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 教務通訊《第六期》                發行日期:97年1月4日
本期目錄

喚醒學生的學習熱忱在於你、我的努力 教師研習會會後心得          通識教育中心  戴妙玲老師

    台灣的學生歷經了長期的考試壓力,好不容易從大考小考不斷的桎梏中解脫;隨波逐流的進入大學之後還能夠主動積極、努力學習的,真的不多。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相信是許多大學老師的困擾!《詳全文》  

照顧弱勢,創造機會─南星與繁星招生計畫             教務處招生試務組 楊錦華組長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自91學年度實施,93學年度整併為「甄選入學制」及「考試分發入學制」兩大管道,實施多年來逐步實現「公平、多元、適性」之目標。然而甄選入學第二階段之指定項目甄試,考生仍要參加審查及面試,對學習資源匱乏的偏遠學生相當不利...《詳全文》  

盛況空前物理展 嚴祖強老師掀起中山校園物理「瘋」

    「物理原來也可以這麼貼近生活!」來到物理系公開演示物理實驗的會場,只見到處人頭鑽動,物理系演示同學賣力地講解展示內容,參觀的同學亦都聚精會神、專注聆聽...《詳全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中文系楊濟襄老師帶你下鄉走透透∼

     為提升學生學習意願及教學成效,在卓越教學計畫的補助下,將許多教學活動由課堂拉到戶外,希望透過學生實務現場的體驗,增加課程活潑度及學業上的吸收性,並促進學習成效。《詳全文》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教育部考評委員提問問題(96.11.20)之答覆

    11月20日5年500億教育部來校考評,對於卓越教學雖多予肯定,但仍有多項建議,其中對於學校(1)生師比問題 (2)學校定位、課程架構及核心課程設計 (3)英語授課成效 (4)人文社會課程之發展 (5) 海科院特色之塑造等仍多所關心...《詳全文》  
 

成績拉警報!? 期中預警制度之相關輔導機制

    為避免學士班學生因過多科目被當而導致退學,本校已自95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實施期中成績預警制度,學士班課程之授課教師會於期中考後,將期中學習成效不佳之學生名單送教務處,對於成績岌岌可危的同學,學校提供相關之輔導機制如下...《詳全文》  
 

961教學意見調查全面開跑!

    本學期教學意見調查預計於96年12月24日至97年1月7日之間施行,為促使調查作業順利推展,本處已辦理4次教學意見調查訪員訓練, 請各系所邀請領有訪員證之同學協助施測...《詳全文》  
  評鑑資訊 

校務概況指標系統V.S教師評鑑系統

    96學年度教師評鑑時程已進入資料彙整階段,本學年老師評鑑資料可分別由校務概況指標系統及教師評鑑系統建入。《詳全文》  

本期內容

 
  專欄文章
 

喚醒學生的學習熱忱在於你、我的努力 教師研習會會後心得

 
 

   通識教育中心 戴妙玲老師

  台灣的學生歷經了長期的考試壓力,好不容易從大考小考不斷的桎梏中解脫;隨波逐流的進入大學之後還能夠主動積極、努力學習的,真的不多。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相信是許多大學老師的困擾!
  長久以來老師們可能都是從自己「教」的角度出發,來決定課程內容與講授方式;我們只是行禮如儀的「教完」自己想教的東西,較少從學生「學」的觀點去考慮;感覺上,大學教育一直處於強勢的教與被動的學,兩者中間好像鮮有交集……於是,老師抱怨學生的學習態度不佳,程度越來越差;學生抱怨機車的老師,嘮叨著枯燥的無字天書。教學氛圍陷入不滿與對立的無力感當中,課堂似乎成了煉獄,多待一分鐘都會令人覺得窒息!
  大學教師是整個教育體制中唯一沒有接受過正規教師訓練的一環,我們都是「當了老師之後才學習怎麼樣當老師」。我們可能都是用自己唸書時老師教我們的方式來教我們的學生,但或許我們忽略了,現在的學生跟以前的我們歷經的是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以前的我們是看著老師在黑板上飛舞的粉筆長大的;現在的孩子則是從小浸淫在多媒體的聲光色刺激當中。同事們私下聊天時常會自嘲,要學生們定睛在我們這些LKK的身上,除非是老師在課堂上吞劍、跳火圈。
  當自己覺得教學上出現瓶頸,去參加了幾場「教學發展中心」舉辦的教學觀摩會後,覺得獲益頗多;印象深刻的有:電機系李明逵教授「每一次上課都像是開一場演唱會,每個環節都要經過精心策劃……」、外文系余幼珊教授「運用學生自評表,讓學生在心得報告後都可以檢視自己表現的優缺點並思考如何改進!」、成功大學顏鴻森講座「策略面的規劃、長時間的投入、極堅強的毅力、多元化的經營以及不求成果的心境」的研究與教學生涯規劃、台大師培中心符碧真教授「老師教多少不等於學生學多少,More is less ? Less is more ?都帶給我許多的啟發…。
  我不否認,剛開始自己也是迫於教師評鑑的壓力不得不去參加教師研習會;但後來發現,每場演講中都能聽到一兩個好的觀念或可以運用在教學中的點子時,就會覺得不虛此行!當我們在抱怨教學評鑑只會檢討老師教得好不好,而不去探究學生應負責任的同時;想想身為老師的我們,若不能也不願虛心檢討並嘗試改變自己,又如何能奢望學生會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呢!?反求諸己,「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戒之、慎之、與大家共勉之!
 

回目錄

 

照顧弱勢,創造機會─南星與繁星招生計畫

 
 

   教務處招生試務組 楊錦華組長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自91學年度實施,93學年度整併為「甄選入學制」及「考試分發入學制」兩大管道,實施多年來逐步實現「公平、多元、適性」之目標。然而甄選入學第二階段之指定項目甄試,考生仍要參加審查及面試,對學習資源匱乏的偏遠學生相當不利,考試分發入學優質大學錄取生同樣有明顯城鄉之別。教育部為改善此考試制度之缺失,故邀集獲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補助之12所大學及4所優質科技大學克盡社會責任,於96學年度首度試辦繁星招生,以培育更多偏遠地區的學子。


  繁星招生仍以學校推薦方式辦理,錄取的關鍵在於通過學測檢定的學生,以高中在校成績或學測成績作評比,不須再繳交審查資料及參加面試。特別重要的是為保障偏遠地區高中生,將各高中生(不論都會區或偏遠區)在校學業成績排名百分比視為等值,進行評比分發。回顧96學年度參與繁星招生的各大學,大致設定學測成績高門檻做檢定,如成大、政大訂五個前標,陽明3頂2前(三個頂標、二個前標),清大、交大2頂3前…等。本校則訂定總級分均標作為檢定標準,為12所繁星招生學校之最特殊者。要評斷繁星的成敗,需要更多的資料與追蹤,但僅就招生條件來審視,部分學校無法完全符合繁星招生之計劃目標――「平衡城鄉教育,照顧弱勢學生,深化高中職社區化」,教育部亦正視此問題,委請台灣師大及成大教授深入研究與研擬改進方案。


  96學年度繁星招生12所頂尖大學共錄取675名學生,這些高中生來自228所高中,其中117所高中三年來首次有學生進入這12所優質大學;本校96學年度繁星招生報名學生有525人,原招生名額23名,最後錄取41名學生(各項參酌分數均相同時,則增額錄取。實際入學33名),錄取率約7.8%,三年內首次有高中生進入本校的有17所。


  本校校長、教務長及教授們於96年7月間,針對繁星招生有突破性見解,並凝聚共識,期望更落實照顧弱勢,提高附近高中升學率之理念,獲得教育部同意本校所提97學年度新招生方案,即「南星招生計畫」試辦一年。本招生之特色在於檢定後之分發順位,前四項完全不以學測或高中成績做評比,而改以低收入戶、父母之一原始國籍為開發中國家、原住民、就讀之高中學校所在地(嘉義縣、嘉義市、台南縣、台南市、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澎湖縣)為評比。凡提出申請之學生一經學測總級分均標、高中學業成績全校排名前5%檢定通過,如為唯一低收入戶子女(即報名同一學系無其他低收入戶之學生),則此生即為該系之錄取生;如無符合此項之考生,則進入第二分發順位評比。南星招生除保有繁星招生免第二階段指定項目考試之優點外,完全以提昇經濟社會弱勢子女進入本校為最大考量。至於分發評比前之檢定乃是為學生入學後永續學習、快樂學習而設計,否則入學後造成學習障礙,亦非南星錄取生之福。


  本校南星招生除分發順位跳脫繁星招生之方式外,仍秉持部分繁星招生之精神,也可謂另類之繁星招生,如錄取之各高中生以1名為限;如同時為繁星錄取生則取消南星招生錄取資格。此二項作法均有利於照顧更多偏遠、弱勢高中學生。另未於規定期限內放棄錄取者不得參加考試入學分發招生或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此作法可避免招生缺額與浪費教育資源。


  為展現對繁星錄取生之特殊關懷,本校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於6月間即經由繁星招生錄取生33名之導師評估彙整表,得知他們最需補強之基礎學科為數學與英文,於是精心規劃邀請應數系、外文系博士生開設補救教學課程(7/29~8/4共七天)。除加強課業外,亦安排學校附近社區巡禮,高美館參觀等活動,期使繁星錄取生提早體認都會區生活,為大學新鮮人生活預作準備。

<<更多南星招生資訊詳見教務處網頁>>

 

回目錄

 
   卓越教學計畫成果分享 
 

盛況空前物理展  嚴祖強老師掀起中山校園物理「瘋」

 
 

   「物理原來也可以這麼貼近生活!」來到物理系公開演示物理實驗的會場,只見到處人頭鑽動,物理系演示同學賣力地講解展示內容,參觀的同學亦都聚精會神、專注聆聽,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物理蹤跡!處處充滿物理的驚奇!

  為了推展校園創意文化,卓越教學小組特補助物理系辦理校園中公開演示物理實驗 。由物理系嚴祖強老師帶領物理系同學,延續去年度的豐盛成果,今年度更將實驗由20個增加至25個,演示內容分為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物理及尖端物理,使演示的內容兼具趣味與廣度。

  除了參觀的同學獲得物理常識外,負責演示的同學更是收穫滿滿!他們透過中山網路大學教學平台的環境進行學習及討論演示時所需的各項準備 、參考去年度學長姐的經驗談,進而在建立新的資料檔案過程中,學到如何有更精彩的演示以及如何將演示實驗的物理內涵解說得更清晰透徹。

  為期三天的實驗演示活動,估計共有3000以上人次參觀瀏覽,活動亦在11/10下午圓滿落幕。  
 

                        

回目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中文系楊濟襄老師帶你下鄉走透透∼

 
 

  

   為提升學生學習意願及教學成效,在卓越教學計畫的補助下,將許多教學活動由課堂拉到戶外,希望透過學生實務現場的體驗,增加課程活潑度及學業上的吸收性,並促進學習成效。
  其中,中文系楊濟襄老師「南瀛生命禮俗之旅」帶領學生深入台南古蹟,在觀察台灣文化中,了解常民生活對於生命禮俗的實踐與信仰。拜訪 地點除了庇祐生產的「臨水夫人廟」外,更參訪了與成年禮相關的「開隆宮」、廣受年輕人歡迎的月老紅線「重慶寺」及警戒人勿行惡的「城隍廟」和「東嶽殿」等南瀛古蹟。不少同學在重慶寺求了紅線,更有人的紅線一上了車便斷裂,象徵「好兆頭」!

 
        

  對於此次參訪的心得,中文系廖瑞君同學表示:因為有如此的活動,才解開了多年來對於台灣宗教、廟宇、信仰的疑問,宗教信仰不再是單純的崇拜,而是一種對於心靈上的啟發指導和安慰,可以說是人民的心理醫生。
  中文所蔡政惠認為:此次南瀛禮俗之旅,使我們體悟到台灣民間許多約定俗成、獨特珍貴的老祖先智慧。何宜蓉亦表示:欣賞這些廟宇,不僅僅是雕樑畫棟、朱牆白瓦,透過這些建築我們也看到了台灣府城的簡史,一段以台灣人民為主體所呈現歷史。
  誰說上課一定要在教室裡?此次台灣文化田野考察活動,將學生們從死板板的沉悶教室帶到了寬廣無邊的戶外;在身體力行中,邊體驗台灣早期文化,邊累積知識 ;楊濟襄老師帶給學生們不一樣的生動課程!

回目錄

 
   最新資訊 
 
 

  11月20日5年500億教育部來校考評,對於卓越教學雖多予肯定,但仍有多項建議,其中對於學校(1)生師比問題 (2)學校定位、課程架構及核心課程設計 (3)英語授課成效 (4)人文社會課程之發展 (5) 海科院特色之塑造等仍多所關心。

  委員提問問題包含教學目標、生師比、教師授課負擔、教師評鑑、教學評量、教學資源等相關問題共22題。學校回覆資料眾多,本期通訊先就前面8題回覆資料提供老師及學生參考,並請教師提供改進建言。

 問題一:請問卓越教學以Dartmouth College 為教學指標學校的原因為何?
 
問題二:請提供92-96年生師比之變化情形 。
 
問題三:請提供近三年的教師授課鐘點數統計 。
 
問題四:全校研究生與教師比約為10:1,教師指導碩博士生之負荷會不會太重?
 
問題五:請問新進人員,國內、國外教師人數比例?延攬人才之辦法為何 ?學校因為500億人才流失狀況為何?
 
問題六:請問近三年人文社會科學類教師平均授課時數?新進教師實際授課時數是多少 ?
 
問題七:既要開設跨領域學程,如何能不增加教師授課負擔?
 
問題八:在96學年度上學期有22門新增整合學程,和系所課程的減少及教師教學負荷降低之間,是否有矛盾 ?

問題一: 請問卓越教學以Dartmouth College 為教學指標學校的原因為何?
  答覆:選擇Dartmouth College 作標竿的原因如下:
  (一) 該校在美國係屬於小型但基本學術領域完整的學校;除醫學院外,管理學院及工學院在美素負盛名,文理學院亦以小而美著稱。此與本校除管理學院及工學院規模較大且在國內頗負盛名外,其他各學院涵蓋學術領域完整且皆屬小而美之模式相仿(其中海科院則為本校具有特色之領域)。
  (二) 對大學教育而言,基本學術領域完整,可提供學生具廣度之學習機會;規模小則可提供師生密切互動之機會。 Dartmouth College 在此方面素為美國高等教育界所稱許。該校重視學生品格、強調師生密切互動、除要求教師認真教學外,亦重視學生課外活動,如運動活動、社團活動、社區服務及國際活動,學校重視給予學生國際化與多元化之體驗,希望培養誠實敬業、有團隊合作精神、關懷與尊重弱勢群體、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基礎的人才。
  (三) 對中山而言,培養兼具人文素養、專業能力與宏觀創意的社會精英與領導人才,本來就是學校所訂的教育追求目標;經同仁們研商後認為應把原納入宏觀創意及人文素養之內推動的「國際視野與五育均衡之促進」亦宜加以凸顯(此即本計畫後三年新增之教學追求目標)。亦即未來中山之卓越教學計畫除持續推動大學部學生學習之廣度與人文藝術之薰陶外,並將透過體育活動、社團活動、社區服務及國際活動,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與他人共事之能力及尊重與關懷他人之襟懷(凡此皆已列入本計畫後三年之工作內容中)。
此外,透過制度化之規範與共識之推動,希望建立師生密切的互動關係,進而塑造學生之品格與敬業精神,並在專業能力之學習上能紮下堅實之基礎。中山由於目標方向與 Dartmouth College相同,學門領域規模與完整性亦近似,加以中山傳統上師生關係親密、社團活動蓬勃(且因大學部規模小,而各式社團有59個、86個班級及18個學系,故四年內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社團與班級中出任領導之經驗)、運動風氣鼎盛(全年除兩次大規模全校運動會係由系際賽開始外,新生盃競賽係由班際賽開始,此外並有大小各類比賽約20次)、國際化起步甚早(目前除有約400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外籍生與僑生在校園內走動外,並有103個簽約交流學校,今年共163位學生有赴國外交流求學之經驗;以10,000人左右的學校而言,比率不可謂不高),如果學校投入更多資源用心經營並持之以恆,相信成為台灣的Dartmouth並非夢想。
問題二: 請提供92-96年生師比之變化情形。
  答覆:
  自92學年度起至96學年度,本校生師比有逐年遞減趨勢,尤其96學年度停招碩士在職專班共計10班,計減少招收碩士班學生人數163人,加權人數為326人,停招後生師比明顯調降至23.09%;由於停招學生最大效應係在第三年發生,且本校持續在延攬新師資,故估計未來兩年生師比將會持續下降。

問題三: 請提供近三年的教師授課鐘點數統計
  答覆:

國立中山大學專任教師授課時數相關統計資料 (94未計入專班時數)

學院

系所

學年授課總時數

學年超支時數

94
(
不含專班時數)

95

961

94
(
不含專班時數)

95

961

文學院

中文系

352.54

331.50

161.02

57.04

54.33

21.92

外文系

312.00

297.50

152.00

31.00

30.00

4.00

音樂系

291.68

317.38

159.51

44.18

54.98

25.01

藝管所

35.18

39.19

0.00

1.50

0.71

0.00

哲學所

41.01

40.01

19.02

0.01

1.00

1.02

劇藝系

77.18

87.19

63.36

13.00

22.48

13.63

文學院合計

1109.59

1112.77

554.91

146.73

163.50

65.58

理學院

生科系

323.68

279.88

155.50

52.70

44.79

12.00

化學系

354.00

356.00

172.00

17.50

7.10

4.00

物理系

302.86

316.18

164.00

26.18

19.67

5.00

應數系

278.00

255.50

142.50

40.50

32.20

19.00

生醫所

90.00

86.69

43.85

0.80

0.00

0.00

理學院合計

1348.54

1294.25

677.85

137.68

103.76

40.00

工學院

電機系

637.93

548.50

287.00

89.90

51.70

25.70

機電系

561.43

571.52

290.00

103.43

88.54

40.00

環工所

101.50

124.50

54.50

20.00

38.50

5.00

資工系

313.25

348.00

200.50

66.20

22.00

20.50

光電所

169.54

170.33

83.00

9.18

10.00

0.00

材料所

156.72

204.54

102.75

5.68

7.96

4.00

通訊所

57.00

61.50

39.00

8.00

3.50

1.00

材光系

87.72

87.97

41.25

3.18

0.43

1.50

工學院合計

2085.09

2116.86

1098.00

305.57

222.63

97.70

管理學院

企管系

468.00

450.85

260.50

80.50

52.11

38.16

資管系

270.50

312.83

177.17

20.00

18.72

30.17

財管系

280.18

295.86

151.50

32.18

38.18

29.10

公事所

86.50

104.50

60.50

19.00

10.00

12.00

人管所

136.00

126.00

59.83

26.00

16.00

5.00

傳管所

70.00

72.00

46.00

4.00

7.00

3.00

醫管所

47.00

20.67

12.33

1.50

0.00

0.33

管理學院合計

1358.18

1382.71

767.83

183.18

142.01

117.76

海洋科學學院

海生所

105.19

104.00

67.04

12.68

3.50

6.04

海資系

360.68

311.19

159.86

60.25

34.90

17.95

海地化所

91.68

97.50

46.50

0.00

0.00

0.00

海工系

269.70

272.19

133.20

67.18

59.69

24.86

海下所

78.50

80.69

57.35

13.00

8.00

4.00

海物所

43.00

29.00

8.00

0.00

海事所

0.00

14.00

19.50

0.00

2.00

4.00

海洋科學學院合計

949

909

483

161

108

57

社會科學院

中山所

123.50

128.69

48.50

18.50

21.01

2.50

政治所

120.00

112.00

64.50

15.00

6.00

2.50

大陸所

134.50

134.01

70.00

18.50

13.00

14.50

經濟所

114.68

111.50

57.08

16.00

10.00

7.58

教育所

97.67

59.61

26.00

6.00

4.61

1.00

政經系

144.68

162.92

85.77

19.18

34.50

14.42

社會科學院合計

735.03

708.73

351.85

93.18

89.12

42.50

通識教育中心

347.72

349.74

172.45

88.00

87.37

39.27

師資培育中心

50.69

99.86

49.50

1.68

1.68

6.50

全校總計

7983.59

7973.49

4155.84

1117.13

918.16

466.16

註: 自95學年度第一學期起,專任教師於一般學制及在職專班授課時數合併計算。

 

問題四: 全校研究生與教師比約為10:1,教師指導碩博士生之負荷會不會太重 ?
  答覆:
  本校老師約450人,研究生約5200人,由數字來看確是事實。但國內外管理學院研究所學生的比例本來就比較高,以Dartmouth College 為例,其管理學院MBA學生人數與教師比例即在10比1左右。另外,國內在教育部政策性要求下,台大以下各校,工學院生師比皆高。本校其他學院研究生之生師比文學院為3.61、理學院為5.61、海科院為6.8(社科院10.1),負荷尚在合理範圍。
  本校自創校之初獲教育部核可之員額就不多(研究所較多,大學部較少),此為先天不足之問題。但為追求教學品質,本校當然應力求改善,採取之具體措施如:學士班必修科目學分比重以70%以下為原則、各系所開課總數與教師應授基本時數比應在1:1以下、專任教師在校內外(含推廣教育)兼課總時數每學期每週不得超過4小時;在職專班課程時數併入一般課程鐘點時數計算、國科會計畫主持人及新進教師減授課鐘點等等。
  另為改善本校教師指導研究生之負擔,「95學年度第1次校務研究發展及考核委員會」(95.09.22)通過凡符合下列任一項要件之系所,刪除或調整碩士在職專班及學分班開設數:
(一)近三年國科會專案計畫平均數與教師人數之比值小於1/2者;
(二)前一學年度生師比大於30者;
(三)系所開設碩士在職專班數超過1班者(最多以1班為限)。

  96學年度停招碩士在職專班共計10班,分別為:

文學院

中文系「中文系夜間碩專班」

工學院

電機系碩專班

機電系碩專班

管理學院

資管系「電子商務碩專班」

財管系碩專班

公事所「澎湖碩專班」

人管所「企業家人力資源管理碩專班」

社科院

中山所碩專班

大陸所碩專班

經濟所碩專班

 

問題五: 請問新進人員,國內、國外教師人數比例?延攬人才之辦法為何?學校因為500億人才流失狀況為何 ?
  答覆:
(一)93-96學年度專任教師淨增加數及增加領域如下表:

學年度

學院別

新聘人數

離退人數

淨增()人數

93

文學院

6

7

-1

理學院

4

2

2

工學院

3

2

1

管理學院

0

3

-3

海洋科學學院

0

0

0

社會科學院

1

5

-4

94

文學院

2

2

0

理學院

3

4

-1

工學院

5

1

4

管理學院

1

5

-4

海洋科學學院

1

1

0

社會科學院

3

2

1

95

文學院

4

4

0

理學院

4

3

1

工學院

4

6

-2

管理學院

1

3

-2

海洋科學學院

2

2

0

社會科學院

6

0

6

96

文學院

2

4

-2

理學院

2

1

1

工學院

6

4

2

管理學院

5

3

2

海洋科學學院

1

1

0

社會科學院

1

2

-1

(二)94-96學年度新進教師國內外人數比例

學年度

國內學歷教師

國外學歷教師

進用國內學歷教師比例

進用國外學歷教師比例

學院別

(發表論文篇數)

94

文學院

1

1

50.0%

50.0%

理學院

1

14篇(註1

2

33.3%

66.7%

工學院

1

3

4

20.0%

80.0%

管理學院

0

 

1

0.0%

100.0%

海洋科學院

1

8(另有3篇被接受)

0

100.0%

0.0%

社會科學院

0

 

3

0.0%

100.0%

95

文學院

0

 

4

0.0%

100.0%

理學院

2

13(2)

2

50.0%

50.0%

工學院

1

1

3

25.0%

75.0%

管理學院

0

 

1

0.0%

100.0%

海洋科學院

0

 

2

0.0%

100.0%

社會科學院

1

2(不含7篇出版中,2篇被接受)

5

16.7%

83.3%

96

文學院

0

 

2

0.0%

100.0%

理學院

0

 

2

0.0%

100.0%

工學院

5

84(3)

1

83.3%

16.7%

管理學院

0

 

5

0.0%

100.0%

海洋科學院

1

0

100.0%

0.0%

社會科學院

0

 

1

0.0%

100.0%

 

合計

14

 

39

26.4%

73.6%

註1: 化學系曾韋龍助理教授14篇。
註2: 物理系邱雅萍助理教授5篇;林啟湟助理教授8篇。
註3: 電機系葉家宏助理教授7篇;材料所郭紹偉助理教授56篇;光電所于欽平助理教授5篇;光電所林宗賢助理教授14篇;通訊所林建良助理教授2篇,另將出版和修訂各1篇。

(三)吸引人才之作法
  本校已設置中山講座、西灣講座、特聘研究教授、特聘助理教授等辦法來延攬校外與留用校內優秀師資。目前本校有講座教授9位(含國家講座1位,中山講座3位、西灣講座5位)、特聘研究教授4位與特聘助理教授4位。
  本校師資中,取得國內、外學位之比約為1:3,以物色優秀師資為最大考量,而選擇國內學位教師之原因為:

1. 獲5年500億經費挹注之學校北部較多,各校同時對外延攬人才,但台北生活機能較佳,相較之下,優秀人才比較不會選擇南部學校任教。
2. 近年台灣學生出國的人少,國內博士生優秀的並不比國外博士生差,以本校化學系新進教師曾韋龍、材料所郭紹偉等助理教授為例,其研究發表量遠高於其他教師。

(四)93-96學年度教師人才流失數目及分佈領域如下表

93-96學年度教師人才流失數目及分佈領域

學年度

學院別

離退人數

93

文學院

7

理學院

2

工學院

2

管理學院

3

海洋科學學院

0

社會科學院

5

94

文學院

2

理學院

4

工學院

1

管理學院

5

海洋科學學院

1

社會科學院

2

95

文學院

4

理學院

3

工學院

6

管理學院

3

海洋科學學院

2

社會科學院

0

96

文學院

4

理學院

1

工學院

4

管理學院

3

海洋科學學院

1

社會科學院

2

(五)協助新進教師教學與研究之措施計有:

  1. 提供新進教師啟始基金,設置基本研究設備。
  2. 減免授課鐘點時數。
  3. 資深教師研究輔導。
  4. 提供教學觀摩及教學研習之機會。
  5. 提供教學助理經費補助。
  6. 特聘助理教授提供10萬元補助。
  7. 補助各系在國際期刊登廣告,吸引國際人才。
問題六: 請問近三年人文社會科學類教師平均授課時數 ?新進教師實際授課時數是多少?
  答覆:
(一)國立中山大學[文管社]三學院專任教師授課時數

學院

系所

平均每週授課時數

941
(不含專班)

942
(不含專班)

951

952

961

文學院

中文系

8.93

8.70

8.39

9.05

8.47

外文系

8.22

9.11

8.13

7.53

7.24

音樂系

10.39

11.24

11.76

10.91

12.27

藝管所

9.75

7.84

10.76

8.84

 

哲學所

5.67

8.00

8.67

4.67

9.51

劇藝系

8.63

10.67

12.38

9.42

12.67

文學院合計

8.90

9.44

9.44

8.80

9.25

管理
學院

企管系

8.45

8.88

8.91

8.09

9.30

資管系

7.37

6.87

7.70

7.94

8.86

財管系

8.88

8.64

8.56

9.93

9.47

公事所

9.00

8.30

7.00

13.90

15.13

人管所

12.50

10.17

11.58

9.42

9.97

傳管所

9.25

8.25

8.50

9.50

9.20

醫管所

4.25

10.00

9.00

11.67

6.17

管理學院合計

8.45

8.42

8.59

9.02

9.48

社會科學院

中山所

10.67

9.92

10.50

10.95

8.08

政治所

11.42

8.58

7.79

8.21

10.75

大陸所

12.33

10.08

10.33

10.29

11.67

經濟所

9.92

9.20

7.00

8.93

8.15

教育所

12.13

7.40

6.00

5.92

5.20

政經系

8.63

9.46

9.50

10.86

10.72

社會科學院合計

10.69

9.17

8.58

9.36

9.26

註: 自95學年度第一學期起,專任教師於一般學制及在職專班授課時數合併計算。

(二)94-96上學期新進教師授課時數一覽表

學年期

院別

姓名

系所

職級

授課總時數

941

文學院

張屏生

中文系

副教授

9

管理學院

李英俊

醫管所

助理教師

4

社科院

王俊傑

政經系

助理教師

10.5

李予綱

政經系

助理教師

9

942

本學期無新進教師

951

文學院

黃心雅

外文系

教授

7.5

曾銘裕

外文系

副教授

10.5

楊郁芬

外文系

助理教授

13.5

普喜樂

外文系

專案計劃講師

10

曾千紋

外文系

專案計劃講師

10

郭瓊嬌

音樂系

助理教授

12

管理學院

李偉柏

資管系

副教授

7

社科院

劉正山

政治所

助理教授

9

童永年

經濟所

助理教授

6

莊雪華

師資培育中心

助理教授

8

952

社科院

洪瑞兒

師培中心

副教授

9

邱文彬

師培中心

副教授

9

貝瑪悠

大陸所

助理教授

9

961

文學院

科艾拉

外文系

助理教授

9

周序樺

外文系

助理教授

9

管理學院

葉淑娟

企管系

副教授

6

張純端

企管系

助理教授

9

連勇智

企管系

助理教授

9

王慶寧

傳管所

助理教授

9

曾弘富

醫管所

副教授

9

社科院

王宏仁

社會所

教授

6

 

問題七: 既要開設跨領域學程,如何能不增加教師授課負擔 ?
  答覆:
  (一) 本校跨領域學程之規劃,係就學院、系所現有之教學資源、相關師資及設備與課程,作規劃性的整合,以提供學生跨領域學習環境。
  (二) 跨領域學程課程規劃,均為系所現有之必修及選修課程,故不會額外增加教師之授課負擔。

 

問題八: 在96學年度上學期有22門新增整合學程,和系所課程的減少及教師教學負荷降低之間,是否有矛盾 之處?
  答覆:
  整合學程之開設目的,係在拓寬學生學習之廣度,以增加學生未來跨領域整合之能力,此為本校培育人才之目標之一。本校跨領域整合學程之課程規劃,係由學程負責人將相關系所現有之必(選)修課程或與他校合作之課程(如高雄醫學院、台灣大學等)整合出有意義的集合而成,並不致於因此增加新的課程並添加老師的授課負擔。

 

回目錄

 

成績拉警報!? 期中預警制度之相關輔導機制

 
    為避免學士班學生因過多科目被當而導致退學,本校已自95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實施期中成績預警制度,學士班課程之授課教師會於期中考後,將期中學習成效不佳之學生名單送教務處,對於成績岌岌可危的同學,學校提供相關之輔導機制如下:
  1. 期中成績不及格學科達二科(含)以上者,除請導師加強輔導外,並由教務處通知學生家長及學生本人,加強留意;倘若同學有學習上的困難,可與系主任、導師、授課老師或諮商輔導中心輔導老師洽談,也可利用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或各學院設立之〝學習輔導角落〞,相關資料及線上預約可至http://lac.ctdr.nsysu.edu.tw/tdr/查詢。
  2. 若一門課有5人(含)以上不及格需進行課業輔導者,各學系可向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申請補助經費,開授補救教學課程。
本學期教務處收到老師提供的預警名單,各學系人數經統計如下表:
國立中山大學96學年度第1學期學士班期中學業成績不佳預警人數統計表
單位 預警科目數 人數統計
B101中文系 1         1
B102外文系 2         2
B103音樂系 12 1       13
B106劇藝系 1         1
B200理學院 8 3 1     12
B201生科系 7         7
B202化學系 10 4       15
B203物理系 5         5
B204應數系 18 8 2     28
B301電機系 35 12 4   1 52
B302機電系 31 3 1     35
B304資工系 35 12 3 1   51
B308材光系 2         2
B400管學院 1 1       2
B401企管系 2 1       3
B403財管系 1 1       2
B502海資系 2 1       3
B504海工系 11         11
B606政經系 3         3
總計 187 47 11 2 1 248

 

回目錄

 

961教學意見調查全面開跑!

 
    本學期教學意見調查預計於96年12月24日至97年1月7日之間施行,為促使調查作業順利推展,本處已辦理4次教學意見調查訪員訓練, 請各系所邀請領有訪員證之同學協助施測;各施測人員並請遵守保密原則,於施測現場彌封問卷。
  施測期間,教務處同仁將至各施測現場巡視,儘可能防止干擾教學意見調查結果公正評斷之因素,如非同學親自填答、訪員不依照施測流程施測等。對於此次施測,也請全體之學生, 以謹慎的態度填答,並請同學對於認真教學之教師,不吝於給予高分;若於學習過程中,遇有任何困難需教師協助或其他對教師之建議,都儘可能地反應於問卷上。問卷結果絕對保密,且教師只會於下學期開始時,看到教學意見調查統計結果。

 

 

回目錄

 
 
 

  96學年度教師評鑑 作業時程已進入資料彙整階段,本學年老師評鑑資料可分別由校務概況指標系統及教師評鑑系統建入。
 
 校務概況指標系統:是教師建置教學、研究及服務等資料的平台,開放全校教師建置資料。此系統除 提供教育部校務評鑑時全校所需之資料外,亦可提供各系自我評鑑時之資料。系統網址:http://kpi.nsysu.edu.tw/svt/login/index.asp
  教師評鑑系統是須評鑑教師建置教學、研究及服務等資料的平台, 該系統依權限分別由行政單位、院(中心)、系所(組)及教師負責登錄,提供須評鑑教師完整的彙整資料。系統網址:http://selcrs.nsysu.edu.tw/tch_appraise/

  資料登錄後,請各系所依教師評鑑權限表確認資料之正確性,並於明年4月1日前完成評鑑工作。

 

 
   
 

回目錄

 

 

◎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務通訊》◎
如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的疑問,請來函 教務處
所在位置:行政大樓6008 室 分機2162
教務處網頁 :http://www.academic.nsysu.edu.tw/academic/
 
                      © NSYSU ACA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