開放學習平臺不但能以台灣各校特色,資源整合眾多課程,亦能符合台灣學習者需求。且透過Ewant和Taiwan
Life課程共享以及與大陸學校合作推出課程,望能發展更多可能性。此外,為使開放學習平臺更具公信力,以交大為例,交大與空中大學合作,舉辦實體認證考試,且實體認證通過後得以頒發學分,李教授將之比喻為「落地生根」,使得雲端學習落實執行。
李教授提供現有Ewant平臺課程資訊和修課數據,剖析MOOCs課程發展走向,以「音樂基礎訓練」這類原先以為難以線上學習的課程為例,李教授更指出MOOCs可以運用在各式課程授課,端看老師如何使用。未來,MOOCs於2015年的發展走向,期望能落實考試認證制度,並將台灣的影響力推廣到全球華文社會,建立通識教育課群,提供各校作為通識課程以建立企業訓練課群,協助台灣企業進行在職進修,並期許能以Ewant平臺及Taiwan
LIFE平臺成為台灣最佳MOOCs代言平臺。望透過MOOCs系統,將能教育資源分配到各式年齡群,發展國人終身學習能力和國家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