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為提昇教學成效,樹立教師教學專業典範,訂有傑出暨優良教學獎遴選辦法。97學年度傑出暨優良教學獎共選出3位傑出教師,10位優良教師,並於校慶慶祝大會中頒發獎牌及獎金。為分享得獎教師優秀的教學表現及理念,本通訊將分批報導這些教師在教學上傑出的表現,提供全校老師觀摩。
|
|
|
 |
「周」密教學,「雄」視天下
97傑出教學獎
物理系 周 雄教授 |
|
|
|
|
|
|
|
物理系大二必修應用數學,難度較大一必修落差較大,學生如果沒有調整讀書態度,將大幅度影響學習成果。周雄老師接手應用數學課之後,不斷思考:「如何激起學生對物理的好奇心」、「如何鼓勵學生有學習獨立的意願」,而老師亦嘗試多種方法激勵學生:
1. |
以老師在哥倫比亞大學及貝爾實驗經歷,加上幽默的描述方法,
在潛意識中激發學生向上的心志。 |
2. |
以絕對的評分方式,鼓勵學生自我掌控學習步伐,將考試成績及
作業所佔的比重清楚說明,不另行加分,且設計適當的考卷,讓
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
3. |
每次期中考過後,會依前半學期的考試及作業成績,預估每位同學的風險,發佈「風險評估表」,讓同學知道自我的學習進程及成效。 |
周雄老師更對於老師的授課方法有所體認,認為一個優良教師,必須要知道學生的方向,才能進行領導,更要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才能培養勇於挑戰的精神,當學生在學習之後,更要讓他們立即應用在其他科目上,才能增進學習成效;老師更以絕對的信任對待同學們,如上課不點名、可吃東西、睡覺,但相對的,也必須給予危機感,以及對於課程的不可忽略性,才能雙管齊下,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老師如此對於教學的多重思考,讓學生的教育加倍得分!
|
|
|
|
|
|
回目錄 |
|
|
 |
教「一」納百,學用合「鳴」 97優良教學獎 海資系 陳一鳴教授 |
|
|
|
|
|
|
|
一鳴老師面對高年級學生,不指定教科書,而提供一系列的參考書,並蒐集最新資料編入教材,例如研究所課程中「水生生物環境學」將環保署所認定28項飲用水可能汙染名單,納入課程中講授討論。而為了提升同學們對海域生物及生態學的興趣,於二十年前即借重救國團自組暑期自強活動隊的方式,成立了「南海岸生態研究隊」,每年暑假帶領大學部同學前往墾丁或小琉球沿岸,以五天四夜生活在一起的方式集中密集的教學。 |
 |
一鳴老師所開設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實驗」、「淺海養殖」課程在講授之外,更注重培養同學飼育、實驗設計以及執行的能力,例如三個活體飼育測試項目,每項要求學生須連續作7-10天,每次2小時,可見老師重視實驗的程度;而在實驗結束之後,便著手進行討論,讓學生能立即活用知識,另要求學生們繳交書面報告,使學生能有系統整理自己所學。一鳴老師的教學方式,可謂面面俱到。 |
|
|
|
|
|
|
回目錄 |
|
|
 |
不拒南「北」,「豪」施教澤 97優良教學獎 企管系 黃北豪副教授 |
|
|
|
|
|
|
|
北豪老師自編教材作為課堂資料,並以一般市售教科書為輔助,加強學生們的學習,更以親身經歷與實例搭配,加深學生們的印象,此外,老師更早在1999年開始,就使用個人教學網頁,由此可見老師對教學的熱誠,及對學生學習進度的關切。在課堂上,老師除了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之外,更請優秀學長姐們將自己的實務經驗帶回校與學弟妹們分享,例如現任投顧公司副總經理的畢祖明先生(84級畢業)、以及現任惠普亞太區技術經理的廖智寧先生(87級)、工研院IEK經理的戴志言(87級)先生,都曾回校分享其珍貴的職場經驗。
|
 |
老師所授「管理會計」的課程中,出現一名嚴重憂鬱症的同學,經學務處通知之後,老師即設計適合該名學生的課程以及教材,希望該學生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即在一般正常上課之外,老師另與該名學生作一對一的教學輔導,讓學生可以順利完成該課程。老師秉持著「我不在乎學生從什麼學校進來,我在乎學生從我這邊出去時是什麼樣子。」的精神投入教育,並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的完整性,以及獨立思考及批判的能力,落實在自己每一步教育足跡上,可謂是熱於投入,用心經營每一處學習的學生!
|
|
|
|
|
|
|
回目錄 |
|
|
 |
「展」卷益人,「南」得之師 97優良教學獎 電機系
盧展南教授 |
|
|
|
|
|
|
|
展南老師自1989年來到校任教後,即要求自己在上課之前必須研讀課堂內容2次以上,並在第一節課裡,複習上一星期所教授的內容,讓學生可以連貫所學,前後呼應;例如老師所開設的大二「電路學」,每學期至少有三次以上的考試,課程內容不求多,寧求學生可以吸收,不要對課堂失去信心。對於學習落後的學生,不僅加以關心,更請助教給予必要的協助,在如此貼近學生的教學方法下,給予學生們良好的印象:「上課很有條理,能在上課就吸收大部分內容。」 |
 |
老師認為教學技巧並非一蹴可及,而是一精緻化的過程,因此展南老師不斷學習思考,修正自我教學方式,不論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如何,老師都期望在學期結束時,學生的專業知識能有所成長、學習觀點有所啟發。在認真付出之下,老師不僅多次獲得電機系「傑出教學獎」,也曾獲得台電、中鋼公司肯定,邀請規劃及講授多期「配電自動化」、「電力系統」及「電力品質」等課程,更獲得了「傑出工程教授獎」,如此輝煌紀錄,再再記錄了老師對教學的認真!
|
|
|
|
|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