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 No.66
 

月份活動預告

 

歡迎踴躍參與「教師數位教學知能工作坊」

 
    一、緣起:依據本期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主軸四:「大學教學與行政效能及學習成效評估中心」(以下簡稱效能中心)之內容,將以提升大學教師...詳全文  
 

歡迎踴躍參加102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助理培訓營」

 
   

一、活動宗旨:本計畫旨在訓練並儲備國立中山大學暨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夥伴學校各學術單位之教學助理、課輔助教,透過專業之培訓課程,讓...詳全文

 
 
  專題報導
 

101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教學經驗及心得分享(三)

 
    本校101學年度教學傑出獎教師及教學績優教師業已遴選完成,包括教學傑出獎教師1位及教學績優教

師23位,共計24位。教務通訊詳全文

 
 
  活動成果
 

大學教學與行政效能工作坊

 
    103年2月13日至14日,由中山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共同承辦

大學教學與行政效能工作坊。本次有PBL工作坊、學習成效評量詳全文

 

  月份活動預告
   
 
 
 

歡迎踴躍參與「教師數位教學知能工作坊」

 
       
   

一、緣起:依據本期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主軸四:「大學教學與行政效能及學習成效評估中心」(以下簡稱效能中心)之內容,將以提升大學教師教學、行政與評鑑知能為計畫主要內容。同時,有鑑於國際間高等教育走向數位化之趨勢,效能中心為推動各校數位教學發展,特於中心內設置「數位教材及課程製作小組」,以負責協助各夥伴學校分享數位教學資源、辦理數位教學助理培訓營隊、協助各校教師製作數位教材與教育部資科司磨課師分項計畫辦公室「新一代數位教學計畫」各項磨課師課程等業務。
爰此,為協助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各夥伴學校教師精進數位教學知能,透過經驗分享與上機實作,協助教師於教育部數位教材認證、磨課師課程設計製作、磨課師課程影音平台使用等領域有專業性成長,特與義守大學共同舉辦本次「數位教學知能工作坊」,供各夥伴學校教師參與。
二、目標:
(一)增進大學教師數位教學知能
(二)協助教師掌握教育部數位學習教材認證資訊
(三)協助教師了解磨課師課程設計、製作方式並試用磨課師課程平台
(四)實地參訪義守大學數位教學製播空間
三、日期:
103年3月14日(週五)辦理
四、地點:
義守大學國際學院(高雄市大樹區學城路一段一號),
交通資訊請見:http://www2.isu.edu.tw/w2012/wap1-1.htm1
五、參與對象:
本知能工作坊適用對象,以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各夥伴學校專兼任教師為主。
六、工作坊內容:

時間

課程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地點

09:00~09:30

報到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09:30~10:30

教育部數位學習教材認

證經驗分享

主持人:
鄭雯 主任(中山教發中心)

主講人:

楊奕馨 副教授(高雄醫學大學)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3401

10:30~10:40

休息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10:50~12:00

翻轉課堂:同步網路

教室之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主持人:

鄭雯 主任(中山教發中心)

主講人:

陳年興 講座教授(中山大學)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3401

12:00~13:30

午餐時間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13:30~14:30

磨課師課程設計

主持人:

鄭雯 主任(中山教發中心)

主講人:

課程規劃師(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3401

14:30~14:50

茶敘時間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14:50~15:50

磨課師課程教學平台:

PROERA使用介紹

主持人:

鄭雯 主任(中山教發中心)

主講人:

蔡翼成正工程師(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3401

15:50~16:00

休息

 

 義守大學校本部

 科技大樓4

16:00~17:00

義守大學影音後製作

空間參訪

主講人:

義守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義守大學國際學

 6

17:00

賦歸

 

 

七、承辦人:本校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李宗唐輔導員,e-mail:zackli@mail.nsysu.edu.tw,電話:07-5252000*2161。

 
     
 

歡迎踴躍參加102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助理培訓營」

 
       
   

一、活動宗旨:本計畫旨在訓練並儲備國立中山大學暨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夥伴學校各學術單位之教學助理、課輔助教,透過專業之培訓課程,讓教學助理、課輔助教瞭解應盡職責,學習教學技巧及有效之教學策略,發揮所學,以協助各校教師在學業課程、實驗及實習課程之教學及課後輔導,提供學生更完善之學習資源,進而提升教學品質。

二、活動方式:以專題演講、個案分享或綜合座談方式辦理。

三、活動時間:10339(星期日)

四、活動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活動中心三樓演藝廳

五、主辦單位:本校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

六、參加對象:

(一)中山大學各學術單位預定於102學年度第2學期任教之教學助理、擬擔任學習輔導角落或補救教學之課輔助理尚未取得資格證書者,或未來有意擔任教學助理欲提早取得認證資格者。

(二)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夥伴學校102學年度擬任教之教學助理或補救教學之課輔助理。

因場地有限,本梯次最多限400人報名(本校350人,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夥伴學校50),請以符合前述條件之學生優先報名。

七、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主持人或講座(暫定)

0830-0850

報到

 

0850-0900

始業式

中山大學教發中心主任

鄭雯 助理教授

0900-1030

專題演講〈一〉

教學助理制度與職責

網大平台及教務系統操作

國立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何漣漪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圖資處

黃信憲 先生

1030-1050

休息

 

1050-1220

專題演講〈二〉

班級經營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師培中心

陳義汶 助理教授

1220-1310

午餐

 

1310-1330

下午報到

 

1330-1500

專題演講〈三〉

有效的教學策略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簡成熙 教授

1500-1520

休息

 

1520-1650

專題演講〈四〉

師生溝通與人際互動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所

邱文彬 教授

1650

結業式

 

八、報名事項:

(一)報名時間:103217()0800時至10335()1700時止。

(二)報名方式:請至本校「教學助理培訓資訊網」http://www.course.acad.nsysu.edu.tw/TAsystem/login.php登載資料報名,逾期或超額不予受理,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九、上課認證:

(一)上課當天請務必攜帶個人身分證,作為每節課刷卡簽到及課程認證用。

(二)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夥伴學校參與培訓學生,由主辦單位依據實際到課節次、時數,核發「培訓時數證明書」。

(三)每節課程遲到、早退15分鐘以上,該節課不予認證。

(四)自本學期起,教學助理需進入「學生學習歷程檔案」(http://ep.oaa.nsysu.edu.tw/),以選課帳號密碼登錄(授權碼不須填),並完成個人基本資料(自傳)、學習發展計畫與反思之撰寫,始取得教學助理資格。

(五)為確保教學助理服務品質,將於每堂共通培訓課後進行測驗(4門主要課程),測驗結果平均分數須滿60分以上,且任何一科不得為零分,即獲得共通培訓課程時數認證(如成績未達標準者,可報名下一梯次培訓,惟分數重新計算,並須全程參與;或前梯次未全程參與而再次報名本梯次課程,亦須全程參與)。後續再參與學術單位之培訓課程,總計8小時以上之課程,始具備教學助理資格,未取得資格者,不得擔任本校教學助理。

十、承辦單位聯絡人:

(一)行政業務: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王苡晴小姐。電話07-5252000分機2162。傳真:07-5252929E-MAILsunny917@staff.nsysu.edu.tw

(二)TA培訓報名網: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盧宏翊先生,分機2171

(三)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圖資處黃信憲先生,分機2527
 
     

 
專題報導
 

101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教學經驗及心得分享(三)

 
       
   

本校101學年度教學傑出獎教師及教學績優教師業已遴選完成,包括教學傑出獎教師1位及教學績優教師23位,共計24位。教務通訊特邀101學年度獲獎之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及心得,並自64期開始陸續刊登系列報導。

「拋出問題、自主學習」-海工系陸曉筠老師

「大學生與高中生應有不同的思維模式。」陸曉筠老師說,大學部不能當作高中部來念,研究所不能當作大學部來讀;高等教育普遍化,學生程度卻沒提昇,不是一件好事。課堂上,陸老師通常不會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答案,因此,學生可能會先歷經一段渾沌撞牆期;在這個時期,學生要試著發現問題,設計解決方法,然後找到答案。「學習如何學習」是學生修畢課程後需具備的能力之一。

陸老師非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前她會將授課的PPT放在網路上供同學下載,但是現在她覺得這樣會養成學生的惰性。陸老師認為,上課是為了教授課程的主要內容,但是相關的知識,同學要自己花時間探索與學習。「現在的學生用功起來是很可怕的,前提是要用現在學生的方式。」她說,現在學生合作的能力比較好,以前強調的是在團體中爭取第一名,但是現在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運用團隊合作發揮最大效能。 

教學上特別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曾有許多外系的同學來修課,創意地結合不同領域的學科,這不但讓本系的學生得到跨領域的知識、開拓自我思維的視野,也讓學生間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未來,陸老師希望中山的學生要再積極一點,拓展學習領域的寬廣度,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與國際接軌。

「全盤掌握、互動學習」-中文系紀志昌老師

「一堂六十分鐘的課,我通常要準備兩到三天。」紀志昌老師所秉持的教學態度,就是要求自己全盤掌握授課內容。因為學生的學習成效並非百分百,老師要能熟悉教材脈絡,掌握教學目標,將龐雜的書本知識化繁為簡,並清楚地傳達,方能引導學生通往正確的學習途徑。

「好的教學成效能讓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真正融入課程的學生,會深入探討事物的本質,有問題發問的。藉由問題的提出,老師能瞭解學生理解的程度。因此,適當地引導學生發問,透過意見交流與討論,協助同學內化所學的知識,是老師教學上的首要工作。另外,紀老師會將授課內容與時事結合,讓同學知道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實際應用在生活中。

「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就像酵素,要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相對於大陸的學生而言,台灣的學生缺乏危機意識且學習動機不足。紀老師說,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學生認為學校所學的知識無法滿足職場所需,因此沒有動力學習。所以,如何使授課內容具實用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意願,是老師在課程設計時須列入考慮的;畢竟,有動機的學習,才能使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且提升學習成效。

扎實學習---海資系 李玉玲教授

「當學生是必經的過程,而我們總要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玉玲老師的課並非能輕鬆修畢,課程一開始她就告訴大家:「這堂課不接受任何成績上的通融,考幾分就是考幾分,不會加分。」就算如此,學生仍願意付出心力、時間來修這堂課,因為一旦你修了這門課,不來聽課,就是你吃虧!課堂上,玉玲老師除了使用坊間的教科書外,她還自己編排教材,再重新詮釋整理教科書上的內容,一切只為了讓學生學起來能更有效率。「肉體是軟弱的,但學習精神可嘉!」玉玲教授十分心疼想認真上課卻得和瞌睡蟲奮鬥的學生,也因此她一直想辦法讓課程內容結合更多生活上的實例,甚至還嘗試過上課講笑話給學生聽!

為防學生上課無聊,玉玲老師經常拋出問題來吸引學生注意,讓他們從已知的知識出發,思考更多不同層面的問題;此外也會分組做專題,每一組都必須上台呈現自己的報告成果,這不僅可以讓她清楚學生吸收多少,也是學生踴躍提問、活用知識的好時機,玉玲老師還強調「做錯也是一種示範」,不怕學生做出錯的報告,只怕學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

雖然修這門課很不容易,但被當的學生總會選擇重修再次挑戰自己;甚至還有學生在畢業後特地寫了一封信給她,感謝她當初當掉自己,讓自己能有「重修的機會與體會」!「看得起自己,讓學生成為有信心、能力,願意負責任的人。」這是玉玲教授堅持的原則,因為腳踏實地的學習,比什麼都重要。

 
     
 
活動成果
  大學教學與行政效能工作坊  
       
   

103年2月13日至14日,由中山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共同承辦大學教學與行政效能工作坊。本次有PBL工作坊、學習成效評量工作坊等場次。

首日舉行的場次有PBL工作坊,首由高雄醫學大學的戴任恭教授以高醫經驗為主體,暢談PBL理念。戴教授指出PBL的首要標準程序即為如何發現『自己不知道甚麼』?為此,可由製作【知道】和【必須知道】的兩種清單著手,接續以已知為基礎,觸發尋求其他尚未知道,但必須知道的知識的動機,由動機推進計劃,將過去未知的問題解決,成為已知,在從此擴大的已知基礎,繼續推進到下一個必須知道的問題,養成「想要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以期未來學生能超越能力,解決問題。戴教授也分享高醫PBL學習法的課程安排比重,以及教案執行程序,包含教案的撰寫、送審修改、PBL執行委員會審核、召開課前說明會到教案的執行及回饋。其中,關於教案的執行,也就帶領Tutor的重要性及方法,與如何破除學生既有學習方式等面向進行實務分享。戴教授勉勵各為教師能在PBL的教學能成為榜樣,進而循序做到推動、導引,及倍增,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人。

結束PBL理念的介紹後,由輔仁大學林鈺玲教授分享「如何撰寫PBL教案」。林教授指出國內目前採用Hybrid-PBL type 的教學方式,除小班教學外,也仍需搭配各種支援課程,因此在小班教學中的教案設計更顯重要。林教授提出四項學習準則:(一)激發並運用已有知識、(二)在相關情境中學習、(三)提供能激發學習活力的方法、(四)能夠反映真實生活的情境。在此四項原則上,輔以設計教案的七原則,包含(一)教案內容與學生先前所學相銜接、(二)包含數個能激發學生闡述與思索的線索、(三)選用學習者未來面對的情境作為教案陳述、(四)以臨床問題涵蓋相關基礎醫學概念,促進知識整核、(五)鼓勵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六)教案能引發學生興趣與小組討論、(七)教案與教師預定之學習目標相符。透過PBL的教案劇本,讓學生能在模擬未來職場真實生活會面臨的情境之下學習,加強知識的理解、學生自我學習、合作,而不僅僅是記憶。

談完PBL教案撰寫方針,接續由高醫林宗憲教授分享「如何審評PBL教案」。教案在撰寫完畢後,將接受三階段審查,第一階段送教主負責老師審查、第二階段送交審查委員進行審查,教案撰寫者在得到審查意見後,進行修正與改進,在進入第三階段則由PBL執行委員會確認其是否修改確實,以及評估其實際執行的成效。接續在召開PBL課前說明會,並對學生及助教實施PBL教案意見調查表。藉由重重審查與修正,以此完成能確實達到問題學習導向的教案。

在PBL教學的執行面,則由周汎澔教授分享「如何帶領PBL教學」。周教授分享PBL進行的七項步驟:(一)研讀教案及澄清定義、(二)列出事實與界定問題、(三)腦力激盪及運用已知、(四)初步假說與整合歸類、(五)特定可達成的學習目標、(六)自我研習與資料搜尋、(七)分享新知與整合應用,發展新問題及學習目標。在此七步驟中,PBL小組參與者各有其角色,小組老師需負責營造學習氣氛、設定時間、鼓勵學生討論、協助學生掌握主題、給予回饋與評估;討論主席則需主持討論過程,摘要討論的內容,校對記錄的正確度;記錄者則需協助整理討論內容,製作摘要;參與討論者則需積極參與、傾聽,並提供支持或反駁的佐證資料。其中,周老師更詳盡提出回饋原則供教師參考,回饋學生時,應及時且明確的給予回應,可善用實例,具體描述,同時避免批判性的回饋,把握公開稱讚,私下指證的原則。同時,也可使用PNS (Positive/ Negative/ Suggestive) 三明治式包裝,先肯定學習者的正確行為,在針對缺點指正,並共同規劃改善計劃。透過正確且適當的回饋,能促使小組討論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參與、思考、分享、創造,達成學生自我引導學習的目標。

PBL工作坊的下半場,則將參與的教師分組,實際進行PBL教案設計,最後更有案例審評與實作,讓各位教師能即刻熟悉與運用上半場所學之教學方式。

次日為學習成效評量工作坊,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黃淑玲教授分享其經驗。黃教授以「大學的教與學:兼談教學專案發展」為題,首先討論大學的機會與挑戰。菁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傳統教室學習轉為多元化的學習平台、評鑑的機制等,都是大學教師面臨的處境。而面對這些機會與挑戰,則產生了兩項典範的轉移,一是品質概念轉移、一是教師角色轉移。品質概念從教學品質的保證,轉為學習品質的保證;而教師則由傳授者轉為協助者(不同以往單向講授、提供答案,而是需設計能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評估的教材與教學方式)。在面臨這些轉換的情境下,教師的教學學術力提升格外重要,教師需自我省視教學行為,思考學習者之學習成效與感受,提升教學方法。

接續,黃教授分享「學習成效與評量尺規之應用」,在教與學後,如何評量學生學習成就,也是教師重要的課題之一。黃老師指出,首先應從需求調查做起,瞭解自身授課的領域評量需求為何、瞭解評量需求為何、評量遇到的挑戰及困難為何等,先釐清需求後,才能設計符合需求的評量尺規。評量尺規乃是一套行為準則,將學習者應得的成效,具體的標準轉化為評分,除讓學習者瞭解現況外,也能提供改善建議。評量尺規的使用能幫助引導學習,讓學習者有規則可循,也能訂定統一標準,瞭解學生整體學習成效,並讓學習者就評量結果自我檢視。尺規的構成包含尺規說明、等第、尺度、向度,及向度描述等,以要素為根基,搭配清楚的尺規開發目標,以及教學者與受評者的參與,配合一定時間性的檢討、調整進行修訂,方能盡可能規劃一有效公正的評量尺規。

工作坊的下半場,則由與會教師分組實作,規劃自身課堂上的評量尺規,輔以講者解析,扣緊知識吸收與實務結合,讓教師能快速熟悉運用。盼能藉黃教授的分享,使教師未來能設計出合宜適用的尺規,瞭解自身當下的教學行為、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以發展未來的教學規劃。

透過工作坊短時、密集的方式來結合知識與實務,幫助教師能快速學習新知,及熟悉其運用方式,期許能藉此精進大學教師教學知能、提升教學技巧、建立教師及行政人員相關知能。

 
     
 

 
◎ NSYSU ACADEMIC

◎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務通訊》◎◎   如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的疑問,請來函 教務處

所在位置:行政大樓6008室 分機2164     教務處網頁 :http://www.academic.nsysu.edu.tw/academic/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