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分學程若停開,已申請核准修習學生仍可繼續修習,學程開課單位會繼續輔導學程學生,不影響學生權益。
二、學程網站及選課查詢系統皆有公告學程課程資料,學程學生已修習通過之學程課程,若有異動刪除,亦不影響學程學分認定。學生若修習新舊規劃表中的課程,皆可從寬採認學程學分。惟學生若修習非學程課程規劃表中的課程,需經學程負責人同意抵免或認列。
三、有關學程申請作業已採取線上簽核方式進行,學生可隨時申請,且不限一個學程。
四、109學年度起入學學士班學生,需符合「國際或跨域學習」畢業條件。教務處除每學期定期E-mail提醒學生,大三加退選前後通知學生進行畢業資格審查時亦會再次提醒。教務處註冊組已規劃於畢業審查系統提供「國際或跨域學習」畢業條件狀況,以利學生修課規劃。
五、針對本學期有學程核心課程選課需求集中之情形,教務處課務組已協調開課單位於異常處理階段(9/18∼22)增加選課名額,並以大四學生為優先;下學期也會增開課程,優先滿足大四學生之需求。
為協助學生培養跨領域多元能力,因應社會與產業發展需要,且可讓學生依據興趣選擇跨領域多元專長,建立跨領域學習深度,在以不延長修業年限與大幅增加修課學分數原則下,本校大學部學生除可選修輔系及雙主修外,亦可依照自己的職涯規劃,適性選修【整合學程】、【學系(所)專業學程】或【微學程】,為學位證書進行加值。
【整合學程】及【微學程】係整合本校各系所及結合他校教學資源、相關師資、設備與課程,提供學生跨領域之學習環境及多元學習管道。每一學程均含括不同領域之課程,使學生於學期間能具備跨領域專長,提高競爭力,以開拓未來的就業機會。
【學系(所)專業學程】係以各系(所)現有「專業課程」為主,與專業領域相關特定「跨院選修課程」為輔,開設貼近產業市場之專業模組課程,提供給本系(所)以外學生「跨領域修習」,鼓勵學生適才適所,修習多元專長以增加就業實力。
目前開設有54個【整合學程】、5個【學系(所)專業學程】及69個【微學程】 ,學生修畢學程規定學分後,在畢業前依本校行事曆公告期限內(約每年4月及11月)申辦學程證書且經核准者,將於學位證書附註「持證人專業選修:XX學程」,以提升學生跨領域學習成效及其就業競爭力。
學程修習學分規定如下:
1.【整合學程】-15學分以上,至少6學分不屬於學生本系所、雙主修及輔系課程。
2.【學系(所)專業學程】-15學分以上
(1)跨院修讀之學士班學生:專業模組課程至少9學分,其它至多6學分得以跨院選修學分抵免。
(2)同院跨系(所)修讀之學士班學生:專業模組課程至少9學分,其它學分得由學程負責人規劃,學生得依其自行選讀。
(3)碩士班學生:含修習專業模組課程至少9學分,其它學分得由學程負責人規劃,學生得依其自行選讀。
3.【微學程】-9學分以上,至少3學分不屬於學生本系所、雙主修及輔系課程。
學程申請時間:
全學年均可受理,學程線上申請系統 http://www.stuapp.nsysu.edu.tw/stuapprep/studentApplication.asp?selform=g3
學程線上申請系統操作手冊(pdf.)
★自109學年度起入學學士班學生應符合下列至少一項「國際或跨域學習」畢業條件:
(1)跨域學習:取得本校或他校一個輔系、雙主修或教育學程;或本校開設之微學程(課程或師資需具備跨院合作性質)、整合學程或跨系所專業學程。
(2)國際學習:出國交換或研修至少一學期;或完成所屬學系審查同意之國外研修課程至少2學分;或國外研修計畫(學習時數至少36小時)。
學程領證時程:
修畢學程應修習之科目與學分數者,得依各學期行事曆(每年4月及11月)規定日期檢具歷年成績單,向本處申請核發「學程證明」,未於申請期限內送件不予受理。
本學期共有54門整合學程,其中有1門為英語學程。另外,歡迎選讀或自行規劃 【個人化學程】,詳情請見連結,修畢亦可視為完成整合學程。
學程名稱 | 學程特色 | 負責人 | 學程網頁 | 學程架構 |
---|---|---|---|---|
金融工程學程 | 1. 加強學生的數理基礎與電腦能力。 2. 充實學生的財務經濟及管理的知識。 3. 結合數理與財務兩大領域的課程使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為本學程的特色。 | 應數系 陳美如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生物技術學程 | 本學程旨在提供完整的現代化生物科技教學與訓練,使參加本學程的學生于修畢學程後,具備生物技術專業能力,增加研究或就業的競爭力。提供完整生物科技及實用性之知識 | 生科系 李昆澤主任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軟體工程學程 | 本學程旨在培育完備的軟體設計知識,使學生具備設計不同資訊軟體的專業能力,增加研究或就業的競爭力。 本學程整合全校的計算機課程,輔導有興趣進入資訊領域的學生,修習專業的軟體工程知識。所有必修科目都至少有三個系所開設,讓學生比較輕鬆選課,順利完成此一學程。 | 應數系 李宗錂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環境科技與管理學程 | 本課程內容包括環境基礎、環境管理、環境保護等三大學科。期使修習本學程之學生從環境保護觀念之建立,到環境管理與規劃之思維及環境保護技術與策略之應用,均能有較為完整之認識。 | 環工所 袁中新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日本研究學程 | 滿足學生對專業日文及日本文化的深入瞭解,並培養學生第二專長,增加其就業機會,使日文人才迅速補充。 | 外文系 歐淑珍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法國語言、文化與社會學程 | 本學程包含有關法國文化、社會、文學藝術方面專業的課程,以期盼學生能於畢業後多具備一份法語專長作為第二外語,使其更有競爭力,擁有宏觀的視野,並跟得上國際化腳步,且更進行培育法語及法國相關研究潛在研究人才。 | 外文系 盧莉茹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生物多樣性學程 | 本學程的規劃提供給全校不限生物相關科系的學生來修習。核心課程涵蓋了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概念、生態學的基本知識、生態工程、生物保育、經營管理與永續利用。學生由修習核心課程建立基礎觀念後,則可由學生個人的興趣及專長,在本學程規劃的四個分組中,選修一主修組。 | 海科系 廖德裕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表達性藝術治療學程 | 音樂治療在醫學治療上,是以有計畫、有組織的方法將其使用在生理、心理、社會、疾病或功能障礙的病人,藉由治療者的音樂素養及音樂知識,運用治療教育的模式以行為治療、行為科學的觀念,把音樂治療當作一種處方,有技巧的施用在有需要的病人身上,不但應用於自閉症兒童及各種心理治療,同時對安寧病房與精神疾病之治療也有相當的效益。本學程配合社會環境多元化跨界整合學習,提升學生素質,增加招生的競爭力與學生未來繼續深造與就業之機會。 | 音樂系 李美文教授 劇藝系 林宜誠主任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音樂藝術管理與行銷學程 | 本學程旨在培育優秀之音樂藝術管理人才,除了音樂專業管理人才外,藝術行銷管理人材之養成亦為本學程發展重點。此外,為配合經濟社會之多元發展及跨界整合學習,本學程亦精心規劃有藝術行政管理、管理學、行銷管理以及藝術行政法規之相關課程,以提供學生未來發展之多元選擇。 | 音樂系 李美文教授 管理學院 葉淑娟院長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資通安全學程 | 本學程重點包含以密碼學為出發點的密碼協定設計與應用課程,著重在培養修習的學生具備融會貫通能力,能夠針對不同環境下的各種生活應用,利用密碼學的知識及各項密碼元件來設計、分析並且檢驗安全協定,以滿足安全需求。此外,針對網路環境安全的確保是另一項重點,教導學生如何保護自己的使用環境不受到來自於網路上的各項惡意攻擊。最後則是資訊法律的部分,藉由法律的角度切入來檢視技術層面的可行性與合法性。 | 資工系 范俊逸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行銷管理學程 | 本學程主要的重點是提供教育資源給有興趣培養行銷專長(包括行銷管理、行銷企劃、廣告、銷售、消費者事務、零售管理及國際行銷等)的學生,以增進其行銷專業知識及就業技能。 | 企管系 張純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會計學程 | 本學程採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學方式,俾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會計專業知識,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完整企管教育,畢業學生將能在企管、財務及會計各項領域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及機會,也更能面對及適應當前的嚴厲競爭。 | 企管系 陳妮雲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科技創新與服務業管理學程 | 本學程主要的重點是提供教育資源給有興趣培養服務業管理及科技創新專長(包括新興科技趨勢、科技管理、創業管理、生產與作業管理等)的學生,以增進其專業知識及就業技能。 | 企管系 黃俊智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性別研究學程 | 性別主流化是聯合國晚近推動性別平等的核心工作,同時,隨著國內學生性別平權意識提昇,各大學校園相繼出現要求開設性別課程的需求。鑑於本校在社科院、通識中心、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等相關系所都已開設相關課程。藉由開辦整合性的性別研究學程,不但可以整合校內相關資源,也可以促進校內院際課程間的銜接,並開?不同學門間的對話。 | 社會學系 陳美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環境教育學程 | 一、培養具宏觀海洋知識之環境教育優秀人才。 二、進行科學研究與教育實務教學之整合訓練。 三、建立環境資源永續利用及環境保護之觀念。 四、膺應環境教育法實施,培育環境教育人員。 | 海科系 陳孟仙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人力資源管理學程 | 本學位學程之發展方向,係以原本企管系既有的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課程為基礎,並更進一步整合管理學院內其他系所的教學資源,透過課程的規劃,讓學生可以透過學程的修習,取得專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屬於企管主要的功能性管理之一,也是企業策略執行時的重要基礎,本學程主要的重點,在於透過課程的安排,一方面使學生瞭解人力資源管理各項相關的子領域(招募、選才、訓才、用才、留才),二方面則協助學生強化全方位的管理能力,以及瞭解各項管理工具設計的原理,使學生能在實際進入職場時,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之下,進行各種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業務。 | 企管系 王致遠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機器學習與多媒體技術學程 | 本學程技術上的重點包含三維電腦繪圖技術、視訊及影像技術、體感遊戲技術、與軟硬體協同技術。具體之目標包括擴增實境的數位典藏、具個人特徵之全身模型情境融入互動系統、3D流體模擬等等。此外,亦涵蓋數位媒體傳播、劇藝、動漫、音樂等內容之創作、產生、數位化等等相關課程。從上游到下游的垂直化課程整合,著重在培養修習的學生具備融會貫通能力,能夠處理不同環境下的各種應用需求。 | 資工系 陳嘉平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巨量資料分析學程 | 透過跨院系整合,以統計學、資料庫、以及巨量資料分析為基礎,結合跨領域的專業課程,認識如何有效整合並分析資料,進而從中萃取出有價值的資訊。 在基礎面培養學生對於資料本身的結構以及儲存等主要觀念的認知,同時學習如何透過統計分析概念、分析工具的使用,最後結合異質資料整合分析的概念,讓學生能充分了解巨量資料在各領域中可能的應用。 | 資管系 徐士傑主任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地方敘事與創生學程 | 為了培育新一代富有創業精神學習者,本學程預計設計一系列創業實務相關的實作與理論課程。透過課程的培育,期望可以誘發學習者的創業心態,勇於開創出不同的創業事業與相關實務。 | 西灣學院 楊士奇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氣候變遷與調適學程 | 1.培養具備正確認知氣候與環境變遷觀念之研究、教育、規劃及管理人才。 2.培養具備調適及因應未來氣候與環境變化相關知識之人才。 3.建立環境及社會永續發展之觀念,並引導學生體認變遷過程中,應該要具備的思維與能力。 | 海科系 張詠斌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金融科技學程 | 近年來許多資訊技術被應用在財務資訊、支付、投資、融資及投資顧問等金融域上,獲得社會與企業熱烈的回響,然而相關人才的養成,往往賴於自身進修或企業再培養,造成相關人才供不應求。若能在校園整合財務與資訊領域所需具備的知識與技術,除了能供社會與企業發展動能外,更能幫助學生擴展眼界:使資訊背景學生了解應用領域的關鍵需求;使財務背景學生認識技術可行性與可能性。對於學生未來在創新商品/服務、跨背景的團隊溝通和串聯概念與執行的能力上,將有莫大助益。 | 財管系 邱敬貿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海事工程學程 | 培養學生具備海洋相關工程施工管理、規劃之概念,及對於海事工程相關技術及儀器設備具備實際操作及應用之能力。期望透過跨院系整合,連結現行國家推動之離岸風力發電工程及其相關海事工程等,落實學用合一的理念。 | 海工系 葉博弘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臺灣研究學程 | 以「臺灣」為探討重心的課程,在目前大學的框架中,囿限於學科的分工,常見的現象便是,在某些主題或議題上,只呈現自身專業的一面,而且相關課程零星分布在各系所的選課單上,缺乏有體系的跨學科統整。本學程旨在整合校內相關、可相互參照的講授類及應用性課程,讓學生能從宏觀與微觀、不同向度的視角,學習有關臺灣的知識,深化自我與環境的認同,以期對臺灣有較整體的認識。 | 西灣學院 江政寬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南星產業樞紐學程 (★自113年2月1日起停止受理申請修讀學程) | 本學程結合工學院與海科院堅強師資陣容,並引進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與中信造船公司內資深研究技術人才之實務經驗,整合產業發展所需之學術基礎訓練與實務經驗,以強化學生對於學理與實務之鏈結。為邁向「產業客製化」、「國際學習銜接」之趨勢,且落實學用合一的宗旨,本學程共分成四個專業分組:「設備系統科技」、「國防科技」、「能源科技」、以及「船艦工程」。而為增進學生之國際競爭力,在畢業前一年可申請本學程特別募款成立之助學金,有機會獲得赴國外交換學習半年之補助。此外,修習本學程學生在滿足學分與實習規定後,合作業者將根據於企業實習之綜合表現,優先錄用進入所屬研發單位服務。 | 海工系 許弘莒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跨領域智慧製造學程 | 本學程將結合機電系、資工系、光電系、醫科所、教育所、資管系、應數系之專業教師,除提供學生跨領域智慧製造中所牽涉到的機動學、自動控制、機械製造、機器學習理論、訊號處理、邏輯控制等跨領域相關知識外,並提供與智慧製造相關的跨領域實務課程,從基礎學理訓練出發,再以實務課程作為驗收。 藉由智慧製造跨校跨域教學聯盟,訪視相關業者和邀請業師現身說法,利用案例分享討論,訓練學生利用學校或業者相關資源,也包含業師授課之實務教學,讓修課同學可以提升知識與技能。 | 機電系 王郁仁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音樂與高齡照護學程 | 因應現今高齡化社會及高齡人口逐年成長,本學程以關懷社會議題為出發點,持提升高齡永續照護及活躍老化的願景,以音樂為核心,發展具設計與實用性之表演性藝術、律動活化等整合型課程,友善高齡照護環境與學習場域。 課程目標: 1.激發學生創意發想與執行力,設計並構思高齡者所適用之音樂治療活動,發展出可出版之高齡照護相關教材與教具。 2.培養學生於醫療機構、長照中心與樂齡學苑等實作過程中,理性判斷所遇問題與解決方案之能力。 3.提升學生生活教育層面,啟發同理心與社會責任之參與,並能學以致用推動優質高齡生活品質與高齡學習環境。 | 音樂系 李美文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企業社會責任學程 | 企業社會責任成為許多公司經營內外部重要的績效評估指標,除貢獻經濟發展之外,對內致力改善員工家庭生活品質,對外亦積極經營地方社區關係或保護環境發展議題,透過實踐CSR以求企業永續發展。 各產業CSR探討議題與公共事務管理極其相關,本學程囊括企業公司經營CSR時需具備的知能與技能課程,藉由專業師資講授、實作、參訪學習或邀請各領域專家進行講座交流,多元的學習方式,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增加實務經驗,提前為未來進入就業職場準備。 | 公事所 游尚儒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食品安全學程 | 本共學群課程希望設計成跨學系又兼顧檢測技術、風險評估、管理溝通等方面的實用課程。因此邀集化學、生物、醫學、環工各系教師,與市府農業局及衛生局、食藥署、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民間檢驗公司(如SGS)、醫療院所(如高雄長庚醫院、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專家,共同參與規畫與講授課程,亦安排食安各領域之專家學者演講進行互動交流,甚至安排學生至食品工廠參訪及業界實習。 | 生科系 吳長益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沉浸式體驗技術與應用學程 (★自113年2月1日起停止受理申請修讀學程) | 「沉浸式體驗」所需具備的技術層面涵蓋光學投影、色彩呈現、影像處理、機電控制與體感回饋,而在內容的呈現與應用場域上則涵蓋極廣,包含音樂、劇場、文化、教育、醫療等。本整合學程融合與沉浸式體驗技術及應用面相關之各系所專業,以實例教學與專案式訓練,協助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將心中的奇想淬煉成妙想,實現成可展演、有技術內涵、有應用能力的實體作品,增加學生的跨界思考與合作/實作能力。 | 電機系 邱日清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擁海學程 | 1.以基礎課程補足外系修課學生的基本海洋相關知識。 2.透過數據分析的課程,讓學生具備分析物理或化學的資料能技能,使其能夠以數據角度來解釋環境的現象與變化。 3.進階課程的安排,使學生能夠更熟悉實務上的操作。如: ”海上實習課程”,由修課學生自行設計實驗,並實際進行出海研究採樣調查,並於採樣完畢後由修課學生分析採樣資料,於期末上台展示其實驗結果。 4.總結性課程: 海洋環境影響評估,開設目的旨在讓修課學生瞭解環保署所訂定之環境影響評估之精神、適用範圍以及評估之進行方法和過程。除了透過課堂講授讓修課學生學習環境評估相關知識外,透過本校曾任環評委員之教師與業界專業人員舉辦經驗分享座談,讓修課學生瞭解環境評估產業之發展現況,思考如何讓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之間取得平衡,使修課學生藉由修習擁海學程總結性課程整合生物多樣性學程、環境教育學程、生態旅遊與解說學程及氣候變遷學程所關注之生態保育議題與相關產業發展。 | 海科系 黃蔚人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學程 | 隨著四年一度市長選舉日期之接近,諸位候選人紛紛提出其競選政見,而「智慧城市」也成為一個一再被提起的重要字眼。的確,在面對高齡少子化、節能減碳、永續發展、產業振興等都市發展相關議題時,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頓時變成一個熱門的學問與技術;然而,在回顧本校各系課程之內容,雖有部分課程涉及區域發展、城鄉規劃,但仍存在著課程分散於各系所,未能形成系統之問題;同時,由於校內缺乏運輸規劃相關課程,也無法使學生充分瞭解土地使用與運輸系統之相關性。在此情況下,有必要提出一個整合學程來讓本校學生得以對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有一基礎的認識,以深化相關知識並擴充視野廣度。 | 政經系 李予綱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人工智慧與數學學程 | 因應科技發展對人工智慧的需求,開設使學程協助學生學習相關於人工智慧應用所需的數學課程(原理)及計算機程式運用,以期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所遇到的不同問題,以此基礎開發新技術或方法。 | 應數系 林晉宏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校園預防醫學學程 | 本學程之課程將設計為跨學院學生皆能修習,不將修習對象框限於僅具醫學相關背景之學生,而是讓來自不同學院之學生都能修習(含文、管、社、海、理、工等),使其具備基本的健康醫學常識與背景。課程內容會聚焦在學子們平日生活上容易遇到會影響身心健康的問題,並依此為主軸,串連本校現有系所(化學、生科、生醫、醫科等)、共學程(如PM2.5及食品安全)與當今社會重大生活議題,使本課程能更全方面且正確的傳遞給青年學子們維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及資訊。而為使本校於日後成立醫學院時能更平順,本學程之設立無疑可做為先驅前哨。本學程所屬之課程,授課師資將與高雄醫學大學及附屬醫院及高雄地區大型教學醫院中心(如高雄長庚醫院、高雄榮總醫院、義大醫院)合作,以結合高雄地區之醫學教學資源,打造優質的基礎醫學教學平台,使中山大學學生能在本校醫學院成立前,即能率先享有基礎健康醫學教育。 | 化學系 謝建台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海洋生產模式學程 | 自專業的海洋生物資源、生物技術等課程中融入經濟行銷管理的思維,有助於學生創造未來的藍海職場。 | 海資系 廖志中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海洋循環經濟學程 | 本學程建立微生物、藻類及植物利用及耐受廢棄物能力知識及應用生物技術於廢棄物處理循環再生系統之觀念,達成海洋廢棄物利用及減量化的海洋循環經濟概念,提升未來就業/創業能力,培育未來職涯發展。 | 海資系 李澤民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永續海洋休閒運動產業學程 | 本學程以西子灣海域及新海域中心為主要基地,透過本校特有之地理環境,輔以海洋科學優勢及創新創業取向,推動結合海洋運動、海洋科學及休閒管理之整合學程,並透過新創教育及產業實習,培養實務經驗,提升競爭力。 | 西灣學院運動與健康教育中心 羅凱暘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自然科學之程式應用學程 | 藉由編排的課程,使得學生至少習得一門程式語言。 | 化學系 邱政超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天然藥物合成學程 | 訓練及培養天然物化學專業人才或國家醫藥化學合成人才。 | 化學系 林渝亞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有機和材料合成學程 | 有機合成和材料合成為我國工業的重要基柱。以化學為基礎,由原子和分子的觀點,引導學生進入有機和材料合成領域,培養學生的合成能力。根據應用的功能性,可設計藥物或材料的結構。促使學生的專長能與產業接合。 | 化學系 李志聰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醫務管理學程 | 因應我國特有之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迎接醫療國際化時代來臨,著重品質管理、病人安全、風險控管與永續經營的醫務管理新思維,使學士後醫學系學生能在修習臨床醫學教育的同時具備醫療產業管理與運作的基礎知識,乃結合本校管理學院開設醫務管理學程,為全國唯一具備專業管理學術研究機構資源並兼具健康照護與相關產業實務應用的整合性學程。 | 企管系 葉淑娟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學程 | 融合「永續發展」、「地方創生」相關概念,規劃跨院所科系之課程,內容包含永續管理、地區及區域發展等議題,透過課程講授、實作及實務界見學等,從不同面向提供理論與實務兼具之課程,供學生多元選擇。期望培養能從永續管理角度,了解公私部門資源、妥善連結各利害關係人及單位,推進地方事務之人才。 | 公事所 游尚儒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半導體製程模組學程 | 此學程為國立中山大學與台積電共同合作規劃。學程納入必備的半導體課程,可以縮短學用落差,培育具有就業競爭力之半導體專業人才。 | 物理系 張鼎張講座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半導體設備工程學程 | 此學程為國立中山大學與台積電共同合作規劃。學程之設計乃培育本校學生之半導體設備專業知能,使學生能於畢業後順利進入半導體廠擔任設備工程師。 | 機電系 林哲信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半導體元件學程 | 此學程為國立中山大學與台積電共同合作規劃。學程內容包含有『元件開發類』、『製程整合類』與『材料分析類』三種面向之課程內容,以涵蓋半導體產業中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公司所需之專長學科。 | 電機系 馬誠佑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實用英語跨域學程 Practical English Cross-Disciplinary Program 【全英語學程】(Program Taught in English) | 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英語能力、加強學生學術知能與素養增進學生職場溝通技能、競爭力及國際觀。 This diverse and innovative program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skills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trengthen students’ cross-disciplinary academic knowledge and literacy, and enhance students’ workplace communication skills,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rnational outlook. | 西灣學院 李香蘭約聘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中文創意跨域應用整合學程 | 中文系近年教學創新方式著重於帶領學生實作應用,將中文含蘊的文思養分轉化為創意應用,並結合跨領域的知能技巧,累積豐富精采的文創成品。我們擬成立「中文創意跨域應用整合學程」,本學程乃以中文基礎核心課程、古典文化及現代文學課程為重要基礎養分,進而延伸至跨域應用課程及專題製作課程,一方面鼓勵中文系學生藉由修習此整合學程進而將中文涵養應用於多元領域,另一方面也鼓勵非中文系但對中文領域有興趣的學生,藉由修習此整合學程而加深其中文專業知能。 | 中文系 林芷瑩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數位IC設計學程 | 本學程既培養學生的數位IC設計基礎與進階專業能力,亦透過選修課程引導學生對於數位IC設計領域之不同面向更加深入的知識追求和興趣,如算術處理器設計、矽智財驗證、數位通訊電路設計、FPGA設計實務、SOPC設計實務、電子系統層級設計與驗證、高可靠度系統設計等方面。 | 電機系 謝東佑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類比射頻IC設計學程 | 在人工智慧、物聯網興起的時代,未來的世界,所有產品都能無線上網,可以感測外界的訊息而自主應變,本身能量來源也能自給自足。為了實現這些功能,需要使用無線通訊、感測器及綠能等應用晶片。類比射頻IC在這些應用電子產品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提供無線通訊的射頻晶片、各類感測器的讀取電路IC、太陽能、風能、震動能等獵能晶片及電源管理晶片等不同電路,以應付人工智慧、物聯網及綠能等不同應用。 | 電機系 李宗哲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半導體化學學程 | 半導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已經是人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在手機和平板電腦內各類的運作、為互聯網和通信衛星提供動力、透過太陽產生電能與利用極小的電壓讓二極體發光等,然而學生對於化學在半導體上的應用缺少一個整體的概念與系統化的知識。此學程設計讓同學了解各類的化學溶液、高分子材料與元素在晶圓製作上的角色、半導體工業所需的化學極微量的量測技術(例如得知清洗晶圓的超純水中的無機與有機離子含量)、半導體工業對環境危害與永續經營可能性(例如清洗晶圓所使用之酸、鹼與溶劑的廢液),並且簡介半導體常見裝置所牽涉的物理與化學工作原理(例如transistors 、photovoltaic systems與solar cells等)。另外課程亦安排半導體各領域之專家學者演講,與學生互動交流,透過期末到半導體相關公司參訪,讓學生更加得知半導體運作的模式與所需的人才。 | 化學系 曾韋龍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永續能源學程 | 本學程既培養學生的電力工程進階專業能力,亦通過選修課引導學生對於傳統電力領域以外、與綠能及智慧電網相關的知識的追求和興趣,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大數據分析、電腦網路、人工智慧等方面。 | 電機電力學程 蘇健翔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原民文化探索及永續發展學程 | 本學程目的為藉由課程的學習及實作,探索原民文化中的生態知識、生活技能及永續觀點,並將其發展為原民文化推廣活動、原民教育素材、部落藝術地景及部落創新產業,以解決目前原民部落傳統文化斷層或流失,以及部落人口嚴重外移之困境,同時培育修習學程的學生建立探究原民文化議題、發展解決策略及實際行動執行的能力,將來可以在面臨相關的問題或類似的情境時,也可以運用所學的能力進行問題的思考與解決。 | 西灣學院 于欽平副院長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音樂劇學程 | 1.透過整合性課程的架構,提供學生在音樂、戲劇、舞蹈三個面相專長的訓練,以「一個素材」,「三方工作」的模式架構進行訓練,建構音樂劇的專業表演能力。 2.除取得課程的學分之外,須參與一次校內音樂劇作品的展演。 3.未來將推動與業界劇團互動、合作,期望能創造產學發展的空間,並將學生職場的實習與訓練納入學程結業條件之一。 | 劇藝系 林宜誠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人權研究整合學程Human Rights Studies Program【全英語學程】(Program Taught in English) | 本學程將與Open Society University Network(OSUN)的Human Rights Certificate的連結,學生可以透過修習本學程同時取得「雙證書」(本學程證書以及OSUN Human Rights Certificate),在這過程也有機會透過修習OSUN所提供的人權相關課程,擴展對於人權問題的深度與廣度,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跨領域人材,也才能更能成為擔當台灣未來發展的社會中堅。 | 西灣學院 許家豪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全球研究學分學程 | 透過「全球研究」的理論視角,加強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及跨領域多元能力,使學生能夠綜合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等學科知識,整體分析全球安全、全球經濟、全球科技、全球環境和全球媒體等跨國宏觀現象。 | 社科院 方志恒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本學期共有5門學程,其中有1門為英語學程,歡迎選讀
學程名稱 | 學程特色 | 負責人 | 學程網頁 | 學程架構 |
---|---|---|---|---|
西洋經典文學與文化學程 | 藉由西洋經典文學與文化學程培養學生外國文學基本學識,了解各時期重要作品、作家以及文化思潮,以涵養人文社會關懷精神及優質的作品賞析能力。 | 外文系 李祁芳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財務管理專業學程 | 主要由公司理財、投資學和金融市場三大領域組成。本學成旨在幫助學生能明確地且有系統地修習財管課程,確實地培養財管專業能力。 | 財管系 翁培師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應用數學學程 | 應用數學系跨領域多元專長「應用數學學程」擬自106學年度第一學期起開設,以鼓勵大學部非應數系學生學習完整且深入的數學課程,提升數學能力與素養,並應用於各領域。 | 應數系 陳志偉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學程 | 本學程基於「永續利用、在地傳承、跨界創新」之理念,期望透過台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結合在地區域地理特色、與現代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為基礎的生物科技應用.跨領域朝向「生技醫療」、「綠能科技」以及「海洋防污」三個軸線發展,使台灣特有資源能永續使用,並透過與國內外相關產業的合作,輔以業師授課、產業見習,培育開發永續海洋生物資源之人才。課程目標: 1.翻轉學生對於海洋與產業間的想像,並深化學、產之間的互動關係。 2.培養學生具備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知識、進而朝向「生技藥物開發」、「轉殖生質綠能」以及「海洋防污」等跨域學習的能力。 | 海資系 廖志中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全英語通識教育菁英學程 EMI General Education Honors Program 【全英語學程】(Program Taught in English) | 西灣學院全英語通識教育菁英學程專為努力學習、喜歡閱讀、勇於冒險和挑戰傳統的學生而設計。此學程針對大一、大二、及大三學生而規劃。在此學程中,學生將學習跨學科的主題、議題和探究方法,同時發展和提升他們的閱讀、寫作、科學、分析、批判性思維和溝通技巧。透過全英語通識教育菁英學程課程培育學生國際競爭力,並於服務學習場域發揮英語溝通能力,增進國際觀及職前實務經驗,建立國際聯絡網。 This enriched, interdisciplinary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introduces students to varied themes, issues, and methods of inquiry across disciplines through which students develop and sharpen their reading, writing, scientific, analytical,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English. The Honors Service-learning provides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put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into practice, develop global views, and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network in conjunction with acquiring pre-career skills. | 西灣學院 李香蘭約聘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本學期共有69門學程,其中有2門為英語學程,歡迎選讀
學程名稱 | 學程特色 | 負責人 | 學程網頁 | 學程架構 |
---|---|---|---|---|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 | 如何在社區、都市、國家、全球等不同的空間尺度,就人類對土水與能源使用、食物與農業型態、建築與交通、生產與消費模式等方方面面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以期朝向永續、低碳非核、繁榮在地的經濟與生活型態,是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本微學程建構一套認識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的漸近式學習架構,並期望能透過教學活動,以校園、社區、乃至城市為場域,探索發展轉型的可能性。本學程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 核心課程 基礎知識:「環境社會學」、「計畫學導論」。2. 議題深化 實作練習:「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食農社會學」、「環境規劃」。3. 民主參與 社會調查:「參與式民主導論」、「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 社會系 邱花妹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社區文創微學程 | 「社區文創設計」的課程有兩個面向:一方面重新思考社區的文創設計,其實就是重新思考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以及社區中的居民如何認知、想像和組織他們自身的文化,進一步思索社區文創設計與文化產業的互動和形塑;另一方面,藉由具體的個案和相關的實作,反思當前社區文化面臨的相關議題,以及思索在地社區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在學程的實作發展重點,主要有三大主軸:一、社區故事的調查、採集、拍攝與書寫。二、社區歷史與文化的深化與活化,透過前述在地社會調查的成果,發展社區遊戲APP、社區文化深入導覽等活動,使得在地文化不僅可以文字化、影像化,同時可以藉由遊戲化和觀光化更為普及化。三、社區文化與各種藝術形式的再現 | 社會系 王梅香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臺灣閩南語文書寫應用與創作微學程(原:台灣閩南語文書寫應用與創作微學程) | 本系課程地圖中原有閩南語相關課程為「閩南語音韻系統與拼音」、「閩南語讀書音」、「閩南語概論」,這幾門課程較著重於語言學或方言學的學術專業觀念與方法,講授閩南語的音韻系統、文白層次異讀、次方言差異,雖然能讓學生認識閩南語的語言特點,但僅止於語言知識上的理解,較缺乏實際應用與書寫創作來推動閩南語文的實踐與活力。 | 中文系 羅景文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與社會交往的表演藝術微學程 (原:創作性戲劇與社群教育微學程) | 學程以引進在西方實行多年的創作性戲劇(creative drama),並依照本土脈絡及框架,將其進行在地轉化實驗。除了介紹創作性戲劇在英美的起源歷史、理論辯論,以及典範轉移之外,還要引進其實際操作分法及體系,從知識到實踐,讓學生理解創作性戲劇的定義、方法途徑、應用層面跟教育目的。藉此,實驗其運用可能在兒童藝術教育、語文教育、社區教育以及社會企業的諸多領域。 | 劇藝系 許仁豪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非營利事業及社會創新微學程 | 本學程主要目的在於整合本校管理學院不同領域之師資和專長,以非營利事業相關組織之國內外理論實務為導向,透過學程中各課程之講授、實作、實務界專家到校演講及辦理工作坊、以及至國外非營利組織參訪之活動,使學生能具備非營利事業經營管理之國際視野及行動策略。同時,透過到地方社區及非營利組織參訪見學,與在地居民互動學習,藉此促成在地社區與中山大學共榮創生之可能性。 | 公事所 蔡錦昌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人工智能投資微學程 | 近年來,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席捲全球,數位化、網路化與行動化之發展趨勢,為金融機構帶來新機會與新挑戰。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5, WEF)提出「六大功能領域,十一組創新」的明確發展架構,刻畫出 Fintech 可能帶來的明日金融環境樣態。其中架構內提到的投資管理將出現理財機器人,是一種線上的財富管理服務,在以機器人為主體的規劃下,達到以演算法為基礎的投資組合建議,其特色為極其低廉的成本與投資門檻。近年來理財機器人管理規模呈現高成長,顯示其市場接受與認同度快速上升,2017年三月全球最大基金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宣佈,因投資者對自動化投資服務感到滿意,決定未來將逐漸摒棄主動投資策略,改由倚賴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量化投資。 | 財管系 王昭文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金融科技與創新微學程 | 本學程旨在培育金融科技創新人才,以新創思維提升整體效益,成為台灣金融產業適用之優秀人才,促進產業轉型及健全發展。 | 財管系 王昭文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城市行銷微學程 | 透過3學分的核心課程「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培養學生對於「智慧城市」、「智慧運輸」的基本先備知識;接續微學程課程的設計,讓學生多方位進行跨領域互動及實踐;除了課堂講授外,亦預計規劃與企業/政府/非政府部門合作,舉辦校外參訪甚至實習活動,讓學生更了解智慧城市、智慧運輸領域的內涵與實務運作。 | 政經系 李予綱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都市永續規劃與管理微學程(原都市規劃微學程) | 微學程由「理論」、「方法」、「實作」3門課程組成;「理論課程」的部分著重於理論或相關案例的介紹,期能讓修課學生瞭解各種理論間的論爭過程及發展的來龍去脈。「方法課程」的部分則是著重在資訊技術、數位技術的操作與應用,期能讓修課學生習得基礎分析技術。「實作課程」的部分則是著重在讓修課學生針對特定議題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期能增進修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此種課程的組構,除了能讓學生增進相關理論知識之外,更能實地以周邊生活環境來作為實作場域,透過實踐的過程來親身驗證課本的知識,最終達到提升修課學生基本素養的九大核心能力之目標。 | 公事所 謝旭昇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運輸管理微學程 | 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簡稱ITS)的出現是為了要解決都市尖峰時刻之擁塞所引起的問題。其結合科技、機械、電子、電機、資訊、通訊與感測等技術,以整合人、路、車的管理為策略,提供即時資訊以增進運輸系統的安全、效率及舒適性,同時也減少交通對環境的衝擊,將其應用於交通運輸系統的工程與管理上,讓交通系統更安全、且更有效率。例如:高雄市政府自2006年起陸續在高雄市主要幹道、路口、精華地區及重要聯外幹道等建置智慧型運輸系統設備,包含路況監視系統、車輛偵測器、車牌辨識系統、資訊可變標誌、交通現況標誌板等,並整合公車動態資訊、停車動態資訊,高雄好停車及iBus高雄等應用程式 APP。此外,為提升運輸效率,促進產業發展競爭力,更結合大高雄地區高速、快速公路與都會區平面道路資訊,落實四大智慧運輸走廊,以節省用路人穿梭於大高雄產業聚落旅行時間,有效紓解產業園區交通瓶頸,提昇整體運輸效率。 | 人科學程 夏晧清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音場技術與情境感受微學程 (★自113年2月1日起停止受理申請修讀學程) | 「沉浸式體驗」所需具備的技術層面涵蓋光學投影、色彩呈現、影像處理、機電控制與體感回饋,而在內容的呈現與應用場域上則涵蓋極廣,包含音樂、劇場、文化、教育、醫療等。本微學程著重沉浸式體驗中的音場技術與情境感受,以實例教學與專案式訓練,協助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具備沉浸式體驗的虛擬實境成像概念。 | 電機系 邱日清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沉浸式體驗內容應用微學程 (★自113年2月1日起停止受理申請修讀學程) | 「沉浸式體驗」所需具備的技術層面涵蓋光學投影、色彩呈現、影像處理、機電控制與體感回饋,而在內容的呈現與應用場域上則涵蓋極廣,包含音樂、劇場、文化、教育、醫療等。本微學程著重沉浸式體驗中的虛擬實境成像技術,以實例教學與專案式訓練,協助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具備沉浸式體驗內容應用能力。 | 電機系 邱日清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半導體物理與先進元件分析微學程 | 「半導體物理與先進元件分析微學程」為一跨領域課程,不僅包含了基本半導體元件物理以及材料分析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能使修課學生直接參與解決業界問題的過程,使學生藉由本微學程,實際接觸台積電、聯電、友達、群創等國內科技大廠的先進元件;透過訓練使學生動手進行元件電性量測、數據分析與整理、科學思維表達。學生將在此學習過程中實際參與解決各大廠所面臨的問題;最終使修課學生達到無學用落差的目的,使艱澀的半導體元件物理知識,能深植於學生心中,並於畢業後直接在產業界學以致用,達成「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 物理系 張鼎張講座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微學程 | 台灣許多偏鄉地區正面臨人口老化、產業沒落或文化流失問題,造成地方沒落,因此,「如何打造地方創生」成為重要的思考方向。在地區營造過程中,更是與地方治理、經營管理及公共事務議題發展息息相關。 本學程以「在地連結」與「青年培育」為主要目的,透過專業課程培養基礎觀念與實務演練,培養地方創生人才,期許能喚醒青年對於區域發展的關注,一方面深化在地認同,另一方面,更鼓勵青年投入地方再造,結合地方特色及創新創意,創造創業或就業機會,尋求地方產業發展新契機,打造地方新生活。 | 公事所 游尚儒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永續管理微學程 | 本學程重點在讓學生瞭解「永續」(sustainability,即兼顧經濟、環保及社會的發展) 對現代企業的意義,尤其是永續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並培養學生從事永續管理工作的技能。特色是結合本校管理學院、理工及海洋學院,以及資深業師,為學生提供管理學、基礎環境科學的知識及實務訓練(例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寫作),成為許多企業所渴求的永續管理人才。選修課程多數來自通識課程,並有多個系所開設,方便學生選讀。 其中一門實務課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寫作」,現由領導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王聖源顧問師共同授課。該門課期末考試達 70分者可申請加發該顧問公司的「CSR 實作訓練班合格證書」,作為應徵特定職務時的訓練證明,有利學生就業。 | 公事所 林新沛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商業數據分析與創新微學程(原:商業大數據分析微學程) | 在中山管院商業大數據分析平台的基礎之上,我們利用線上課程和開放資料、依據商業模式和商業情境設計資料個案,強調使用高階套件和視覺化工具,將現代化的數據分析方法運用在各種商業實務之中,本學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不同系所的同學能夠互補專長、互助學習。 | 資管系 康藝晃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金融數據分析與創新微學程(原:金融服務與金融科技微學程) | 本微學程包含兩個跨學程的共同課程(1)R程式語言、基礎機率統計與商業實務、(2)大數據運算、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3)商業數據分析(R程式語言與商業數據分析為相同課程,同學擇一上課),和一個專業課程(4)金融服務資料個案分析;同學上完前兩個共同課程,將學會:結合程式設計與機率統計、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整理、探索、分析巨量資料,根據分析結果預測事件、模擬情境、優化選項,並以視覺化工具溝通策略。 | 財管系 王昭文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實踐環境教育微學程 | 本微學程著重培養大學生在環境教育上的「行動知能」,透過以專題和實務導向的環境教育課程為核心,系統性強化學生在環境教育行動方案的思考、策劃及實踐能力,形塑具有高度環境責任感和行動力的跨領域人才,未來能從各專業領域以及不同社會場域發揮影響力,實質提升環境教育的能量。 | 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 劉叔秋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熱帶海洋微學程 | 1.學習透過數據解析整合不同面向的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相關資料。2.學程休習完畢後將除了對熱帶海洋環境有充分了解,也將具備多種數據分析軟體基礎能力。3.啟發學生對海洋的公民意識,了解環境變遷對熱帶海洋環境的影響。 | 海科系 塗子萱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公共事務與企業社會責任微學程 |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為企業永續新趨勢,許多議題與公共事務相關。本學程透過核心課程學習公共事務及企業社會責任、環境管理到永續發展之基礎理論,並規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寫作等實務課程提供學生多元選擇。學程融合應用課程、典範企業參訪交流等實務課程,並加強國內外相關議題分析,理論與實務兼備,增加學生未來即戰力。 | 公事所 游尚儒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公民參與微學程 | 帶領學生透過學程內課程,如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理論、參與式預算或公民會議等民主創新課程,理解公民參與的機制建立與知情參與的設計重點。在課堂中邀請相關領域學者與實務工作者演講、加強實務觀察與反思,奠定學生對於公民參與的理念脈絡與制度設計專業知能。 | 社會系 李宛儒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飲食文化微學程 | 本微學程將透過文學、科學、食農及永續等面向帶領同學瞭解飲食文化相關議題,培養學生文學詮釋與美感品味之基本素養,學習到廚房中烹飪背後的科學原理,讓學生認知消費者如何可以改變或是避免這些社會、環境、食物安全的可能問題以及對食物權的重視,把對食物生產的認識視為公民重要的義務,提高學生對食物安全的認知、關心態度及調適能力及增加學生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 | 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 吳亦昕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生物技術微學程 | 讓學生從DNA分子的結構、複製、轉錄、轉譯的機制,瞭解生物技術的特性及原理。並瞭解目前常用生物技術的方法及在微生物、植物、動物、海洋及在醫學上之應用,同時結合海洋動物或病原菌裡所扮演的角色,包含其生理功能、結構型態、化學反應機制及調控、生合成機制以及生理代謝意義,培育具有基礎生物技術開發之人才。 | 海資系 廖睿妘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海洋天然物微學程 | 以天然物化學之基礎學門引導出,學生對於海洋天然物之相關生物科技與科學之興趣,瞭解現階段海洋生物醫學之範疇,讓學生涉獵國內外發展概況,並爲投入就業職場預先角色模擬。 | 海資系 翁靖如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海洋生物資源與實務應用微學程 | 個體生物學課程著重於對海洋生物的瞭解與認識, 而海洋各生態系中除了個體生物外,生物間的交互作用與演化也在個生態系的運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整合以上課程將使修課學生對海洋生物與生態有較宏觀的概念。搭配海洋資源應用相關課程將使學生能將所學投射至海洋資源的實務應用,加強與海洋相關產業的連結。 | 海資系 劉商隱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海洋微生物及應用推廣微學程 | 本學程特色在於能以基礎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1. 海洋微生物知識可以應用於產業 2. 可以透過行銷方式讓大眾能了解此產業 3. 進而鼓勵學生往”產學生產模式”做更深入研究以及推廣甚至創造企業。此微學程對於學生, 學校, 以及國家發展方向皆可以做出不同程度貢獻。 | 海資系 王亮鈞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看見臺灣海岸微學程 | 1.強調現場觀察與實作課程,讓學生可以真實了解臺灣海岸的現狀;2.引導學生以案例討論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並尋找落實做法的機會:3.強化與非政府組織與民間社區團體的合作,實際參與行動規劃,深刻認知實踐的方法。 | 海科系 張詠斌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綠色港市微學程 | 1.瞭解城市與港埠的關係;2. 瞭解如何以綠色港市的概念建立港市的永續發展;3. 以高雄港為實證基地;4. 由高雄港務分公司專業業師帶領同學解決真實場域的問題。 | 海工系 陸曉筠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智慧港埠微學程 | 1. 瞭解智慧港埠之機制;2. 瞭解如何以技術建立港市的智慧化;3. 以高雄港為實證基地;4. 由高雄港務分公司專業業師帶領同學解決真實場域的問題。 | 海工系 陸曉筠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台日跨文化微學程 | 本學程著眼於地方創生之議題,由跨地域與跨國際的思考角度入手,擬透過相關課程的整合,引介日本已進行多年的地域振興相關議題,帶領學生透過跨國、跨文化的比較認識台灣自己的議題,並由文化端思索問題解決的多樣性可能。 | 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 吳亦昕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地方敘事與文化設計微學程 | 本學程著眼於地方創生之議題,由「地方敘事」與「文化設計」兩個角度入手,透過相關課程的新創與整合,引領學生深入地方探索、敏察地方議題,並由生活日常的層面著手,探索問題解決與文化設計的可能。 | 西灣學院服務學習教育中心 楊士奇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創新創業微學程 | 本學程旨在培養學生透過創造力、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回應全球社會發展過程中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本學程特色為結合跨域師資與多元學習方式,包括課堂講授、專題演講、參訪體驗,以及場域實作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探索和思考社會問題解方,展開社會創新與社會創業的實踐旅程。 | 社創所 游銘仁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氣膠、大氣與海洋微學程 | 1.厚植學生基礎能力: 學生將參與跨院系及跨領域之學程課程,從中培植學生與氣膠科學相關之基礎理論及動手實作能力。2. 建構跨域學習環境: 整合理、工、海洋各學院與氣膠科學相關領域之教授,建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之跨域學習環境。3.培養學生就業能力:規劃與相關產業之連結互動,使學生了解相關產業之生態現況,培養學生就業能力。4.建構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透過此課程,可從中激發學生新創技術突破目前技術瓶頸,進而建構創新創業之學習環境。 | 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王家蓁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微學程 | 「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微學程之設置目的是為了培養專業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及管理人才,使其具備氣膠科學的基礎學識背景,以及環境教育及環境教育教材教法之訓練,並對環境之決策與管理抑或當前國際環保議題與對策相關知識亦有深入認識。 | 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王家蓁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智慧製造聯網微學程 | 整合跨系所課程與多位老師的研究專長,開授智慧製造聯網專業課程,將各國的技術現況與研究重點帶到課堂,傳授前延技術,並建立智慧製造場域供學生體驗與實作。 | 機電系 王郁仁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製造與大數據分析微學程 | 本學程將結合資工系、機電系及政經系之專業教師來建立學生智慧製造與大數據資料分析的基礎背景,並將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進階的資料分析理論。最後將以實務課程與小型專題方式,結合智慧製造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引導學生進行創意發想與實現雛型系統方式,來訓練業界所需之跨領域人才。預計參與此學生之學生在未來,無論是升學或是就業,都將更具競爭力。 | 資工系 蔡崇煒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音樂應用與高齡友善多元性微學程 | 以關懷社會議題為出發點,持提升高齡永續照護及活躍老化的願景,並以音樂為核心,發展具設計與實用性之表演性藝術、律動活化等整合型課程,友善高齡照護設計與高齡場域實地參與。 | 音樂系 李美文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性別與管理微學程 | 培育學生瞭解職場與組織面向的性別課題與文化,讓同學具備性別敏感度,未來進入公私部門服務,也瞭解如何處理生活與工作場域中性別歧視或不平等的課題。 | 公事所 彭渰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性別與社會微學程(原性別研究微學程:性別與社會) | 培育學生瞭當代社會中與性/別相關之重要理論關懷與核心議題,除了介紹女性主義社群關於性/別的辯論,也選取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富含社會學意旨的議題,如勞動、身體、跨文化議題等,作為本學程分析與討論對象。 | 社會系 陳美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機器學習與應用微學程 | 本學程技術上的重點包含三維電腦繪圖技術、視訊及影像技術、體感遊戲技術、軟硬體協同與機器學習技術。具體之目標包括擴增實境的數位典藏、具個人特徵之全身模型情境融入互動系統、3D流體模擬、文字及語音與圖像的機器學習等等。此外,亦涵蓋數位媒體傳播、劇藝、動漫、音樂等內容之創作、產生、數位化等等相關課程。從上游到下游的垂直化課程整合,著重在培養修習的學生具備融會貫通能力,能夠處理不同環境下的各種應用需求。 | 資工系 陳嘉平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基礎醫學數位微學程 | 1.整合基礎醫學重要課程,培育學生基礎醫學相關知能,進而強化學生醫學跨領域應用能力; 2.採取數位課程方式提供學生修習,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能力; 3.納入第一階醫師國考科目,以提升學生第一階醫師國考通過率。 | 後醫系 陳秀玲主任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台灣文化英語微學程 Micro-Program of Taiwanese Culture in English【全英語學程】(Program Taught in English) | 本微學程以全英語授課,學程核心課程將從高雄學的角度出發,透過高雄在地文化、社會、及建築中訴說的高雄歷史故事,建構出高雄的城市發展和文化脈絡,並拓展至台灣整體的社會文化。從而讓學生能從在地城市認識國家。以一系列的課程深度認識及剖析自己的生活環境。 This micro-program is conducted entirely in English. The core courses of the program will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aohsiung, using the stories of Kaohsiung's history told through its local culture, society, and architecture to construct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ontext. It will then expand to encompass the broader soci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aiwan. This allow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nation through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ir local urban environment. | 西灣學院 趙可卿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醫師科學家微學程 | 後基因體時代下,基因體定序與蛋白體解碼的快速進步,生物資訊、人工智慧與臨床醫學的結合,將改變固有的診斷方式。對於疾病風險控管、診斷方式乃至於治療方法的安排皆有深遠的影響。為培養同學具備基因體及生物資訊應用及研發能力,本學程兼顧理論及應用型課程涵蓋: 創新精準醫學導論、生物資訊學與蛋白質及核酸化學。利用生物訊息、大數據科學與基本分子生物試驗進行充分的交叉應用,進而為培育優秀醫師科學家做最好的準備。 | 生醫所 薛佑玲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政經大數據分析微學程 | 1.以政治與經濟相關的數位內容為主 2.數位工具學習包括R,Python及相關軟體等 3.引入業界合作教學 4.媒介學生到相關業界實習 | 政治所 劉正山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醫師工程師微學程 | 為培養醫學系學生具備工程師的觀念,本學程以基礎力學、光學、電子學、機電整合及感測技術等相關課程,使修習學生具備醫學工程的基礎理論與應用,以符合未來智慧醫療所需的專業人才。 | 醫科所 莊承鑫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跨文化人文思潮與美學微學程 | 身處全球化時代,我們的文化美學觀念早已不再侷限於單一文化,跨文化美學可謂成為當今人文精神養成不可或缺的一環。本學程藉由整合文學院中文系、外文系、音樂系、劇場藝術系與哲學研究所各相關課程,達到培育學生跨文化美學涵養的目的。本學程一方面體現跨文化的特色,包融中國與西洋兩方面的各式美學課程;另一特色則在於跨越不同的領域,舉凡文學、思想、造形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皆包含其中。本學程超越系所專業界線, 跨越中外文化藩籬,培養學生敏銳的賞析能力,回應當代人文精神的根本需求。 | 哲學所 游淙祺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生態想想微學程 | 核心課程分為兩大主題,一是生態學與保育生物學之基本知識,二為系統思考的演練。除了能增強學生對於生態保育、氣候變遷的了解外,也訓練學生進行系統思考,整合不同意見與內容,確認利害關係人欲解決的問題,繪製系統圖,分析各問題之因果關係,練習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 生科系 張楊家豪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自然生物資產微學程 | 本學程的核心課程包含陸域動、植物及海洋生物,著重於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基礎知識。學生可由修習核心課程建立基礎觀念,再輔以選修程了解保育相關知識,並搭配田野調查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從學校、博物館、動植物園、保種中心及田野實習等,從理論到實際參與等不同面相了解生物多樣性與保育等議題。 | 生科系 劉世慧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STREAM 永續發展培力微學程 | 為因應跨領域、學習與生活結合的「核心素養」人才培育,STREAM 永續發展培力微學程之發展重點與特色包含以下: 一、將 STREAM 跨領域學習與永續發展議題相結合,促進學生思考具社會關懷與永續發展的跨領域學習知能。 1. 學習將 STREAM 跨領域知識透過創意與設計的歷程,具體展現 STREAM 的實踐。 2. 培養有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學生,學習 STREAM 跨領域教學相關的技巧與知能。 | 教育所 楊淑晴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國際漢學微學程 | 了解不同國家與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 韓國,日本,越南,北美,與歐洲)的漢學學術傳統,特別是不同國家之間在漢學上的文化交流和學術關係。 此學程把漢學定義為一種包容性,一體多面的學術傳統,可以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幫現代社會尋求並行不悖,求同尊異的思維方式,走向共生的未來。 | 中文系 莫加南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數據科學微學程 | 本微學程由「概論」、「方法」、「實務」3 門課程組成。「概論課程」的部份著重理論或相關應用的介紹,以期學生能在該門課中,了解各理論的歷史發展與論辯歷程、對數據科學有基本的認知,並且對數據科學產生興趣。 | 政經系 王俊傑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印象海味微學程 | 食魚是海洋國家重要的飲食文化,而印象中所傳承的豐富海味除了是記憶及文化的延伸外,更是往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使命。印象海味學程整合本校既有課程,讓學生從海洋生態的角度切入,導入食品安全及永續經營等重要觀念,分析海味對於生態環境及你我之間的影響,最後再到餐桌上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佳餚。課程預計安排漁村體驗課程,透過實際走訪漁村,體驗生物種類的變化和共存,分析生物相的變動和棲息環境及地理區域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的影響,實踐對海洋資源保育及利用之永續目標。 | 海保所 林裕䕒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科技與環境英語微學程 English Micro-modul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全英語學程】(Program Taught in English) | 本微學程整合通識教育中科技與環境相關之全英課程,提供學生兼具廣度及深度的模組課程,針對科技本質、科技應用、環境變遷以及科技與環境之互動等當代重要課題,強化學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思考能力以及公民素養,以期未來能對科技與環境產生正面積極的貢獻。 This micro-module integrates the EMI courses related 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systematic learning path that has both breadth and depth. It focuses on contemporary important topics such as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micro-module strives to enhance students' inquiry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nd civic literacy, with the goal of fostering future contributions to techno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 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 劉叔秋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智慧長照微學程 | 台灣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逾20%,成為超高齡社會。為了解決長照人力資源的缺口外,提升長者健康促進方案更是首要任務。適時透過智慧科技導入長照場域,不僅翻轉人力不足問題,亦可透過資訊平台整合,提升服務品質及管理效率,促進長照創新服務模式發展。有鑑於此,本學程致力培育「智慧長照跨域人才」,結合資訊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與生醫/長照相關產業,整合醫療物聯網、資訊安全及國際行銷管理等實務訓練,以產產學偕同長照產業數位轉型,使修習學生具備科技及長照理論及場域實作應用,以符合未來智慧長照跨域專業人才所需。 | 醫科所 莊承鑫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都市文化與地景微學程 | 作為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共學群下的的微學程之一,本微學程著重都市發展中的文化面向,探討都市規劃、運輸、行銷、數據科學治理等都市規劃、治理下,都市的文化、社會紋理、日常實踐如何回應與支持快速成長、擴張的都市治理模式。本微學程也著重實地踏查,並視教學需要提供地理資訊系統的實作演練,期學生能在可掌握的空間尺度與資料中理解當前的都市議題,並反思都市生活的文化實踐。 | 亞太所 蔡書瑋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微學程 | 作為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共學群下的的微學程之一,本微學程著重都市發展中的文化面向,探討都市規劃、運輸、行銷、數據科學治理等都市規劃、治理下,都市的文化、社會紋理、日常實踐如何回應與支持快速成長、擴張的都市治理模式。本微學程也著重實地踏查,並視教學需要提供地理資訊系統的實作演練,期學生能在可掌握的空間尺度與資料中理解當前的都市議題,並反思都市生活的文化實踐。 | 政經系 王俊傑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工業污染防治及減排微學程 | 本微學程將建構以解決工業污染並開創新穎空污減排防治技術及策略之議題為導向之跨域學習環境,規劃之課程中,將厚植學生之基礎能力及環保素養,同時強化與相關產業之互動,使學生了解產業發展現況,並從中激發學生解決問題、開創新技術之能力,以成為企業所需之新生代人才,協助業界突破技術瓶頸。 | 氣膠科學研究中心 王家蓁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公共交通行動服務微學程 | 作為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共學群下的的微學程之一,本微學程著重於都市公共運輸系統和資通訊科技的整合,探討公共交通行動服務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並嘗試針對實際的問題提出解答。 | 人科學程 夏晧清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碳流資訊盤查與低碳設計微學程 | 本微學程重點發展特色為培育具有碳流資訊盤查與低碳設計能力的大學生,協助台灣在地企業能進行溫室氣體和產品碳足跡盤查、綠色金融、低碳城市與ESG報告書。為了使培育學生的永續發展知識能夠跟上國際前緣,並理解此概念與台灣本土發展上的差異,開課過程將鏈結台灣企業(大豐環保和高雄捷運局)與德國學術單位(IWF, TU-Braunschweig)來協助學員創新產品或服務系統解決永續困境。本計畫發展重點包括跨域資源整合(西灣學院人科學程、工學院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和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系);課程安排採用漸進式,先從基礎必修課碳盤查知識教起(永續工程與管理),再依學生專長與興趣鏈結到綠色製程與產品設計(智慧製造與監測技術、綠色創新設計)、低碳城市(都市環境概論)、綠色金融(商業智慧)和ESG報告書撰寫(永續發展實務)。學生於課程中所修習的專題成果若有達到競賽與學術發表等級會安排授課教師進行後續專業指導來順利完成任務。以上涵蓋的議題面吻合學校規劃的科技、經濟和環境三個面向。 | 人科學程 楊政融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地方發展與永續農業微學程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全球教育議程2030」(The Global Education 2030 Agenda)中提出,改善人與自然失衡之狀態,推動永續農業、解決飢餓與保障食物安全是當今最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本課程的目的為: 1. 幫助學生認識農業生產與消費與地方發展。 2. 幫助學生認識食物商品鏈與永續農業。 3. 幫助學生關心世界糧食安全問題。 4. 幫助學生將永續發展概念與學生專業結合,並產生行動,促進地區發展。 | 西灣學院 李育諭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全民國防微學程 | 本微學程的發展重點從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國防科技等五大面向切入,藉由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以下跨領域能力: 1. 瞭解國家處境與潛存威脅,培養務實參與及分析國際事務之能力。 2. 探究當前國防施政方針及國軍整體戰略,厚植分析國防政策之能力。 3. 瞭解「全民國防教育」之影響,培養推動全民參與國防事務之能力。 4. 探究當前「民防體系」與「全民防衛機制」,學習如何厚植戰力泉源。 5. 瞭解國防武器裝備發展現況及策略,培育協助相關策略發展之能力。 6. 學習基礎外傷急救之技能,培養緊急狀況救人及自救能力。 | 西灣學院服務學習中心 彭渰雯主任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太空科技微學程 | 1. 加強學生在太空科技與工程領域之專業素養。 2. 充實學生的跨領域整合的知識。 3. 結合跨域研究與工程實務的課程使學生具備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太空產業人才。 | 機電系 汪正祺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矽光子微學程 | 矽光子技術可應用於資料中心、AI、量子運算、光達、無人機陀螺儀、生物感測等,將來的發展備受關注。為培育矽光子入門人才,本微學程之發展重點為矽光子原理、元件設計應用及製程技術,以作為進階矽光子研究之準備。 | 光電系 洪勇智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生物資訊與演化生態微學程 | 生物資訊與演化生態微學程整合不同尺度的生物學數據、理解生物系統的演化和適應,以及應對環境變化等方面,生物不斷發展的挑戰和機會。從遺傳分子的基礎概念,到最新生物資訊學分析技術與應用,乃至瞭解物種演化史和適應,並評估環境變化、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 海資系 林梅芳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探索海洋國家公園微學程 | 本學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多元實作能力,增加學生職涯發展上的競爭力。臺灣有海洋型、高山型、溼地型等不同類型的九座國家公園,這些陸域與海域的自然生態資源各有發展特色,其中海洋型國家公園的發展目標包括環境資源保育與復育、人文資源保育、深化海洋 學術研究、均衡發展觀光遊憩與生態保育等。透過專業帶領體會自然與人文的專業國家公園現地經營管理事務,了解國家公園在自然保育的努力與實踐。 | 海科系 劉莉蓮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國際素養微學程 | 本學程之特色在於跨科際學習發展思維方式,包括「審美、文化、生態、經濟、環境、倫理、哲學、政治科學、社會、性靈、與科技層面」等範疇,學程主要架構從三方面培養學生具行動取向之目標:人文思潮(創新基礎)、永續轉型(山海胸襟)、以及守護動機(人與環境),並依此規劃核心與選修課程。 | 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 林季怡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淨零轉型微學程 | 本微學程規劃跨院所科系之課程,內容包含自然碳匯、碳權、溫室氣體盤查、淨零碳規劃等減排相關技術、工具與專業知識,透過課程講授、實作與實務見學等課程設計,從不同面向引導學生瞭解淨零轉型之基礎概念與技術應用。 | 公事所 游尚儒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計算物理及人工智慧微學程 | 微課程除了基本程式語言的教授,並加入高速計算、量子計算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之慨念,加強學生面對新時代的研究與未來科技。 | 物理系 黃信銘副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量子材料微學程 | 傳統料料半導體已進入異質接面新現象的世界,新材料的表面拓樸及低維度之特殊量子效應將主宰未來世界。課程除了量子物理的教授,並加入新穎二維與拓撲材料之慨念,加強學生面對新時代的研究與未來科技。 | 物理系 洪昇廷助理教授 | 前往 | 課程規劃表 |
學程停開即停止受理學生申請修讀該學程,原已核准修習學生仍可繼續修讀,並輔導其領取學程證書,不影響學生權益。
停開學年期 | 停開學程名稱(負責人) | 學程架構 |
---|---|---|
109-1 | 科技創新創業微學程(西灣學院蔡敦浩教授)、台灣在東亞文明世界微學程(哲學所游淙祺教授) | 109-1 |
109-2 | 應用醫學工程學分學程(醫科所莊承鑫教授)、碩士班財務工程學程(財管系王昭文教授)、社會企業創新與創業學程(財管系鄭義副教授) | 109-2 |
110-1 | 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微學程(社會系楊靜利教授) | 110-1 |
111-1 | 跨文化人文思潮與美學學程(哲學所游淙祺教授) | 111-1 |
111-2 | 生態新農業微學程(生科系江友中教授)、生物科學專業學程(生科系李昆澤教授)、高齡產業學程(企管系葉淑娟教授)、 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專業學程(海事所胡念祖教授)、高階國際漁業管理專業學程(海事所胡念祖教授)、 水下文化資產微學程(海事所胡念祖教授)、數位行銷與電子商務微學程(企管系吳基逞教授)、 生態旅遊解說學程(海科系雷漢杰助理教授)、PM2.5氣膠、環境與生活學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王家蓁副教授) | 111-2 |