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 No.77
 

二月份活動預告

 

公告國立中山大學學生註冊須知

 
   

一、本校104學年度各項註冊預定日程業已公告,請見訊息公告二、(1)103學年度第2學期舊生註冊

之註冊日為225(星期三),網路註冊系統開放時間...詳全文

 
 

公告103學年度第2學期研究生申辦學位考試相關事宜

 
   

一、 本校本學期研究生申請暨相關作業流程如下:(一)申請學位考試期間:104年2月4日起至7月24

日止,請上網申請,網址:http//selcrs.nsysu.edu.tw/edu_apply/或...詳全文

 
 
  專題報導
 

102學年度教學傑出教師與教學績優教師系列報導(四)

 
   

本校102學年度教學傑出獎教師及教學績優教師業已遴選完成,教務通訊特邀102學年度獲獎之教師分

享教學經驗及心得,並自74期開始陸續刊登詳全文

 
 
  活動成果
 

校務資料研究與發展研討會

 
   

為透過校務資料分析,運用以證據為本的自我檢視與外部參照,以針對校務而做出更有效決策,並提

高學校本身及台灣高等教育之整體競爭力,本處與高雄醫學大學詳全文

 

  份活動預告
 

公告國立中山大學學生註冊須知

 
       
   

一、本校104學年度各項註冊預定日程業已公告,請見訊息公告

二、(1)103學年度第2學期舊生註冊之註冊日為225(星期三),網路註冊系統開放時間為:24日。

(2) 104學年度碩甄新生提前至1042月入學註冊之註冊日為225日,網路註冊系統開放時間為:24日。104130日前完成提前入學申請者,學號統一於24日網路註冊網頁上開放查詢。130日後至225日提出申請者,學號將於受理後三天後,於網路註冊網頁開放查詢。

(3) 103學年度第2學期兩岸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新生註冊之註冊日為225日,網路註冊系統開放時間為:24日。新生學號24日開放網路查詢(限已完成報到者)

(4) 103學年度第2學期春季班外籍新生註冊之註冊日為225日,網路註冊系統開放時間為:24日。新生學號24日開放網路查詢(限已完成入學申請及報到者)

三、相關公告及檔案下載請至教務處-訊息公告
 
     
 

公告103學年度第2學期研究生申辦學位考試相關事宜

 
       
   

一、本校本學期研究生申請暨相關作業流程如下:

(一)申請學位考試期間:10424日起至724日止,請上網申請,網址:http//selcrs.nsysu.edu.tw/edu_apply/或可由本校教務處首頁學生專區之「學位考試申請系統」進入。

(二)舉行學位考試及畢業離校:

1、申請核可後,即可進行學位考試,系所將學位考試成績記載表(須含論文審查通過)送達註冊組3個工作天、畢業生辦妥離校手續、並繳交論文及相關資料後,即可領取學位證書。

2、本學期提出學位考試之研究生,最遲系所應於731日前繳交學生學位考試成績記載表送教務處登錄,研究生可於104學年度第1學期註冊日前(約1049月中旬,日期尚未確定,請於5月中旬至教務處網頁查詢)辦妥離校手續。

3、學期中畢業離校之研究生,依「學生離校退費作業要點」,以簽領學位證書日期為計算基準日,得退還本學期所繳部分學、雜費(「學生離校退費作業要點」請至教務處網頁查詢)。

(三)撤銷學位考試申請:本學期提出學位考試之研究生,若未能於731日前舉行學位考試者,必須上網申請撤銷,由系所登錄並列印撤銷名單送交註冊組。

(四)緩送名單(僅適用於修業年限尚未屆滿之研究生):

1、本學期已完成學位考試之研究生(即論文考試及論文審查均通過者),因下列原因:1、尚未達系所畢業要求2、修習教育學程3、出國交換/研修4、教育實習。無法於次學期註冊日前(約9月中旬)畢業離校者,必須由系所上網登錄並列印緩送名單送交註冊組。

2、本學期論文考試已及格之研究生,若未能於次學期註冊日前(約9月中旬)通過論文審查者,必須由系所上網登錄並列印緩送名單送交註冊組,惟僅限緩送至次學期結束日止。

(五)考試無效:

1、因前開第四點第二款緩送之研究生,未能於次學期結束前(105131日)通過論文審定者,該次考試無效。

2、本學期已完成學位考試之研究生(即論文考試及論文審查均通過),次學期註冊日前(約9月中旬)仍未完成應修課程或未符合系所學位考試相關考核者,該次考試無效。

二、相關公告請詳見學籍及成績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102學年度教學傑出教師與教學績優教師系列報導(四)

 
       
   

102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教學經驗及心得分享

本校102學年度教學傑出獎教師及教學績優教師業已遴選完成,教務通訊特邀102學年度獲獎之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及心得,並自74期開始陸續刊登系列報導。其中,95至101學年度教學績優獲獎教師之開放式課程及磨課師課程相關內容,歡迎至國立中山大學-開放式課程-教學績優教師參閱。

「誘發學習動機」--教育所 莊雪華老師

「雖然現代年輕人和以往呈現不一樣的面貌,但不見得就是不好。」雪華老師時常提醒自己,不能再以舊思維來看待新世代的學生,例如:現代的學生在資訊的蒐集及科技的運用能力,遠高過她們這一代,因此在教學上,老師的角色不應該停留在只提供學生整理過的資訊。
課堂上,雪華老師會不時拋出問題,讓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另外,她認為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協助學生分析文章內容、評判文獻資料、產生邏輯思維;雪華老師說,學生再看過這麼多意見分析之後,如何產生自己的觀點,這才是她教學的最終目的。
雪華老師不太會禁止學生在上課時滑手機,因為學生滑手機,老師也負有一部份的責任。有時候,老師也會希望學生滑手機,當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而沒有人知道怎麼回答時,老師會要求學生趕快Google一下,找出答案。
雪華老師說,學生在12~18歲的時候,因處於高度的升學壓力之下,念書對他們而言只是為了考上好大學;「獲取知識的過程是一種無上的樂趣!」雪華老師認為,與人相互辯論、切磋心中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念並接受別人的回饋,都是一種腦力激盪的體操,然而,如何讓學生了解求學的真正意義,並激發其學習動機,是她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因材施教亦師亦友」--生科系 劉昭成

昭成老師教學活潑、與學生親近。上通識課程時,由於學生來自各個領域,因此在準備教材時,除了文字外,還會搭配影片和圖片,加強同學的理解與提升其興趣;此外,他也會和同學聊聊熱門的生物科技,讓學生了解最新時事。

昭成老師上課不用麥克風,他喜歡走下講台和學生互動;他也會藉由問問題和學生互動,老師認為提出問題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學生,而是為了讓他們檢視是否理解上課所學,此外,還可以促進同學的思考、鼓勵其參與和表達想法意見。在專業課程,老師則看重學生的能力,另外有一套獨特的計分方式,是將出席率視為同學考試考不好的彌補加分方式。

「學生自己盡力,老師也要有吸引力」,3小時的通識課程中,老師也應把上課內容發揮得生動有趣,不讓學生感到枯燥。昭成老師也從到教會社區大學上課的經驗中,學習到如何把專業的東西讓不同領域的學生理解,然後將這樣的經驗應用在課堂上。

在問及和學生的關係時,昭成老師不以上對下的關係和學生相處,而是將學生當作朋友一樣,在和同學的互動過程中,反而能知道如何改進課程,也較容易知道同學們何處不解。另外,從老師時常被選為優良導師便也可略窺一二老師是如何深受同學喜愛。

「誘發興趣、引領學習」---企管系 吳基逞老師

「通常想要讓學生尊重這門課,老師自己得先做到。」吳基逞老師鮮少遲到,也盡量不調課;他認為自身若能嚴謹地看待課程,學生的態度也會不一樣。基逞老師通常以板書呈現上課內容,一步一步引領學生認識理論、公式,「用簡報,滑鼠按一下就過去,學生可能還來不及吸收;藉由板書,學生就能更清楚了解範例的演算過程。」

「引起興趣、激發學習動機」是吳老師的教學理念,老師強調:主動學習比被動吸收更有效率,所以他常在授課內容中加入時事實例,使學生明白自己平日所學與日常生活是貼近、相關的。此外,對老師而言,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藉此也能拉近師生距離,進而了解學生,讓每位同學都能快樂學習。

對於助教的甄選,吳老師也十分重視,慎選好的助教,以其作為大學部學生的表率,如此雙方相輔相成、一起成長,有助於課程的進行。有別以往「以考試決定成績」的作法,吳老師不把考試當作測驗,而是將它定義為「複習」──希望同學一看見考卷上的題目,就能自動喚醒課堂上學過的理論,並將其應用;吳老師不常點名,以交作業、不定期小考來督促同學出席,老師笑著說,「現在大學生太愛蹺課了,必須多少給一點壓力、誘因,讓他願意來上課。」

未來,吳老師期許自己能「從平凡中達到教學卓越」,相信對於教學有滿滿熱忱與想法的吳基逞老師,必能為學生開拓更廣的視野。

「貼近生活、改變社會」---社會系 陳美華老師

「希望這堂課,可以讓同學了解他們所生活的真實社會。」陳美華老師過去曾在婦女團體工作、從事性別議題研究,此外,老師講授的課程,也多是有關「性別理論」。關於這樣一個特殊的議題,除了課堂上傳授知識、講解概念,老師更希望學生能有實作的機會,因此陳老師採用設計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親自訪問社會「真實人物」並與其互動,讓同學們知道自身所學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同時也看見不同的社會層面--例如實地探訪同志酒吧、研究乩童文化……等,各式各樣我們鮮少接觸的職業,都能在這堂課深入體會。

老師早期研究「性工作者」、「公娼」等議題,近期則是以男性性消費者為主,依據陳老師的研究發現,買春有時不只是短暫的買春行為,對許多性消費者來說,更代表著他們能夠體驗社會階級的流動,彷彿從底層上升到頂層一樣,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陳美華老師至今已教書十年,老師笑著說,只要學生上完課對這些議題能有多一點的想法與關懷,多一些改變社會的動力,甚至親身參與,對她來說,就是最大的回饋!如果對這些議題有興趣、或想更深入了解,歡迎來修美華老師開的課!

 
     
 
活動成果
  校務資料研究與發展研討會  
       
   

為透過校務資料分析,運用以證據為本的自我檢視與外部參照,以針對校務而做出更有效決策,並提高學校本身及台灣高等教育之整體競爭力,本處與高雄醫學大學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於民國104年1月22日,合併辦理校務資料研究與發展研討會,由本處劉孟奇教務長,以及其他二位在教育研究及評鑑有豐富經驗及卓越成就的學者,分享其自身使用校務資料研究與分析於校務上的經驗,以讓校內教職員同仁了解校務研究發展與應用之重要性,進而在未來能運用於教學與校務發展實務中,以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促進學校永續發展。

活動正式開始前,由高雄醫學大學楊俊毓副校長開場致詞,楊副校長以醫學上常用的”Evidence Based in Medicine”實證醫學概念,並引述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即逐步發展校務資料研究之例,說明臺灣的校務資料研究及整合工作已刻不容緩,並由三位主講者分別進行以下三個主題的分享:

主題一係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任王麗雲教授,主講校務研究對如何影響辦學成效。首先,王教授便指出:「本應重視數據的高等教育,正遭受忽視數據的苦果!」強調校務資料研究與發展之重要性和必要性。王教授說明校務資料研究如何實際應用於校務發展,同時提到校務研究者,亦即校務發展之決策者,在校務資料研究與發展中應扮演三大角色:資訊規劃者、改變推動者、決策的顧問。王教授提到,所長、院長、各處室主任皆憑經驗和智慧辦事及做決策,但是經驗會隨著人員離職和退休而流失,因此,亟需發展主動、預警性的決策支援制度或系統,不能再只是被動地等問題發生再行解決,然後放任同一問題在不同任領導者身上重複發生。王教授甚至舉其任教之教育系如何運用數據分析,找出大一新生對系上滿意度低於全校及全國平均原因,並因而重新調整課程規劃,進而使學生升至大三時對系上滿意度能高於全校和全國平均,也提升學生對系上之向心力為例,佐證數據分析對校務發展影響之深遠。最後,王教授也勉勵與會各專家學者及教職員:發展校務資料研究是一項為自己負責,也為領域發展負責的工作,與其期待「聖人」指點方向,不如人人都從現在開始學習如何進行這份工作,為自己領域及高等教育整體發展而努力。

主題二由本校劉孟奇教務長以本校教務處所進行的幾個重大計畫為例,分享本校校務資料研究與發展之現況。劉教務長首先引用影星周星馳的話做了幽默的開場白:「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藉以說明只要有心,每個單位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校務資料研究,各單位常常進行之行政會報,就是校務資料蒐集與研究的一環。劉教務長首先分享本校起初針對透過繁星計畫與南星計畫入學學生所作之「入學管道分析計畫」,如何影響本校後續各年度招生名額分配。在98至102學年度,繁星學生成績表現穩定優於其他管道入學學生,但在102學年度第1學期,雖然南星學生平均名次仍次於繁星學生,但平均成績以高於繁星學生。鑑於此調查結果,本校每一年均調升由繁星及南星計畫入學學生比例,自99年二者加起來佔全體大一新生6.93%,提升至102年二者加起來佔全體大一新生近20%,以求提高學生素質及學生對本校向心力。再者,劉教務長分享本校最為學生所熟悉的「教學意見調查」及「學生學習生活檢核量表(SELF)」如何改善教師教學品質並協助本校滿足學生需求。教學意見調查在實施前,本校教師對此有不少疑慮,但是在經由將教學意見調查結果與教師獎懲機制連結,將施測方式作一連串設計以提升調查之信度與效度,以及和教師進行充分溝通後,本校教師對教學意見調查質疑減少,且長久下來普遍能接受此制度,並相信此調查有一定公信力存在,本校教學品質長久下來也因此制度而大幅提升。透過學生學習生活檢核量表之施測與分析,本校發現學生入學時之四大期待為:找到自身興趣、和大學教授密切交流、成績80分以上、畢業後考取研究所。有鑑於此,本校發展出各系所之生涯地圖、教授Office Hour、補救教學、學習輔導角落、書香獎等制度,滿足學生需求。最後,劉教務長分享了本校目前尚在規劃與初步實行階段的「總結性課程計畫」、「基礎能力檢測」及「大學生學習成效調查(COLA)」之實行要點及其未來應用於各項校務發展的可能。劉孟奇教務長期望藉由研討會的分享,提供給其他學校與會同仁更多不同的想法,甚至在本校及其他學校校務發展決策者間激盪出各種討論的可能。

主題三則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何希慧副教授從校務研究的觀點,主講大專院校如何做好學生入學管理及其重要性。首先,何副教授先談到臺灣高等教育現況及困境,包含:政府教育經費投入無法趕上教育支出、指考新生錄取率過高以致學生素質良莠不齊、自民國105年起將顯而易見的少子女化對高等教育衝擊、學生休退學嚴重以及所謂的「畢業即失業」。過程中,何副教授也以一連串統計圖表佐證其論點。在談完以上高等教育的現況及困境後,何副教授開始談論如何藉由入學管理,為這些問題尋求解方。何副教授提到,既然每間學校都想招收好學生,並持續保有其招生優勢。校方就必須了解學生如何選擇學校,以及學校在各階段流失學生原因,更重要的是,學校要利用校務資料研究,預測招生對象並擬訂有效招生策略,更要藉由入學分析、分級教學、補救教學等方式,協助每一位學生成功完成學業。何副教授也提到,大學入學管理不能只做到學生畢業,校友流向追蹤在校務發展也佔有不可或缺地位,學校必須透過了解歷屆校友薪資及職務改變,以及歷屆校友職業型態的異同,以確保學生畢業後充分就業,並在必要時藉由追蹤結果,及時修正課程規劃,以弭合學用落差,何副教授也舉臺灣各大學數學系及統計系學生就業類型統計圖表為例,說明學校應如何利用校友流向追蹤結果,調整課程規劃。最後,何副教授列出其所統計歸納的影響學生指考志願序選填級學校招生素質的因素,引導各與會同仁思考未來可在招生上做出更多元化之規劃。

本研討會提供了本校、高雄醫學大學及其他學校教職員及專家學者交流機會,相信各教職員能充分吸收在本次研討會所學習的新知與經驗,並充分運用於日後的校務發展,造福更多的莘莘學子。

 
     

 
◎ NSYSU ACADEMIC

◎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務通訊》◎◎   如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的疑問,請來函 教務處

所在位置:行政大樓6008室 分機2164     教務處網頁 :http://www.academic.nsysu.edu.tw/aca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